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科夫量價分析圖解
- (美)戴維·H.魏斯
- 1670字
- 2023-11-06 19:12:03
趨勢線:買盤和賣盤爭奪的邊界
趨勢線描繪了上漲或者下跌的角度。趨勢線被稱為動態的支撐線和阻力線,與形成交易區間的靜態平行線截然不同。在下降趨勢中,穿過相繼更低的高點劃出趨勢線,也被稱為供給線。趨勢線順著高點走,聽起來似乎有些詭異,比如圖 2.3 中的 1 月和 3 月的情況,這個位置后來在7月和9月形成了阻力。7月和9月的阻力點被稱為接觸點,也就是下降趨勢中的反彈被趨勢線停住的地方。接觸點增加了趨勢線的有效性。
在上升趨勢中,趨勢線順著上漲的支撐點劃出來,也被稱為需求線,因為它標示出了買盤不斷涌現的點。稍后我們會討論,把這兩條線結合起來,就形成了趨勢通道。
看幾個上升趨勢線的例子。正常情況下,我們從下跌的低點開始劃線。不讓所劃的趨勢線穿過價格運動軌跡的前提是,找到第二個定位點。在 10 年期國債的連續日走勢圖(圖 2.4)中,我們看到了最簡單明了的趨勢線。11 月 4 日和 12 月 5 日的低點是定位點,這條線為其他 3 次修正提供了支撐。盡管價格在第 3 點的位置稍稍掉到了線的下方,但隨即修復,創出新高。你馬上就明白了,只根據擊穿上升趨勢線就機械做空的做法,其內在風險究竟有多大。

圖 2.4 10 年期國債連續日走勢圖
資料來源:MetaStock。
如前所述,說出真相的是趨勢線破位之前的行為及其產生方式。看完本書后,1 月 25 日下破前的熊市行為,在你面前就會昭然若揭。2 個月后,10 年期國債跌至 105.24 以下。
趨勢線是從走勢圖上一個交易日的角度劃出來的。人們查看交易圖形時,就像測量員在標定土地上進行開發一樣。圖 2.5 是Level 3通信公司第二張日走勢圖,它展現了截止到 2005 年 12 月 1 日的走勢。把價格下探的底部支撐點連在一起,就形成了初步的趨勢線。趨勢線是輔助觀察價格前進方向,所以點的選擇不能過于刻板,要學會靈活變通。實際劃線有一些偏差也是合理的,用包容的心態解盤,才能從走勢圖中得到最有價值的信息,趨勢一旦形成都會持續一段時間。

圖 2.5 Level 3 通信公司日走勢圖(2)
資料來源:TradeStation。
在 10 月份的低點開始的那一波上漲中,我們加入了一條小型的趨勢線。我們并沒有選擇最低的那一點作為首個定位點,如果選擇它,這條線就不符合上漲的角度;取而代之以第 4 天的低點(點 1)作為起點,但如果從這個低點劃出一條陡峭的趨勢線a,就將穿過價格的運動。點 2 作為第二定位點,不僅對其他價格沒有影響,并且一目了然,稍后還為點 3 提供了支撐。另一個考量的因素是,我們不知道價格會不會繼續上漲,直到“b”的高點被超過之前,點 1 到點 2 的劃線都只是一條臨時線,一段高過“b”的反彈才構建了一個上升趨勢。但我并不是那么的刻板,因為隨后總是可以重新劃線。
如果你對 10 年期國債的走勢圖(圖 2.4)作同樣處理,那么,趨勢線要到 12 月后期的上漲超越了 11 月份的高點之后才能得到確認。因為 12 月的接觸點 1 和接觸點 2 沿著這條線撐住了價格,所以我會毫不猶豫地劃出來。
如果圖 2.5 在 12 月 1 日之后馬上漲到了 58.95 美元,那這里顯示出來的趨勢線就不能描繪上行角度,也就是說,從點 1 新劃出的線條就無法找準上行角度。
一個大型上升趨勢中產生了長時間橫盤整理之后,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圖 2.6 是從 2003 年 3 月低點開始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以下簡稱“道指”)月走勢圖,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橫盤整理是價格運動要選擇方向的重要時刻,這個時候不能因為趨勢不明朗而胡亂操作。不要貿然行動,保持耐心,等趨勢形成再決策,要明白趨勢形成都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樣才能提高交易成功率。
這里有一條貫穿 2003 年和 2004 年低點的上升趨勢線,但 2005年 3 月高點出現的修正跌破了這條線,緊隨其后的是 6 個月的橫盤整理。當重拾上升趨勢的時候,我們可以從 2003 年和 2005 年 10 月的低點重新劃出一條趨勢線,但這有點缺乏思考。如果只是機械劃線,解盤結果往往與真實走勢背道而馳。
更好的選擇應該是,劃第二條平行線,并定位在 2005 年的低點上,這樣就保持了原來的上行角度。但它對于定位 2007 年 10 月的高點沒有太大幫助。兩條趨勢線形成的平行線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理解價格波動范圍,找到趨勢內的支撐位和阻力位。一旦破位,就要考慮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原來的平行線形成的趨勢就需要重劃,以描繪新趨勢。

圖 2.6 道指月走勢圖
資料來源:Trade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