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做一個追時間的人

1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煩惱:生活被工作占滿,手上的任務好像永遠做不完,而自己真正想做的卻擠不出時間。

為什么時間總是不夠用?

有句話道破天機:“你不規劃生活,生活就被別人所規劃。”比如,你不對當前重要目標進行設定,那么別人塞給你的所有任務,你只能全盤接住;你不去探索喜歡什么樣的職業,一畢業跳進父母選好的安穩窩,工作“七年之癢”時才恍然醒悟;你不去了解自己想要找什么樣的另一半,到了婚戀年齡,三姑六婆就開始為你張羅,弄得你過年連家門都不想進。

如今生活節奏大大加快,有沒有什么“神器”能夠幫助我們在這種快節奏下,把個人生活和工作打理好呢?

多少年來,我也一直在思索著這個問題,學習零零碎碎的方法,追問各種各樣的答案。直到五年前,才在懵懂中撥開云霧見月明:原來,苦苦尋求了幾個春秋的神器,正是“個人管理”。

“個人管理”是指通過動態統籌自身各方面資源,實現個人目標和價值的系列活動。它是在近年來快節奏生活和人們追求自我過程中,走入大眾視野的;它相當年輕——傳統的管理和管理學都是針對他人和群體的。2016年以前,個人管理的系統性專著幾乎沒有,相關知識散落在多個學科和領域當中[1]。當然,這不妨礙你學習和掌握這種手段。

在我看來,讓個人管理系統化能讓它的效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系統”是一套推行某項活動的具體方法、步驟、程序,是統一運作的整體。個人管理系統就像工廠的生產線,從入口放入原材料,就能從出口生成你想要的產品。

它的核心是三部分:

行動管理,助你提升效能、調配資源;

知識管理,助你快速更新、呈現價值;

目標管理,助你自我定向、修煉視野。

如果以一架飛機作為喻體的話,目標管理好比導航系統,告訴你“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行動管理好比控制系統,告訴你“我以什么形式去”,知識管理好比燃油系統,保障你有足夠的儲備能到達目的地。

圖1 以飛機比喻個人管理三大系統

圍繞這三大核心系統,外圍還會有一些實務系統:比如健康管理、家庭管理、品牌管理、人際管理、財富管理,等等。

這幾年,在這款“神器”的幫助下,我學會追趕時間,而不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能夠整合知識,并向外界傳遞個人的聲音;能夠盯緊目標,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在個人管理指揮棒之下,松散無序的生活開始聽話,變得秩序井然、配合默契,仿佛原本渙散的交響樂團奏出了和諧的樂章。

圖2 松散無序的生活開始跟著“指揮棒”走

馬克·吐溫曾說:“人有兩次出生,一次是肉體的出生,另一次是你明白了為什么你來到這個世界。”懂得了個人管理的感覺就像第二次出生,你會前所未有地強烈感到,原來命運可以握在自己手上。

可惜,目前還沒有見到哪所院校開設這門十分有用的課程。即使學校有這門課,單靠課堂的傳授也有局限,因為學校與社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前者像游樂園,游戲難度既定,后者像荒野,問題隨時跳出,在學校里學到的,到社會上未必實用。于是,在30歲這年,我萌發了一個想法:好東西不能自己藏著掖著,要將幾年來有用的經驗和方法變成文字,告訴追求成長的伙伴,讓更多人少走幾年彎路,讓人生實現更大的價值。

2

本書內容主要是“個人管理”中的“行動管理”部分,落腳點在于“一天”。“知識管理”和“目標管理”將在后續的書籍中涉及。

“行動管理”,是指通過每日計劃等手段,將想法高效轉化為現實的行為管理過程。

為何從“行動管理”開始,從關注“一天”入手?因為有句話叫“如何過一天,便如何過一生”。不論多么高遠的夢想,都必須落在每一天去推進。許多人連一天都不知道怎么過得高效而充實,每天忙而無效,根本騰不出時間來思考自己的人生要怎么過。這種狀態下,談什么人生理想都白搭,都是空中樓閣。從“行動管理”走起,先談如何提高效率,等到自己的時間夠用了,才有精力思考更長遠的目標問題。

對于“行動管理”,你可能感到陌生。請自動把“行動管理”腦補為市面上很常見的“時間管理”,因為我比較主張時間自顧自地走開去,能管理的是人的行動,所以習慣把它稱為“行動管理”。

有很多人介紹過管理的方法。可是,為什么有人感覺很有用,有人感覺一點用都沒有?

