第46章 最缺真心
書名: 大明之父皇乃征北大將軍?作者名: 狼煙東去本章字數: 2005字更新時間: 2023-12-05 00:07:00
朱棣終于在這幾天的時間里也琢磨明白了,自己不如以退為進。
自己退兵了,追或者不追的決定權就甩給了耿炳文了。
耿炳文善于防守沒錯,但是他要是不追,朱棣相信朱允炆肯定是不會饒了他的。
當然,朱棣并不知道,事情才剛剛到了這個程度,朱允炆就已然有些受不了了。
“殿下,咱們在這跟耿炳文蹉跎,的確不是辦法,不如回到北平,將之前送回去那些降卒好生訓練整編一番,說不定便可有五六萬的人馬,到時候就算是他這十萬大軍圍了北平,咱們也可從容應對!”
最終還是張玉在眾將領的面前分析了這么一波,顯然最終也是給朱棣的想法來了個一錘定音。
“不錯,我等也愿意回到北平休整!”
眾將領這么一回答,朱棣直接下令,次日清晨就直接開拔回撤。
這回撤的時間還得選在白天,得讓耿炳文看見自己走才行。
朱棣并不知道耿炳文的想法,在他看來,既然耿炳文接受了朱允炆這個大將軍的官職,那就一定是真心想要滅了他。
這么多天不跟他交戰,也只不過是耿炳文的策略罷了。
次日清晨,耿炳文的斥候果然發現了燕軍正在大舉回撤,并且第一時間回報給了耿炳文。
這么大的事,耿炳文自然是不能裝不知道。
他這么大歲數了,自然也明白做戲得做全套的道理。
真定的眾將士都被耿炳文召集到了一處,名目自然就是商議應對朱棣撤回的辦法。
李堅一直都是主戰的堅定支持者,對于耿炳文一直避戰的戰法,他內心深處已然是十分反感了。
只是礙于耿炳文的年歲和身份,這才不好當面跟他提出意見。
如今既然是商議軍務大事,他自然也就沒了之前那幾分的顧忌了。
耿炳文才剛剛詢問完了他們的想法,他就直接站了出來。
“既然他朱棣撤回去了,自然不是糧草供應不上,就是不想跟咱們在這耗著了,咱們之前不想跟他拉開了架勢去打,是忌憚他正是士氣充足的時候,如今卻是已然沒了這個顧忌,大可以出兵追擊!”
李堅的這個意見提出來了,眾人雖說都是暗自點頭。
但卻礙于耿炳文的情面,一個個的并不敢多說一句話。
耿炳文是以守代攻,并且本來就不擅長進攻,這在大明幾乎就是人盡皆知的事。
耿炳文見狀,也是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之后沉吟片刻,再次問道:“諸位還有什么良策?”
他并未否定李堅的計策,但是繼續詢問,已然說明了他的態度。
只是這老爺子什么話都沒明說,日后就算是到了朱允炆的面前,也不會有什么把柄罷了。
李堅說完了之后,他麾下就沒人再說話了,李堅見此情形也只能是嘆息一聲。
但這一次,耿炳文的言語卻是有些出乎了李堅的意料之外。
“既然如此,你就帶兵三萬,追擊朱棣兵馬,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意外的收獲,若是你能取勝,或是發覺朱棣大軍后方空虛,本侯在率軍尾隨而去!”
耿炳文的這個做法,看起來自然是十分穩妥,既成全了李堅,又不至于讓大軍太過冒險。
三萬人馬其實已經跟朱棣的人馬相差不多了,李堅帶著這些人馬要是敗了,也不至于是大敗。
一旦大敗,那就是李堅作戰不力。
一旦旗開得勝,讓南軍發現了朱棣不過就是外強中干,耿炳文當然也不介意拿回這么一個大功勞的。
李堅心里倒是覺得給自己三萬人馬著實是有點少了,但人家耿炳文好不容易同意了一次主動進攻。
他也是立功心切,自然不想再節外生枝,直接就答應了一聲,出去點兵去了。
耿炳文終于開竅了!這是他麾下大部分將士的想法,只有他的兒子默默的站在當中,臉上沒有什么表情。
這一戰帶給了南軍將士們諸多的猜想,但是幾個時辰之后,他們所有的猜想就都破滅了。
李堅殘部回報,李堅全力追擊朱棣,但卻中了朱棣的埋伏。
三萬人馬被分段伏擊,折損了一萬多人。
而燕軍不過付出了一千多人,就在擊潰了李堅之后從容的退走了。
李堅自己也是中了箭矢,正在用馬車拉回來的路上。
耿炳文當著眾人的面聽說了此事之后,也只是一聲嘆息。
他讓李堅回到城中養病,而自己則再也沒有提起追逐朱棣的事。
“父親,你是不是已然料到了李堅會敗?”
耿璿等到四下無人的時候,忍不住悄然問道。
“我倒是希望他能旗開得勝,但他對于燕軍,著實是太小看了,如今想要畢其功于一役,我是沒有那個能耐了,陛下得知了這一敗之后,怕是就要換將了。”
耿炳文做出這個判斷的時候,眉宇之間竟然有了那么一絲輕松的神色。
“唉,只盼著陛下不要重重責罰父親才是啊!”
耿炳文父子算是坦然的在真定等著朱允炆的雷霆之怒,殊不知他這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精神頭,讓朱棣把最難喘息的一口氣給喘上來了。
帶著三萬人馬預備著破釜沉舟的打上一把,最后回來帶回來的是四萬人馬,并且之前的降卒已經都帶回了北平。
略作整編,朱棣就會手握五萬人馬。
當然,這些人馬對于朱棣來說,是絕對不夠打進南京城的。
想要扭轉局勢,他就必然得借助朱權的力量。
這一次他之所以這么急著回來,而不是在真定再跟耿炳文對峙一番,就是因為朱高熾的書信到了他的手里。
他知道了自己的十七弟應該是已經在內心深處做出決定了。
這次回來,朱棣正是聽從了朱高熾的建議,想要回來跟朱權見一面。
朱高熾在書信里說的明白,現在朱權那不缺人馬,隨時都是可以借給朱棣的。
但想要朱權真正歸心,他缺的卻是一顆真心。
這一顆真心,別人是不好使的,只有朱棣自己的真心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