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沈長安所說的這類出行指南并非他獨創(chuàng),包括官府也出了一些類似的輿圖。
只是,這類的指南專業(yè)性不強,內(nèi)容比較簡略,充其量也就比地圖強一點點。
而沈長安打算出的這本指南可就詳細多了,包括了出行、旅游、經(jīng)商、民俗、食宿、出產(chǎn)物等等。
“唐兄,我的計劃是這樣,咱倆一起合作,讓這本指南圖文并茅,就算一些識字不多的百姓,也能通過圖知曉個大概。
咱們可以將之做成一個系列,有精裝全本,也有價格相對便宜的,分為不同區(qū)域的小冊子……”
聽到沈長安侃侃而談,唐伯虎的眼神不由充滿了驚喜。
換作以前,他不一定感興趣。
自從會試失利之后,他頗有些自暴自棄,今朝有酒今朝醉。
后來,與沈長安一起外出云游了兩年多,心態(tài)已經(jīng)改變了不少,再加上現(xiàn)在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想要打造一個理想中的園林。
這,需要銀子。
銀子,不會從天而降。
所以等到沈長安講完之后,唐伯虎沒有一絲猶豫,一拍桌子:“這個主意好,準備什么時候開始?”
沈長安笑道:“隨時都可以。不過,我們還需要多搜集一些資料,力爭做得更完美。”
“嗯,回頭我找人幫下忙……”
接下來,唐伯虎充分動用了自己的人脈關系,多方搜集資料,包括官府收藏的一些地方志、輿圖等等內(nèi)容。
年后,終于開始著手整理,編撰、繪圖……
內(nèi)容盡量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畢竟這本指南面向的乃是大眾,而不是什么學術(shù)著作。
不過二人也有分工,唐伯虎主要負責配圖,沈長安主要負責內(nèi)容。
配圖可不是簡單的畫幾幅畫就了事,而是根據(jù)文字內(nèi)容配圖,包括官道、河道、沿途驛站、重要市鎮(zhèn)等等。
有了這些圖,只要稍微認識一些字,就能大略理解其內(nèi)容。
不覺間,到了五月。
由沈長安與唐伯虎聯(lián)手編撰的《南北行路指南》終于定稿,并交付作坊制版印刷。
不覺間,五月來臨。
端午節(jié),這一天本該是休沐日,但,卻有三位當朝重臣匆匆來到皇宮面圣。
“臣劉健……”
“臣李東陽……”
“臣謝遷……”
“奉召來見,恭祝圣主安康!”
這三位,乃是當朝內(nèi)閣大學士。
床上躺著一個瘦骨嶙峋的男人,面頰憔悴,雙眼無神,早已沒有了平日里的君臨天下的氣勢。
他,正是當朝天子弘治皇帝。
“來了就好,總算能趕上……”弘治皇帝喃喃說了一句。
張皇后則吩咐了一句:“來人,給三位老先生賜座!”
過了一會,內(nèi)侍送來了人參湯,弘治皇帝喝了幾口參湯之后,稍微有了一點精神,這才轉(zhuǎn)過頭沖著三位大學士道:
“朕今年三十六歲,本期與諸卿共相扶持,以臻郅治,可惜,咳咳咳……”
說到這里,劇烈咳嗽起來。
“陛下……”
三位大學士不由老淚縱橫,因為他們心里很清楚,皇帝時日不多了,這是準備交待身后事。
弘治皇帝斷斷續(xù)續(xù)說了一些話,算是對自己作為帝王的一個人生總結(jié)。
最后道:“三位卿家都是顧命大臣,希望以后能夠全心全意輔助新君,治理大明天下……”
兩日后,大行皇帝賓天。
宮鐘、京鐘、寺鐘不分晝夜齊鳴,令得整個京城都彌漫著一種濃濃的哀傷。
嗣君毫無懸念,因為弘治皇帝只有一個寶貝兒子,也就是皇太子朱厚照。
按謝遷的提議:“身御皇位,理應自正其德,然后才能正人之德,年號便取正德吧。”
就這樣,年僅十五歲的朱厚照從皇太子變成了正德皇帝,君臨天下。
……
八月,《南北行路指南》面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當然,這得益于唐伯虎的名氣與人脈,有不少名士幫著宣傳,各地書商爭相采購。
這也是沈長安找唐伯虎合作的原因。
有捷徑為什么不走?
第一批只印了一千五百冊,結(jié)果短短兩天便被搶購一空,有些人轉(zhuǎn)手一賣便能賺不少銀子。
因為,這一批書有唐伯虎的親筆簽名。
接下來,作坊加緊印刷,陸陸續(xù)續(xù)印了一萬多冊依然供不應求。
為了最大限度防止有人盜版,也為了打響知名度,每本書冊上都加蓋了唐伯虎與沈長安的印簽。
這本書的面市,令得唐伯虎又煥發(fā)了第二春。
不少書商、同窗好友,以及一些外地的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還提供了不少資料。
收集了多方資料后,《南北行路指南》發(fā)行了第二版。
相比第一版,第二版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實用性更強。
書的暢銷,不僅讓唐伯虎收獲了更多的名聲,也帶來了不少實質(zhì)性的收益。
他在桃花塢買了二十畝地,并親自設計了施工圖紙,名字也想好了:桃花庵。
當然,沈長安的收獲也不小。
名氣不用說,至少有不少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而且,他也掘到人生第一桶金:賺到了七千余兩銀子。
這時候,沈長安推出了人生中第一本詩詞集,起名:《長安集》。
這本詩詞集共計八十余首詩詞,其中大部分為沈長安自己所作,詠志、寫景、抒情、嘆世等等皆有之。
當然,作為穿越人士,免不了也要文抄一些詩詞。
比如之前當眾吟的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這本詩詞集只印了三百冊,大多用于送人。
不少文人都喜歡出自己的作品集,但一般不會用于盈利,主要就是圖個名聲以及與人交流。
這本詩詞集推出之后,受到了以唐伯虎、祝枝山等一眾才子的熱評與大力舉薦。
一來,他們的確欣賞沈長安的文采,二來,沈長安平日里可沒少請他們喝酒。
也因此,沈長安也被人冠以了“江南才子”的榮譽稱號。
人嘛,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點虛榮心的。
當然,沈長安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有著前瞻計劃的。
他的人生目標可不是做什么才子,而是要改變這個天下。
但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得打好自身的基礎,未雨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