絕大多數方法都有用,只是使用者的心智模式不同,出現了結果的差異。“心智模式”[2]是一個人關于自我、別人、組織、世界等層面的認知方式,深受過往經歷、既有知識、思維定式等的局限。在成長中,每個人都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心智模式,其中也包括了如何看待個人管理及錘煉過程中會遇到的障礙。如果內心對個人管理存在偏見,眼睛看不見個人管理的必要性,那么,即便再好的技巧,也只會淪為“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表面功夫,很難深入改變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

所以,你和我都要不斷升級心智水平,像電腦時不時打補丁那樣,更新和強化對行動管理乃至個人管理方面的認識,跟上日新月異的網絡時代,也為掌握后面幾章內容打下基礎,這是運動前的“拉筋”和“熱身”。因此,第一章的主題為“升級你的大腦操作系統”。

圖3 一念一世界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做好“行動管理”,你還必須先了解原來的時間使用模式是怎樣的。這是第二章涉及的內容,主題為“感知你的時間花在哪兒了”,介紹了四年來我記錄時間開銷的初心、方法、工具、竅門等。

這幾年,我主張一則高效公式,即“高效一天=固定旋律+個性旋律”。要運算好這則公式,第一步是讓每天能夠固定的大框架盡量穩定下來,也就是設置每日的“固定旋律”。第二步是對“固定旋律”之外的時間,用“個性旋律”填充,主要是日計劃的內容。

如何框定“固定旋律”是第三章涉及的內容,主題為“如何讓每天擁有更多精力”。

如何制訂“個性旋律”,即日計劃的五大步驟,是第四章涉及的內容,主題為“高效能人士都是如何做日計劃的”。這一章是本書的重頭戲。

這幾章教給你的,正是由“1種記錄,2套旋律,3塊基石,5大步驟”組合成的一日高效方案。

圖4 一日高效方案

第五章,也是最后一章,主題為“省下來的時間,你用來投資啥”,涉及周計劃、年目標制定等少量目標管理內容。

另外,本書還吸收認知心理學、進化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相信能讓你讀完有收獲。

3

學習行動管理,并非把自己與行程表綁得嚴嚴實實,而是松緊有度、有張有弛。

本書雖然強調高效,但更提倡一種靈活的視角。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根據情景及時切換“高效”與“非高效”模式。在工作中,在動腦思考問題時,或在從事普通重復性任務時,采用高效模式,進入快節奏;在生活中,在與親人共度時光,欣賞自然美景時,不妨放慢腳步享受和體驗。如此,慢慢修煉出高效能、慢生活的淡定狀態,在紛亂忙碌與疾速變化中,內心依舊可以做到心如止水、泰然自若。

你想召喚它來到身邊嗎?那就趕快打開這本書讀下去吧!在閱讀之前,請你先羅列幾條想從書中得到解答的問題,帶著問題去看書,才能更“高效”。

最后,我要鳴謝編輯林飛翔先生!他對書稿提出的很多非常有價值的修訂意見,讓本書更加完善。感謝在我成長道路上,一直給我榜樣力量的李笑來(公眾號:學習學習再學習)、秋葉(公眾號:秋葉大叔)、古典(公眾號:古典古少俠)、易仁永澄(公眾號:永澄老師)、戰隼(公眾號:warfalcon)、李參(公眾號:李參的個人成長空間)、袁春楠(公眾號:春楠整理)、趙星(公眾號:一直特立獨行的貓)、趙周(公眾號:拆書幫)、簡叔(簡書CEO)等各路大神與老師(排名不分先后)!感謝爸爸媽媽、公公婆婆及我的愛人一直以來默默地支持我的寫作!感謝我兩個可愛的兒子,因為你們的出生,給了媽媽更充足的成長勇氣!

發憤的草莓


[1]樂小陶在《個人管理學》一書中認為,個人管理實務有學業管理、職業管理、婚戀和家庭管理、社會關系管理、健康管理、總體管理。

[2]心智模式這個名詞是由蘇格蘭心理學家Kenneth Craik在20世紀40年代創造出來的,之后就被認知心理學家Johnson-Laird和認知科學家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75)、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所采用,并逐漸成為人機交互的常用名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石桥市| 九龙坡区| 南投市| 公主岭市| 瑞昌市| 泗水县| 周口市| 山东省| 肥西县| 利川市| 九江县| 高碑店市| 盐津县| 犍为县| 桐柏县| 额尔古纳市| 攀枝花市| 凭祥市| 铜陵市| 永德县| 开平市| 广宗县| 汶上县| 勐海县| 淮安市| 新源县| 来凤县| 清原| 五河县| 曲松县| 梁山县| 长丰县| 沙洋县| 清苑县| 瑞昌市| 香格里拉县| 涡阳县| 长岛县| 永善县| 阿巴嘎旗|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