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河墜入身體: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04)
- 楊照
- 1004字
- 2023-11-15 14:50:36
第二章 瞬間的切片——川端康成的掌中小說
《燕子》中季節的聯想
川端康成寫過一篇介于散文與小說間的作品,文章從敘述者“我”和一位鄉村里年輕教師的對話開始。年輕教師說他帶學生去外面寫生,隨便孩子想畫什么就畫什么,結果交來的三十四幅畫中,有二十二幅畫了富士山。有意思的是,另外十二個小孩都畫了燕子。
“燕子?”
“是啊,出乎我意料,我根本沒有注意到燕子來了。”鄉村教師說,“去畫畫時是四月底,孩子們看到了燕子來,感受到季節的藝術。”
“咦……我有一個關于溫泉燕子的故事。”
于是敘述者“我”開始講這個故事:
有一個朋友,學生時代就有了情人,過了幾年,那個女生變成了電影明星。女孩愈來愈有名之后,難免受到環境影響,有了想要離開這個男友的念頭。就在感情生變不穩定的時候,兩個人一起去看了女孩主演的電影首映。電影中女孩打扮得像山上的小女生般清純天真,獨自走下山坡。此時在鏡頭中有燕子從銀幕的一角飛過。“啊!燕子!”電影院里女孩不由得叫了出來,然后和身邊的男友彼此對望。
拍電影的時候,導演、攝影可能也都沒有注意到有燕子飛入鏡頭中吧!電影演完了,女孩重復對男生說:“燕子,燕子。”那只燕子飛入女孩的心靈里了,說完“燕子”之后,女孩軟弱地投入男生的懷中,靜靜地哭了。
文章的結尾是敘述者“我”說:“后來我的朋友告訴我,鏡頭里拍的地方,就是這溫泉的山坡。”
那么短,卻那么精巧,更重要的是捕捉、反映了復雜、幽微的“物之哀”。日本傳統文學的俳句規定必須有“季語”,也就是關于季節的表達、提示,這里“燕子”顯然就發揮了“季語”的功能,一方面確定前后兩件事都發生在春天,另一方面給予了人時間感,一年過去又一年新來了。
燕子來了,燕子飛過去,一部分的小孩注意到了,大人卻和其他小孩一樣只看到永遠不變的富士山,從這些小孩涂畫的畫面上才被提醒了,就像那個沉浸在自己人生新景中的女孩,原先也沒有特別意識到拍電影的場景和季節、時間的關系。不預期地在銀幕上看到燕子飛過去,驚訝的不只是有燕子,還進而被提醒了時間飛逝,時間會改變一切,會使得自己不再是那個天真的小女孩了,原先和男朋友比較單純的關系也不一樣了。她痛心自己被改變了,卻又頓時覺得如此無奈,無從挽回過去的情感。
這是對作品勉強的解釋,因為作品本身實在是可感而不可說的,因為那么短的作品里并沒有嚴密、結實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似乎信手拈來,由燕子的聯想將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放在一起,簡單地比記。然而讀者卻能夠感受到一種不尋常(不見得說得清楚)的心情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