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內涵與淵源

自古以來,海上絲綢之路就為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的互通有無搭建了橋梁,促進了國家之間的友好交往。進入21世紀,面對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為了增進各國的交流和合作,傳承和平友好的價值理念,中國提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以適應國際形勢和發展需求,聯通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增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繁榮、經濟合作及政治互信,維護區域穩定,促進經濟和文化的共同繁榮。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一個整合區域資源、謀求共同發展的經濟合作倡議,目標在于擴大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利益,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區域內生產要素的流動,增強各自的經濟實力。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與實施,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和民生的改善,促進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地。在政策溝通方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實施方案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等區域發展規劃和合作倡議有效對接。在設施聯通方面,一大批基礎設施聯通項目,如漢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建設項目進展順利。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竣工,阿聯酋阿布扎比碼頭、馬來西亞關丹深水港碼頭正式開港等,大大提升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和便利化水平。在貿易暢通方面,中國與多個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了稅收的雙邊或多邊互利優惠協議,使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中國港口與全球600多個主要港口建立了航線聯系,參與了數十個港口的建設與經營,海運服務已經覆蓋所有沿海國家和地區。在資金融通方面,中國通過亞投行、絲路基金、產業基金、地方基金及與其他國家組建聯合基金等,帶動了西方國家和中東石油國的基金跟投,呈現多方共建的特點。在友好交往方面,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多座城市之間建立了友好關系,聯合開展的科研項目不斷增加,涉及農業、能源、交通、生態環境、海洋等眾多領域。在產能合作方面,中國在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工程承包額不斷增加,促進了工程承包模式的創新。在港口建設、能源管線建設、電站和通信設施建設等方面,中國企業不斷創新融資模式,在工程總承包(EPC)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投資+施工+運營”的BOT(工程建設模式)、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等,境外合作區建設成效顯著。中國在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合作區,對解決勞動力就業、拉動經濟增長和優化經濟結構效果明顯。中國企業也獲得了新的產品銷售市場和投資機會。

總之,當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實施,進展順利,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做出了新貢獻,成為共同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武夷山市| 宁化县| 大港区| 屏南县| 盐池县| 英德市| 海丰县| 嘉鱼县| 桓仁| 东方市| 大姚县| 连云港市| 谢通门县| 上犹县| 鄱阳县| 清流县| 金山区| 衡水市| 鄂托克旗| 阿拉善右旗| 家居| 石林| 韩城市| 奈曼旗| 常熟市| 九龙坡区| 阿克陶县| 霸州市| 正镶白旗| 张家港市| 黄大仙区| 青海省| 日喀则市| 庆元县| 馆陶县| 内黄县| 楚雄市| 邢台市| 乌什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