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試驗田
- 大宋官途
- 案卷題名
- 2862字
- 2023-11-01 10:48:44
翌日上午,韓成帶領著衙門眾人,又讓小五雇了一輛牛車,拉上自己做的肥料來到城外。
昨天知縣老爺租地和要試驗肥料的消息,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
韓成距離租用的五畝地還很遠呢,就看到田邊至少圍了幾百人。
這些百姓絕大多數(shù)都是來看熱鬧的,前些時日,各種版本的謠言,被傳的街知巷聞。大家都好奇,這位知縣老爺?shù)降组L什么樣子,會不會當場發(fā)瘋,如果真瘋了,自己該不該笑?
也有一小部分人,對那個肥料非常感興趣。如果試驗成功,自家的莊稼哪怕只增產(chǎn)一成,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等韓成走到田邊,從人群中閃出幾名大漢,中間簇擁著一位身著員外服的大胖子。
胖子面露微笑向韓成舉起僅剩的一只手臂做拱手狀:“在下張三財,見過韓明府。”
韓成上下打量這位無棣縣首富,皮膚黝黑,大臉盤小眼睛。微笑回禮道:“原來是張員外,久仰久仰?!?
“在下聽聞,明府要試驗自己制作的肥料?”
“正是!”
“那不知用了這肥料能增產(chǎn)幾成?”張三財疑惑的問道。
這時旁邊的縣丞張玉站出來怒斥道:“大膽!知縣大老爺做事,也是你能置喙的?”
在張玉看來,韓成今天的試驗,形式大于內(nèi)容。成功了最好,能造福一方百姓。失敗了也無所謂,反正世世代代都是這么過來的。但是說一千道一萬,現(xiàn)在說增產(chǎn)多少都不合適,萬一失敗了呢?那韓知縣的臉面還要不要了?干脆就別問。
張三財被這一聲喝止,也想明白了這個道理。責怪自己魯莽的同時,身上也出了一層冷汗。俗話說,破家的知縣,滅門的知府。真要這位韓知縣試驗失敗,丟失了顏面,第一個收拾的就是自己啊。
韓成自然知道張玉的好意,但并未放在心上,他對自己的肥料還是有些信心的。
當即伸出兩根手指:“按照本官的測算,增產(chǎn)兩成還是有的。”
說完,韓成跳上了牛車,對圍觀的眾人朗聲道:“諸位,本官就是知縣韓成。今日前來的目的,相信各位也聽說了。沒錯!就是為了試驗肥料配方,各位也不能白跑一趟,正好做個見證。按照本官的預測,使用了這款新肥料,至少能增產(chǎn)兩成。”
圍觀的百姓,聽說能增產(chǎn)兩成,猶如沸騰的油鍋里,倒入一杯水,瞬間就炸開了。
“不可能吧?增產(chǎn)兩成,那咱們不是發(fā)財了?”
“想什么呢?你以為太上老君的仙丹呢?兩成?有一成就能笑死了?!?
“是啊,我也覺得不可能,你說,咱們這位韓明府,會不會還沒......那個?”
“那個?你說瘋病沒好?”
“閉嘴!瘋了嗎?沒看見衙門的人都在呢?心里有數(shù)就行了,沒必要說出來。”
“正是正是。嘿嘿,真要是那樣,可就熱鬧嘍。比前些日子的樂子都大?!?
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張玉和幾名同僚急的都要跳腳了,太年輕,太魯莽了啊。這事是能輕易許愿的嗎?萬一有個閃失,這個官你還有臉做下去嗎?
一旁的張三財更是慌了,他認為正是自己剛才的那番話,刺激到了知縣大老爺,逼的對方不得不表態(tài)。這下可全完了,真要試驗失敗,第一個打擊報復的就是自己,搞不好真要破家的啊。
韓成已經(jīng)無暇理會眾人的想法,自己在韓贄面前許諾,三個月讓對方看到效果,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在他看來,這是一場硬仗,而且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自己只能放手一搏。
韓成站在牛車上,轉(zhuǎn)身吩咐小五:“按照昨天商量的開始吧?!?
