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加保密,不得泄露消息!”
朱敦漢先是一喜,旋即就是板著臉訓誡道:“沒有我的允許,你們不能跨過小院?!?
“白大夫!”
白萌堂忙低頭:“殿下,我明白?!?
“你可以回去,但莫要泄露半分。”
面對白萌堂,朱敦漢和顏悅色。
在這個十九世紀,現代醫學萌芽時期,中醫是值得信任的存在,尤其是白萌堂這樣百年御醫世家。
“你值得信任嗎?”
舒王的一句話,讓白萌堂生出一身冷汗,他感覺自己雙腿都軟了,咬緊牙關:“殿下,您放心,老夫敢拿闔家性命擔保。”
“那好,王姬接下來的安胎事宜就由你來護持。”
“是!”白萌堂心中泛起苦楚,卻忙點頭應下。
皇家的事,他不敢摻合。
京城如今誰不知曉,舒王與夏王在爭儲位,稍有差池就涉及全家。
他這個御醫在京城也是有排面的,但在舒王跟前,跟捏死一個只蒼蠅差不多。
但俗話說的好,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回到家中,白萌堂心神俱疲。
大兒子白穎園坐堂看病,抬頭看了一眼就不動聲色地述說著。
二兒子白穎軒則抓著藥,見到父親回來忙放下藥材,讓伙計接替自己,然后走過來:
“爹,您沒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白萌堂不悅道:“你這像什么話,十六歲了,抓藥還那么毛躁,做事就得專心!”
“多學學你大哥!”
“是!”十六歲的白穎軒低著頭,被訓斥著滿臉通紅。
回到后院,小兒子白穎宇正趴在地上逗蛐蛐,妻子白周氏在一旁刺繡,笑吟吟地看著。
“這像什么話?”看著十二歲的白穎宇一副紈绔子弟的樣子,他冷哼道:
“龜鹿二仙膠怎么背?”
“龜鹿二仙最守真,補人三寶氣精神……”
白穎宇結巴了,低頭不語。
“人參枸杞和龜鹿,益壽延年實可珍!”
“我像你那么大的時候,都會抓藥了,你現在連湯方都背不齊全?!?
白萌堂氣呼呼道。
“你說他干嘛!”白周氏忙放下刺繡,把小兒子牽著:“他還小,讓他玩就是,家里有三個大夫就夠了?!?
“慈母多敗兒呀!”
白萌堂搖搖頭,生著悶氣回到書房。
“爹!”大兒子白穎園這才推門進來:“舒王府發生什么事了?”
“不該你知道的,就別問!”白萌堂冷聲道。
“爹!”忽然,白穎園關上了房門,小心謹慎道:“今個兒我去魏太醫家給老太太把脈,發現他家的藥鋪多采購了些安胎藥?!?
“魏太醫如今每隔三天去一趟夏王府?!?
“以往可是十天一趟!”白萌堂捏著胡須,越是猜測,他心中越慌:“老大,這件事你莫要再猜了。”
“記住,誰也別說!”
“兒子知道了!”
……
“亮了,亮了——”
是夜,長安街一帶被裝好的路燈,也終于開始了點亮事宜。
朱敦漢親自抵達,目睹這盛世。
雖然早在幾十年前,倫敦就已經有了,但對于大明來說可是第一次。
龔橙不畏危險,緩緩爬上梯子,點燃火柴引火。
“噗呲——”
煤氣燈瞬間冒出火光,然后從綠豆大小的光芒,變更為拳頭大小。
白色的玻璃罩著,閃爍著光芒,照亮了路燈下的一片地域。
所有人都歡呼起來,這是大明第一次出現路燈,免費的燈光。
朱敦漢不放過任何揚名的機會,他高聲對著圍觀的行人們喊著:
“昔日陛下與我言及寒門,常因買不起燈油而心生憐惜,故而命本王設立路燈,其是讓寒門子弟都可以在夜間讀書,”
“這是陛下的恩德!”
“大明萬歲,皇帝萬歲——”
他振臂一呼,立馬就有人應和,然后是看熱鬧的所有人。
氣氛格外的熱烈。
遠處高樓上,夏王冷眼看著歡鬧的一群人:“笑吧,笑吧,接下來就沒有開心的時候了?!?
世子朱敦壽瞥著父親一眼,沒有多言語。
他并沒有那么樂觀。
這一胎也許會是個女兒呢?
誰也說不準。
太早的得意,往往在后來會吞下苦果。
又過兩日,長安街上的路燈陸陸續續全亮了,四千八百盞路燈已經全部就為。
逮至五月二十六日,萬壽節正式開始。
由于不是整壽,再考慮到宣仁皇帝的身體,故而只在太和殿舉行了一番朝賀禮罷了。
文武百官、勛貴宗室、異姓郡王按照各自次序朝賀。
令朱敦漢感到震撼的,莫過于六十一個藩國駐京使,著帶著各國特色的官袍叩首朝賀了。
大明帝國龐大的國勢,在這一刻顯露無遺。
宣仁皇帝則面帶一絲血色,接受這番大禮。
這是大明兩百年勢力擴張的成果,也第一代穿越者留下最豐厚的果實。
簡刪版的禮儀之后,就是喜聞樂見的賜宴環節。
這時,各國使臣也陸續獻上了壽禮。
夏王起身:“陛下,臣弟身無長物,唯有一片誠心,故而去往大覺寺誠信祈禱,并抄寫了一本《金剛經》……”
說著,一旁的宦官就捧一本佛經呈上。
宣仁皇帝半躺在榻上,背后墊著厚枕頭,看到佛經就是一笑:“夏王有心了!”
夏王忙道:“這是臣弟應該做的。”
這時,朱敦漢也毫不示弱,起身道:“皇伯,侄兒這幾日特地書寫了一本百壽帖!”
見到一百個形式各異的壽字在宣紙上,而且從遠處看,還奇異地組成另一壽字,著實精妙用心。
宣仁皇帝甚是滿意,夸贊了一番。
待到天黑時,朱敦漢主動起身:“皇伯,侄兒早在數月前就定下來禮物,今日正是獻禮之時!”
宣仁皇帝微微頷首,讓后起身登上了步輦,朝著承天門(天安門)而去,眾臣隨駕。
登上城樓時,所有人都驚了。
只見偌大的長安街,以及入目所視的京城,忽然在夜間清晰可見了。
紅色、藍色、綠色等顏色各連一串,形成了一條條彩龍,圍繞著寬敞的街道轉圈,一眼望不到邊。
這種震撼,如此輕易地出現在喜怒不形于色的閣老們身上,但大家卻沒時間理睬,目光全部聚集在一排排路燈上。
不需要蠟燭就能點燃的燈光,如此讓人驚嘆。
而工業時代的氣息,又是如此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