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忍氣吞聲到暢所欲言,用魔法打敗魔法
如果你和他人事先設定對彼此的行事期望,那么當有人違反協定時,你們不僅有權利而且應該直言相告。
這樣人們可能就會說出真心話。
你要跟一個總愛遲到的客戶會面。預想一下,一種情況是,你提前告知他準時對你非常重要,但他依然遲到了 20 分鐘。另一種情況,你提前告知他,你很期待這次會面,如果他遲到超過 15分鐘,你就會離開。結果他還是遲到了 20 分鐘,你怎么辦?你當然可以直接起身離開,而不必覺得不安。
有些人可能會想:這種事情可能會發生在你身上,但永遠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我肯定不會允許他人那樣對待我。那么再看看另一個例子。你是否有這樣一位朋友或同事,一起吃飯時他總是占你的便宜?你們每次出去就餐,他總是只付自己點的那份菜的錢,還故意忘記將其他費用算在內?他是不是每次都讓別人幫他墊錢?你有沒有提出異議?我猜你不會提出異議,而你只是一邊掏錢,一邊想著為什么還跟這種人一起吃飯。
為什么還要對那些小氣的朋友或同事忍氣吞聲,為什么不嘗試新的做法?如果坐下來吃飯前,餐桌上的每個人都表明愿意實行AA制,結果會怎么樣?如果還有人不遵守協定,那么桌上的任何人不僅有權利而且應該表明態度:“哪位小氣鬼忘了付餐位費或包間費,我們還差 8 塊錢。趕緊把錢掏出來。”如果你想用比較委婉的語氣表達,你可以說:“我們差了 8 塊錢,如果有人忘了付餐位費或包間費,請再交幾塊錢。”
為什么別人總是占你的便宜?為什么他們總是遲到?因為你縱容他們那樣做。
如果提前制定了協定,在有人違反后,你就可以毫無負擔地實話實說,不像沒有制定協定前那樣難以啟齒。
如果沒有獲得暢所欲言的許可,我們多半不會實話實說。我們大多數人害怕破壞關系。我們不但不會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反而會忍氣吞聲,總是等待遲到的人,還為那些喜歡占便宜的人倒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