小五點頭應是,從牛車上搬下幾個空水桶,又拿水瓢從肥料缸里舀發(fā)酵的肥料。
張三財催促身邊的壯漢過去幫忙,希望借此彌補和知縣的關系。
韓成這才跳下牛車落地站穩(wěn),劉玉吳安和丁魁就把他拉到一邊。
劉玉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低聲道:“知縣,您魯莽了啊。”
“知縣,您不該說那些話啊?!眳前惨矂裾f道。
不等丁魁說話,韓成向三人擺了擺手:“放心吧,本官有分寸的?!闭f完,不再搭理幾人,轉(zhuǎn)身回到牛車旁。
三個人對視了一眼,齊聲嘆息。
有幾名壯漢的加入,效率快了不少。
水桶舀了一點肥料后,就往里加水。只是每只水桶的加水量不同,分別按照1:20,1:50,1:100,三種方法稀釋。
韓成雖然知道如何漚肥,但不知道稀釋的比例,干脆多分幾種,都試驗下。
一番忙碌后,三畝土地,分別施了不同比例的肥料。最后,小五還從車上拿了幾個木牌子,上面寫著這塊地肥料的稀釋比例。
眼看還剩下半缸肥料,張三財又湊上來,說自家土地就在旁邊,愿意拿新肥料嘗試一下。
韓成不知道對方想彌補關系,只以為張三財真的愿意嘗試新事物呢,不禁高看了這個胖子一眼。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保守的,特別是地里的莊稼,更是像命一樣看待。
試驗新肥料,風險還是很大的,萬一導致絕收,那可是大事情。就沖這份魄力膽量,人家能當首富,是有道理的。
韓成滿口答應,又吩咐小五,幫忙調(diào)配肥料水。
張三財哪敢勞動縣太爺?shù)臅。粋€勁說已經(jīng)看會了,自己吩咐下人去做事就行。
韓成也懶得多事,又交代了一番,留下兩名衙役看守土地,就帶眾人回到衙門。
臨走的時候,張三財借機發(fā)出邀請,希望能給韓明府接風洗塵。
韓成自然是滿口答應,約定三日后,去張家赴宴,同時也讓對方把無棣縣的鄉(xiāng)老請過去,他想一起見見。
身為一方父母官,地方上的士紳,富商,鄉(xiāng)老等,都是他拉攏的對象。只有取得這些人的支持,自己的政令才能得到徹底的執(zhí)行。
換句話說,如果與這些人交惡,韓成的政令,連衙門都出不去。對方完全可以架空他,讓他在無棣寸步難行。
回程的路上,韓成把主簿吳安叫到身邊。
“吳主簿,你回去后準備一下,明天隨本官去一趟永寧村?!?
“知縣,能告知去做什么嗎?下官也好提前準備。”
韓成稍作思考:“準備幾張兩尺見方的油紙吧,哦!做雨傘那種?!?
吳安雖然摸不著頭腦,但也沒多問,知縣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
等韓成回到衙門,還沒來得及喝口水,一起回來的縣丞劉玉就走了進來。
劉玉下意識的看看左右,這才低聲說:“知縣,您別嫌下官多事,下官思來想去,剛才的事還是不太穩(wěn)妥。您看要不要私下做些事情,以保萬無一失?”
韓成皺眉問道:“是說增產(chǎn)的事吧?你打算做什么事情?”
劉玉搓著雙手,咧著大嘴一臉的諂媚:“這個,這個,下官的意思是,趁夜里沒人的時候,從其他的耕地里,移栽一些秧苗進去。下官計算過,移栽三成的秧苗,應該是比較穩(wěn)妥的。只要照顧得當,新秧苗還是能活的?!?
韓成被劉玉這番話驚到了,沒想到對方還有這個腦回路。當個縣丞簡直屈才了,這要是去州府負責稅收,滄州府早就發(fā)財了。
但他也能理解對方的這份心思,這是在維護自己這位上司,怕他在百姓面前丟了顏面,不管方法如何,至少有這份心已是難得。
既然下屬對他這位上官,表現(xiàn)出足夠的善意。韓成自然也不好再擺上官架子,日子還長呢,衙門里的很多具體工作,還需要這些下屬去做。
“老劉啊,我這么稱呼你,你不介意吧?其實呢,你無需如此,對于新肥料我還是有些信心的,至少不會把事情變的更壞。只是我現(xiàn)在拿不準兌水的比例,所以分別潑灑了三塊地,又做了標記。就想要看看,哪一種比例更適合莊稼的生長。”韓成把自己的想法,稍微透露了一些給對方。
縣丞劉玉,被上官親切的稱為老劉,頓感飄飄然。但心里依然牢記自己只是個下屬,不敢有半分僭越。
本還想勸幾句,可是看韓成心有成竹的樣子,只好就此作罷。
韓成決定再多透露點:“其實除了這個新肥料,我還有個大殺器,有了那個東西,咱們無棣的財政,就能一飛沖天。”
看劉玉又要出口詢問,他伸手止?。骸坝行┦虑槲疫€要確認一下,該告訴你的時候,自然會告訴你?!?
倆人又說了幾句,劉玉才踩著輕快的步伐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