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煤炭、電力和碳市場年度報告(2022—2023年)
-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編著
- 1274字
- 2023-11-20 20:29:21
前言
2022年,受俄烏沖突爆發、極端天氣頻發、新冠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度調整,能源供需持續偏緊,國際煤炭、天然氣和電價飆升,碳價屢創新高。我國煤炭電力階段性供應緊張問題突出,煤炭等一次能源價格寬幅波動,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力推煤炭增產保供,煤炭價格攀升后回穩,能源供應總體保持平穩,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能。
國家能源集團是我國能源市場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是我國最大的煤炭、電力供應企業之一,也是我國碳市場最大參與主體之一。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作為國家能源集團唯一的綜合性、戰略性智庫單位,立足集團主責主業,積極開展新形勢下的能源市場分析工作,旨在及時總結能源市場變化、把握能源市場發展規律、研判能源市場發展趨勢。《中國煤炭、電力和碳市場年度報告(2022—2023年)》(以下簡稱《報告》),總結概括了我國煤炭、電力和碳市場發展基本情況,分析國內外能源市場聯動關系及熱點問題,研判下一年度發展趨勢,力求為集團和有關部門、相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報告》以煤炭—電力—碳市場為主線,分綜合篇、煤炭市場篇、電力市場篇、碳市場篇和專題篇。綜合篇從宏觀經濟、供給和消費、能源低碳轉型、能源市場運行、氣候與能源供需五個方面,總體回顧2022年煤炭、電力和碳市場運行情況,并對2023年煤炭、電力和碳市場形勢進行分析研判。煤炭市場篇從煤炭供給、煤炭消費、煤炭運輸、煤炭庫存、煤炭價格、相關政策六個方面,回顧了2022年我國煤炭市場發展狀況和特征,結合產、運、需形勢,對2023年產業政策、煤炭供應、下游需求和煤炭價格走勢做出研判,并提出煤炭市場領域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電力市場篇重點梳理2022年電力消費、電力生產與供應、電力工程建設與投資、電力市場交易四個方面的內容,列舉主要政策,并對2023年電力供需進行展望。碳市場篇從政策制度、交易情況、履約情況、存在問題等方面,回顧了2022年國外碳市場、中國碳市場的運行情況,并結合國內外氣候政策動向、國際能源局勢演變等因素對2023年碳市場發展進行展望。專題篇聚焦我國煤炭資源開發布局、氣候對能源市場供需影響、“兩個聯營”政策開展、碳市場與能源市場關系四個熱點問題,展開深入的分析研究。
《報告》數據采用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碳排放交易網、碳市場試點地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等權威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以及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調研收集、整理統計、分析預測數據。除了特別說明,《報告》中國內各項統計數據不包含港澳臺地區數據。
《報告》在研究范式上嘗試性開展跨學科、產學研的協同創新,從“產業經濟—市場機制—氣候氣象”等多個維度提升對能源、電力市場供需形勢的綜合分析研判,從而探究揭示“煤—電—碳”多市場間互動關聯、多因素疊加影響的規律和特點。在此特別感謝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團隊在相關研究工作中的支持。
受時間和水平限制,編寫過程中疏漏與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修正。
國家能源集團技術經濟研究院
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