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為期三月
- 大宋官途
- 案卷題名
- 2970字
- 2023-10-31 10:51:28
三人不敢耽擱,一起來到衙門后院。
韓成得知消息后,不敢耽擱。草草收拾了行李,又叮囑書童小五,自己那個水缸,任何人都不許打開,一切等自己回來再說。
交代完,帶著兩個衙役,坐上馬車匆匆趕奔滄州衙門。
留守在衙門的三個人,面露憂色的對視了一眼,便回到自己的公廨。
按說韓成被降職,最終調離無棣,最高興的應該是衙門的二把手縣丞張玉,這樣他才有機會上位。
其實不然,大宋知縣以上的指派任命,統歸吏部負責。州路一級的衙門雖然有管轄權,卻沒有任命權。而且吏部有明文規定,知縣及以上官員,必須進士出身。所以不管是縣丞,還是主簿縣尉,除非也是進士出身,否則沒有半分的機會。韓成如果離開,吏部只會重新任命一位官員。
韓成趕了三天的路,終于到達滄州城。
來到衙門后,由小廝引路,把他帶到韓贄的房間。
當韓贄見到韓成后,一改上次的冷漠,變的異常熱情。先讓他坐下,又喊小廝泡茶,弄得韓成有些不適應。
其實韓贄有此表現,也有自己的苦衷。就在四天前,滄州城傳出謠言,說知州因為自己的個人政績,逼瘋了無棣縣的新任知縣。
這種謠言,是老百姓最喜歡傳的。一時間鬧的滿城風雨,更有甚者,把謠言完善的猶如親眼所見,包括那日在房間內,二人的一舉一動以及表情神態,說的人傳神,聽的人激動不已。
一向在意官聲的韓贄,怎能容忍這些謠言?派捕快抓傳謠的人,可能下面的人太過賣力,一下子抓了二十余人。
這一下謠言不僅沒有止住,更有擴散的趨勢,就連衙門里,都有人在私下議論。按照這個勢頭,不出十天,整個河北路怕是都要知道了。
韓贄至此才懊悔不已,那一日談話的時候,并沒有揮退左右。而且官聲和官位幾乎是同等的存在,早知如此,當初真不該那般逼迫韓成。
官場有官場的規矩,對待下屬,可以驅使,甚至可以奴役,哪怕待之如豬狗。被傳出去也不過是同僚間的笑談而已。
可是逼迫下屬,導致其瘋癲。必將被人扣上一頂,酷吏的帽子。哪怕日后升遷提拔了,下屬都會跟他離心離德。畢竟誰也不愿意伺候,一位如同變態一樣的上官。
趁著小廝伺候茶水的間隙,韓贄仔細打量韓成。
嗯,坐的端正,表情自然,舉止一切正常,完全沒有瘋癲的跡象。
韓成表面風輕云淡,實則內心忐忑,縣里的風言風語,他早就知曉。但并未理會,甚至還有些,故意為之的因素在里面。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他的最終目的。目前看一切順利,只是這次被韓贄請來,不知是福是禍啊。
韓贄面露微笑,語速輕緩的問道:“韓知縣,本官且問你,最近的身體可還康健?”
韓成欠身回答道:“回知州的話,下官的身體一向康健。”
“哦?那本官怎么聽說你瘋癲了?”
韓成雖然也是官,但很討厭官場打太極,來回試探的那一套,彼此都累。當下站起身,先行了一個禮:“知州,那日下官回到無棣后,利用兩天時間,走遍了下面村鎮,并想出了改變無棣現狀的辦法。可能當時太過激動,在外人看來,誤以為下官瘋癲了。”
韓贄經過這幾句對話,料定對方思路清晰。什么瘋癲了,純屬誤傳。又聽說找到了改變無棣的方法,頓時來了興趣。揚起手,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
“知州,下官的方法很簡單,從農業入手。”韓成很老實的說了一句。
韓贄又等了半天,沒有下文了?這叫什么方法?農業入手?到底怎么入手啊?
“你且詳細說來。”韓贄催促道。
韓成面露自信的微笑:“知州,至于什么法子,還請下官賣個關子。不過請您放心,上次您說的給下官半年時間,否則降職使用。下官也不要半年,只需三個月,就讓您看到成效。”
韓贄就更加疑惑了,到底啥法子啊。可是又不方便逼著對方說,現在的韓成可是全滄州的敏感人物,萬一再出什么幺蛾子,鬧出個謠言啥的。不用等韓成降職使用,自己怕是就要挪挪位置了。
“你確認自己想的方法有效?”韓贄皺褶眉頭問道。
韓成先一揖到地,站直身體后,正色說道:“知州,下官想的方法,只需三個月,必定見效。”
韓贄見對方回答的正式,也站起身,踱步到韓成面前,再一次上下打量面前這個年輕人,才輕拍了下對方的肩膀:“既然這么說,本官就等你三個月,三個月后,本官親自去無棣考察你的方法。”
韓成再次作揖:“謝知州成全。”
回到無棣的韓成,才走進衙門后堂,就聽見后院傳來小五與人爭吵的聲音。
“你們不能動,郎君說了,他回來之前,這個水缸誰都不能動。”
“你這少年,怎么糊涂啊。這么大的氣味,你聞不到?”
