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金時代:煤炭、政治與美國的工業化抉擇
- (美)西恩·帕特里克·亞當斯
- 1627字
- 2023-12-14 17:51:21
第二章
聯邦的燃料:賓夕法尼亞州無煙煤的崛起
在1821年7月一個優美的傍晚,威廉·H.基廷(William H.Keating)作為一位化學家和礦物學家,在費城的美國哲學協會向學者、科學家和杰出公民代表進行了一場關于美國當前采礦業現狀的報告。基廷認為,礦物的挖掘是“人類最高尚且最有趣的追求”之一。采礦業作為歐洲文明的先驅,每個國家的風格都有所不同。基廷認為,法國有一流的礦業學校,而德國的礦工在開采本國稀有礦物資源方面的創新能力無人可及。但是,真正贏得基廷最高贊譽的,卻是英國的國家采礦體系。他認為,英國的礦主“最大限度地完善了他們的生意”,從國家煤炭和鋼鐵儲量中賺取了最大的經濟利益。
但是,當基廷將話題轉到美國本土的采礦業時,他的態度就發生了轉變。雖然各地都存在小規模的采煤作業,但是美國人似乎對采煤興趣不高。基廷說:“整體來看,我們完全可以認為美國沒有煤礦。我們應當將煤炭也作為我國整體系統中的一部分。”美國豐富的礦物資源進一步凸顯了美國人并沒有認識到煤炭對于經濟發展和獨立的意義。基廷認為:“在我國,燃料便宜且量大,鑒于便利的航運,運輸也非常方便。”但是,基廷認為,如果沒有人去開采這些資源,那么無知和懶惰將埋沒美國豐富的礦物資源。
基廷所謂的“積極進取的開采區”,在他本人的專業化參與之下,終于在東賓夕法尼亞地區形成,但與此同時,弗吉尼亞州礦主們的希望卻走向破滅。城市消費者單純將無煙煤作為一種經濟層面的替代品,并因為無煙煤更旺盛的火焰而放棄了木材和煙煤。作為理性的經濟行為參與方,波士頓、費城和紐約的居民自然而然地成為無煙煤的用戶。煤炭貿易出現之前的歷史學家自然會作出這種判斷,19世紀早期無煙煤貿易的崛起讓個體業主、客戶和有超前思維的運河公司獲利匪淺。盡管人們發現無煙煤需要引燃,燃燒時需要將煤灰和煤塊分開,任何以成本分析為基礎的客戶都會青睞無煙煤的效率。畢竟,當無煙煤已經被證明燃燒時間更久、價格更低、燃燒火焰更亮的時候,誰還會用弗吉尼亞州的煤炭呢?
從理論層面來講,這個解釋是合理的。但是,有些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提出,即便收益在不斷增長,缺乏效率的技術也可能繼續壓制更為先進的方法。通常來說,歷史事件和收益增加的證據對于擺脫某些缺乏效率的工藝流程無疑是非常必要的。雖然無煙煤的火焰更亮、燃燒溫度更高,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模型卻暗示,我們無法假設消費者會立即使用無煙煤。更直白地說,當紐約的一位鐵匠在1807年將一塊無煙煤扔進熔爐的時候,這塊煤不太可能被點燃。如果在禁運時期,一個費城的中產階級家庭將一堆無煙煤倒進自家爐子,爐子里的火苗可能會被撲滅。第一印象很難被抵消,因此很難從能源效率和相對價值角度分析美國早期的煤炭交易,需要有一些東西將使用燃料的常規方法和使用無煙煤的新技術聯系起來。所以,必須從技術和政治角度分析賓夕法尼亞州的無煙煤的崛起。
在早期煤炭貿易中,各個利益方都參與進來,從技術替代品的單一角度進行敘事已經變得越發困難。個體業主、具有前瞻意識的運河公司參與了進來。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政治因素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們以兩種不同的方式促進了這種轉型。第一,正如第一章中所展示的那樣,里士滿盆地的礦主發現,他們在舊自治領種植園社會中的邊緣地位影響了他們在1812年戰爭之后鞏固東部市場的份額。弗吉尼亞州的政治體系進一步固化了以奴隸為基礎的農業經濟利益,里士滿的煤炭業很難擴大產量。而在早期煤炭貿易中的第二個政治因素,則包含各種為賓夕法尼亞州無煙煤提供便利的制度。雖然無煙煤的早期支持者完全是自發行動,沒有公眾的支持,但在19世紀二三十年代,賓夕法尼亞州卻出現了很多與之有關的機構。無煙煤逐漸成為“聯邦的燃料”,類似富蘭克林學會這樣的組織和賓夕法尼亞州的立法機構為了推動無煙煤貿易的發展,將愛國主義和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由于缺乏制度性支持,里士滿盆地的礦主逐漸式微。到了19世紀30年代,基廷在1821年所期望的采礦業的規模終于在美國出現了,而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賓夕法尼亞州一級的機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