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工業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手段,可以促進人均收入增加,資本經營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提高。但是,無序發展的工業,也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全球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出現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和輻射污染,同時,存在氣候變暖、臭氧層遭到破壞、出現酸雨危害、土地堿化、森林銳減、生物多樣性減少等。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工業化國家首先提出環境保護概念,并利用國家政策法規和輿論宣傳,及時把環境保護轉化為實際行動,使整個社會日益重視處理環境污染問題。

對環境保護問題追根溯源,可以發現: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在1963年出版的名著《寂靜的春天》,是要求加強環境保護的第一聲吶喊,是世界環境科學的邏輯起點。她在書中用翔實可信的資料,確鑿無誤的例證,以及無懈可擊的邏輯,論證了農藥殺蟲劑DDT,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作用。由于遭到環境污染,結果春天不再有鳥鳴,原本生機盎然的大自然變得一派寂靜。

此后,英國經濟學家芭芭拉·沃德和美國微生物學家勒內·杜博斯,受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的委托,在58個國家152名專家組成的通信顧問委員會協助下,采用40個國家提供的材料,撰成《只有一個地球》一書。該書以整個地球的發展前景為起點,從社會、經濟和政治的不同角度,闡明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對不同國家產生的影響,呼吁各國人民重視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豐富和發展了卡森的環境保護思想。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上,該書作為背景材料提供給各位代表參考。

接著,美國學者德內拉·梅多斯等人撰寫,以羅馬俱樂部研究報告形式發表《增長的極限》。該書指出,現代社會人們無止境地追求經濟增長和效益提高,而忽視環境的承載力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結果導致人口激增、氣候變暖、資源短缺甚至枯竭、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而使人類社會面臨越陷越深的困境,實際上引導人類走上了一條不能持續發展的道路。該書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在一個有限的星球上無止境地追求增長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提醒人們增長是有極限的,它要受到全球生態環境的制約。

1987年4月,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關于人類未來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該書是由21位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專家,在世界范圍內進行了3年的調查研究后寫出來的。它系統地研究了人類當前面臨的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綱領,從保護和發展環境資源、滿足當代和后代的需要出發,提出一系列政策目標和行動建議。該書指出,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必須從現在起,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這兩個重大問題,擔當起自己應有的歷史責任,制定正確的政策并付諸實施。

為紀念斯德哥爾摩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召開20周年,1992年6月3日,聯合國在巴西的“里約中心”組織召開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又被稱作“里約地球首腦會議”。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6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及100多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大會上發言。這次大會,是繼197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之后,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一次國際會議。這次大會,敦促各國政府和公眾采取積極措施協調合作,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為保護人類生存環境而共同作出努力。這次大會,通過了關于環境與發展的《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行動議程》,154個國家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48個國家簽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還通過了有關森林保護的非法律性文件《關于森林問題的政府聲明》。總之,這次大會,使保護生態環境,推進可持續發展成為與會者的共識,也成為人類世界對未來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的重要選擇。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該條約又簡稱作《京都議定書》,它的目標是:把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

2002年8月,聯合國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第一屆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這是繼1992年“里約地球首腦會議”之后,聯合國舉辦的關于全球環境問題最重要的國際會議。會議通過了《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執行計劃》,它在以往所取得的進展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辦法和具體步驟,以及可量化的和有時限的指標和目標。同時,還通過了《約翰內斯堡宣言》等文件。

2009年12月,在丹麥首都召開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也就是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會議發表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可以預計,它對地球今后的氣候變化走向,將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2012年6月,“里約地球首腦會議”20年后,世界各國領導人再次聚集到里約熱內盧,參加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討論綠色經濟在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方面的作用,研究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框架。會議要求確定各國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要求總結目前推進可持續發展取得的成就,并找出存在的不足,要求做好準備繼續面對不斷出現的各類挑戰。這次會議,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

時至今日,世界各國已普遍認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必須跟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相互協調。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與質量、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繁榮與富強,必須通過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只有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有機統一在一起,才能找到通向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

本世紀以來,我們先后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重要課題研究10多項。我們承擔的課題,大多集中在企業創新、產業創新和區域創新等方面。所以,了解科技創新前沿信息,成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同時,每項課題研究任務完成后,都會留下一大堆科技創新信息方面的資料。我們從2010年開始,著手對這些多年搜集來的寶貴資料,開展綜合利用,按照學科分類和一定邏輯關系,將其整理成信息類書稿,先后出版了《國外電子信息領域的創新進展》《美國納米技術創新進展》等書。不久前,我們發現,在搜集到的科技創新信息資料中,有大量內容涉及環境或生態問題,于是,我們進一步拓展研究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人們普遍關心的環境保護領域,通過對這方面創新信息的分析、歸納和提煉,形成呈獻給讀者的《國外環境保護領域的創新進展》一書。

本書由8章內容組成,前4章分別分析國外在治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噪聲污染和輻射污染領域的創新信息。后4章主要分析研制節能環保產品、環保材料與藥劑的新成果,以及在環境生態保護和清潔能源開發領域取得的新進展。本書密切跟蹤國外環境保護領域的前沿信息,所選材料限于本世紀以來的創新成果,其中90%以上集中在2004年7月至2014年6月的10年間。本書披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創新信息,可為遴選環境保護方面研究開發項目和制定相關科技政策提供重要參考。

張明龍 張瓊妮

2014年8月25日

品牌:知識產權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7-09-13 16:23:12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陆川县| 缙云县| 天门市| 乐东| 长葛市| 永胜县| 博客| 汉源县| 陇川县| 墨玉县| 永和县| 焦作市| 河源市| 长寿区| 会理县| 若尔盖县| 恩施市| 仁布县| 博兴县| 河西区| 铜山县| 上高县| 乌兰察布市| 徐闻县| 顺平县| 邵武市| 台江县| 辽源市| 德兴市| 瑞丽市| 墨脱县| 荆州市| 富裕县| 竹北市| 开原市| 土默特左旗| 龙口市| 剑阁县| 海城市|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