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的十年:解讀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謎團
- (日)小川一夫
- 644字
- 2023-12-27 17:27:48
第一部分
日本經濟供給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第1章
企業行為概況
企業是一種以獲利為目的、開展各種經營活動的組織。從短期看,企業會以自身資本存量和土地儲備為前提,投入勞動力、原材料等展開生產經營活動。對于投入的勞動力,企業會通過對可調整的短期非正式聘用和基于合同的長期正式聘用進行組合搭配,以實現成本的最小化。
企業還會從長期經營的視角決定資本存量水平。如果預計未來需求可期、利潤可期的話,企業會進行設備投資,增加資金儲備。此時,企業的長期預測會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如果新技術開發、成本消減活動等取得成功的話,就能擴大市場份額,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贏利機會。同時,新技術的開發還與新產品的生產制造緊密相連,因此,研發投入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要在設備和研發方面投入巨額資金,企業還必須決定籌集資金的方式——是使用企業內部資金,還是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公司債券、股票等籌集外部資金。此外,企業還會面臨資金管理問題,也就是對企業獲得的利潤該用何種金融資產進行管理的問題。
在本書中,我們會對日本企業多方面的行為進行實證分析,重點是從出口活動、設備投資活動,以及未來的預測形成等方面展開分析。作為后續分析的前一階段,本章主要根據日本財務省《企業法人統計年報》的內容,概述日本企業的活動。通過對企業2000年以后的行為和之前的行為進行對比,希望能夠明確其特征。另外,還會按照制造業和非制造業,討論不同行業間企業行為的差異。同時根據需要,還會關注不同規模間企業行為的差異,會談及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中小企業間企業行為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