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天多是晴朗的天,已經入伏,中午太陽就像掛在頭頂上的火球,烤得人唯恐躲之不及,只有早晚涼些,于是陳松壽帶著一群子女趕早從臨溪出發,途經周川、汪溪回茗溪村。
從汪溪到茗溪村只有五華里,但要翻越茗溪嶺。這條路對于陳松壽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每當走在十八盤上,耳邊都能聽到那悠然而高亢的挑夫號子:
遙望鬼頭尖嘞,
伸手摸著天嘞,
只要肚飽草鞋牢啦,
不怕路迢迢嘞!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八月底的天多是晴朗的天,已經入伏,中午太陽就像掛在頭頂上的火球,烤得人唯恐躲之不及,只有早晚涼些,于是陳松壽帶著一群子女趕早從臨溪出發,途經周川、汪溪回茗溪村。
從汪溪到茗溪村只有五華里,但要翻越茗溪嶺。這條路對于陳松壽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每當走在十八盤上,耳邊都能聽到那悠然而高亢的挑夫號子:
遙望鬼頭尖嘞,
伸手摸著天嘞,
只要肚飽草鞋牢啦,
不怕路迢迢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