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種標題音樂的存在遠非一日,如果我們耐心地在音樂史中回溯,會發現在16世紀中葉時,人們就已經試圖用不帶文字解說的音樂來展現非音樂思想的意圖,這與今天的標題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數百年前,庫瑙曾嘗試著單純依靠聲音再現《大衛與歌利亞之戰》,這可以算作17世紀在這方面的最初嘗試的典型例證。而在庫瑙之前,蘇格蘭管風琴師斯韋林克,已經能夠用樂器來表現很多東西,比如,暴風驟雨。聽過他演奏的內行們評價...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說起來,這種標題音樂的存在遠非一日,如果我們耐心地在音樂史中回溯,會發現在16世紀中葉時,人們就已經試圖用不帶文字解說的音樂來展現非音樂思想的意圖,這與今天的標題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數百年前,庫瑙曾嘗試著單純依靠聲音再現《大衛與歌利亞之戰》,這可以算作17世紀在這方面的最初嘗試的典型例證。而在庫瑙之前,蘇格蘭管風琴師斯韋林克,已經能夠用樂器來表現很多東西,比如,暴風驟雨。聽過他演奏的內行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