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看就懂的哲學
- (英國)加雷思·索思韋爾
- 597字
- 2023-12-29 14:26:32
蘇格拉底的方法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任何成文的學說,他更喜歡討論和辯論。蘇格拉底的主要樂趣似乎就是在雅典四處游蕩,通過不斷地提問來煩擾民眾,并且折磨那些聲稱比他更有智慧的人。因此,他認為自己是一種道德上的“牛虻”。這一切行為背后的動機似乎都是為了檢驗那則德爾斐神諭宣言的真實性。
蘇格拉底的無知
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毫無智慧,因此他認為自己的“智慧”之處一定在于:只有他知道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詭辯策略:更有效的策略是讓你的對手在追問最終理由的過程中作繭自縛。正如所有家長都知道的那樣,在自己的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過程中,他們總有問不出來的時候。
德爾斐神諭
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皮提亞(Pythia)是當時最著名的女祭司,無論是權貴還是普通民眾都會向她問詢。皮提亞坐在一口放在三腳架上的穿孔大鍋里,(從地下裂縫中)吸入那能使她進入恍惚狀態的煙霧。由此而發的宣告往往是神秘且模棱兩可的。

蘇格拉底的方法
“蘇格拉底的方法”(Socratic Method)現在仍是一種備受青睞的教育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自己推出結論,從而使他們更好地掌握一門學科。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后來試圖用這種方法證明:我們所有人從出生起就擁有某種天賦的知識。事實上,由于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任何與其學說相關的文字記錄,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柏拉圖的著作來了解他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