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臨安來人
- 從南宋開始重建修真界
- 陸追潮
- 2041字
- 2024-01-16 23:19:20
時光如白駒過隙。
轉眼間,王璟山已經在陳家村停留了將近半個月。
這段時間里,他通過文升的出面,謝絕了眾多豪紳修士們的拜訪。
每天除了引氣、練劍和上晚課之外,他還會抽出一些時間,到火器試驗場照看一會兒。
據商開影透露,那天她之所以會在深夜驗槍,完全是因為文升在一封提前寄給她的信中,生動地轉述了成都一戰的激烈場景。
在那場凡銳營對抗宦修的戰爭中,火繩槍出現了炸膛、啞火以及射擊效率低下等問題——
以上種種,使商開影自責之余,亦覺不甘。
于是,她毅然決然地連日加班,終于在他們抵達陳家村那天,完成了手中正在研制的新型火槍。
激動之下,她忘記了時間,毫不猶豫地開槍試射。
槍聲回蕩在夜空之中,吸引了王璟山的注意。
經過這些天相處,兩人初見時的尷尬已然消失無蹤。
又因歲數相仿,在武器方面有共同的話題,很快便聊得投機起來。
“這便是你所說的燧發槍?”
那夜,此槍槍管雖被少年一劍斬斷,眼下卻不見瑕疵,顯然是經過了商開影的細心修復。
“劍仙可要試試?”
“叫我璟山便可。”
他從少女纖細的手中,將燧發槍接過。
只見燧發槍的槍身,由于不再需要容納燃燒的火繩,相比舊版的火繩槍更加緊湊簡潔。
但細細端詳了半天,除了槍托下的金屬扳機,他再也沒能發現其他變化。
“簡而言之,燧發槍相比火繩槍,在點火、射速、安全、天氣適應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
見少年一頭霧水的模樣,商開影莞爾一笑,主動講解起這件新新式火器的特點:
“首先呢,燧發槍舍棄火繩,改以燧石擊打火鐮,產生火花、點燃火藥來發射彈丸,故無需擔心火繩被雨水和大風熄滅。
“其次,燧發槍直接扣動扳機即可發射,瞄準過程更為快速。
“最后,則是引入了定裝紙包火藥。”
商開影從庫房內取出兩個小紙包,剪開紙尾部,倒出一點在燧發槍的藥池上當引火藥。
“你看,這紙殼內包裹著精確分量的火藥和鉛彈。”
商開影的聲音宛如春風拂過琴弦,清脆悅耳,
“不僅能讓凡銳營的士兵們在裝填時更加規范,還能大大降低因火藥過多而引發的炸膛風險,或是火藥不足導致射程縮短的問題。”
她邊說邊做,熟練地將剩余的火藥、油紙和子彈一一從槍口裝入。
完畢后,又示意王璟山去到屋外的試驗場,親手驗證燧發槍的威力。
兩人并肩而行,最終站定在最西邊的院墻下。
夕陽的余暉灑落,為他們披上一層金色的光暈。
“先糾正一下動作。”
說著,商開影戴上一副白色絲綢手套,如同她的第二層肌膚,貼合而光滑。
她輕輕地將手指搭在王璟山的手背上,嘗試以這種微妙的方式,引導他感受槍身的平衡,告訴他如何穩定地架槍、如何精準地瞄準。
這一剎那,仿佛時間凝固。
若是有心感受,便能體會到那手背上傳來的感覺,宛如羽毛輕輕拂過,又如春風輕拂面頰,帶著一種無法言喻的親密與溫柔。
“璟山,你可學會?”
“嗯。”
王璟山心無旁騖,掌握了使用燧發槍的技巧。
他身形微動,從商開影身前輕輕退開兩步,避免燧發槍射擊時濺出的火花傷害到她。
而后將槍口對準八十步外的稻草人。
“嘭——”
“嘭——”
第一槍打在稻草人的右肩,第二槍精確命中稻草人的腦門。
兩槍發射的間隔之短,遠遠低于火繩燃燒所需的時間。
王璟山驚嘆不已:
“若有一營士兵齊射,縱使全員凡人,火力傾覆之下,胎息境界八層修士亦難逃性命之憂。”
商開影并不氣餒。
摘去手套的她,重新化身此界最專業的火器軍事家。
她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挑戰的笑意問道:
“璟山為何只說胎息八層?難道九層的修士便能抵御?”
少年心中迅速掠過自己與馮忠全的實力對比,肯定道:
“嗯,即便全營配備燧發槍,胎息九層修士仍可瞬息反殺。”
“是嗎……”
商開影輕聲呢喃,并沒有露出不服或不信的表情。
只在某一瞬間,似乎有股深邃的失落,從她的眼底劃過。
但她很快便調整了情緒,繼續與他談論更多關于燧發槍的研發體驗。
正當兩人在試驗場內席地而坐,準備暢聊時,文升卻推門而入,邊走邊道:
“璟弟,臨安有天使到了,你隨我去見——欸,你們這,我來的是時候吧?”
王璟山眉頭微皺,目光中帶著幾分不解和探尋。
明明二人早已商議妥當,北上之前推拒所有的拜訪和應酬。
‘是升哥有了新的考慮,還是內侍帶來了重要消息?’
為了不顯得過于急切,王璟山沒有御劍飛行,而是與文升徒步走回。
當他們來到文家住所前時,少年被眼前的景象震得微微一愣。
原本靜謐的陳家村,此刻卻如沸水般翻騰。
竹木混制的大門前人頭攢動,粗略望去,至少有上百人,將這原本就不甚寬敞的村落擠得水泄不通。
但見人群的最前方,一名內侍謙身站立。
他身穿深藍色袍服,頭戴巧士冠,顯然便是那從臨安城來的傳旨之人。
在其身旁,則跪著三名男子。
他們穿著粗糙的囚服,背上赫然插著寫有罪名的木板。
淋漓的鮮血,與囚服上斑駁的污漬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刺眼。
王璟山邁至跟前時,這三名男子的頭仍緊緊貼在地上,仿佛連抬頭看天的勇氣都已失去。
“內侍都知郭慶,問劍仙大人安,問文公子安。”
與文升寒暄了幾句后,郭慶轉向王璟山,神態愈發恭敬。
他微微低頭,雙手交疊于身前,緩緩說道:
“去年歲末,圣上頒下旨意,命大理寺徹查近五年來的所有案卷,以杜絕冤假錯案之患。未曾料到,近日在翻閱陳年舊案時,竟意外發現一宗與劍仙家族牽扯甚深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