“對對!我們只是把它搬出去,又不是扔了。”
“那也不行,郎君說了的,就是不讓動。”
“嘿!見過死心眼的,沒見過你這么死心眼的。別跟他廢話,把他拉開,來幾個人搬東西。”
正在此時,韓成走進后院。
就看小五矮小的身軀,抱著水缸。
縣丞劉玉和主簿吳安,正指揮幾個衙役,要把小五拖走。
“咳!”韓成一聲輕咳。
眾人回頭看過來,才發現知縣老爺就在身后,紛紛停下手中動作,上來行禮。
“都說說吧,怎么回事?”韓成走到小五身邊,輕撫著對方的頭頂。
劉玉看看左右,其他人都往后躲。他只得硬著頭皮回答:“知縣,就在今日午時從后院傳來,一股惡臭。到了下午,雖然氣味小了些,可是這股氣味已經彌漫到整個衙門。”
吳安在旁邊補充道:“眾人搜索發現,臭味來自后院這個水缸。小五說知縣臨走時交代過,誰也不許動。下官沒想破壞東西,只是想給水缸換個地方。這才和小五發生了些爭執。”
韓成看向小五,對方連忙點頭,表示二人說的不假。
剛才進來的倉促,現在靜下心細聞,空氣中確實有一股似有似無的臭味。
于是問小五:“你動過了?”
小五知道自己犯錯了,低頭雙手搓著衣襟:“郎君,小的好奇,打開看了一下。只是一下,很快就蓋上了。”
韓成當初做肥料的時候,就預料到有臭氣產生,水缸上面不僅蓋了一個蓋子,還用泥土做了密封。小五把泥土破壞了,氣味不跑出來才怪。
韓成轉身吩咐吳安:“去叫縣尉丁魁,捕頭張順。還有不當差的衙役都喊來。”
吳安領命離開,片刻后丁張二人領著眾人來到后院,本來就不大的小院,瞬間站滿了人。
韓成站在臺階上,對眾人朗聲道:“首先通知各位,本官韓成,沒有瘋癲。”
下面幾個人當然知道韓知縣沒瘋,紛紛扭頭瞪了一眼站在后面的捕頭張順。意思很明顯,謠言就是從你這里流出來的。
張順被眾人看的面紅耳赤,忙低下頭做認錯狀。
“第二件事,本官找到了讓我們無棣縣兩萬余名百姓,發家致富的方法。”
這個消息可比知縣瘋了還震撼,下面眾人紛紛小聲議論。
“劉玉吳安,你二人不是好奇水缸里有什么嗎?去,打開看看。”
二劉對視一眼,最后還是走到水缸旁,掀開了上面的蓋子。
頓時一股惡臭沖天而起,瞬間彌漫了整個小院。距離最近的二劉,被這股氣味嗆的差點窒息。
不遠處的丁魁手疾眼快,奪過蓋子,蓋在水缸上。
院內站立的眾人,也紛紛用衣袖捂住口鼻。
韓成看著這些人,有一種惡作劇得逞的快感。
“很臭吧?可這個東西,是農家的寶貝。咱們現在種地,用的是糞肥。可是水缸里這種肥料,比糞肥還要厲害的多。運用得當的話,可以起到莊稼大幅增產的效果。”
院內站的眾人,多多少少都了解些農事。甚至有幾位家里,還種著地。聽到知縣這般說,也不覺得水缸里的東西有多難忍受了,紛紛湊過去探頭觀看。
“本官這么說,可能爾等心中還有疑慮。我看這樣好不好,”韓成拿起桌上放著的三貫錢,展示給眾人:“本官拿這三貫線,租用你們家中一塊土地。誰愿意出租?”
三貫線可不是小數了,特別是衙門里的小吏。相當于三個月的收入。如果換做土地里的收成,足足需要十幾畝。
可眾人拿不準知縣話里的真假,誰都不敢出聲。
韓成實在懶得墨跡了,指定了張捕快。從他家租三畝土地,就用他制作的肥料做實驗,是好是壞自然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