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杖殺楊再思(二)
- 盛唐稱帝從被陷害謀反開始
- 加七分糖的可樂
- 2275字
- 2024-01-30 07:40:00
武三思見楊再思已經被定案,也沒有供述自己,帶著人離開了審訊現場。
李重潤只是默默等待結果,腦海中則是仔細思考、回想著除了武三思還有沒有誰錯漏,沒有在三司前提出審判的。
仔細審查之后,確認沒有錯漏,這才將整個人的身體放松,靠到椅背上。
對阿史那咄悉匍問了一句:“怎么,楊再思在圣歷元年幫你們突厥那么大的忙,將谷物、鐵器等物以及六州數千帳獻給你們,你不幫他證實是徐公包庇我們逃出城?”
他故意提了這件事。
阿史那咄悉匍立馬產生各種想法:他在故意引導我犯錯?如果回應是,他可以借機盤查當年朝臣,到那個時間,還不知道他會做什么。
“邵王殿下說笑了,那是你們大周朝臣商量的事情,我部只是有所求,最終決定的是你們。”
二人的話讓袁恕幾等人的面上再次讓上羞愧,畢竟當年他們等人也沒成功阻攔此事。
“別往前走了行不行。”他又沖身邊的士卒怒斥:“你們這些狗崽子在干屁吃呢!”方永明不斷怒罵!
很快,他的喊聲被百姓高亢的聲浪淹沒。
看來阿史那咄悉匍不鉆套,李重潤略感失望的無聲嘆息,不過也沒有氣餒。
“邵王殿下,先喝杯茶吧。”高力士躬著身將不久前吩咐其它內侍重新沏的茶端到李重潤左側。
當然,對于是否會被武則天懷疑這一點他并不擔心,畢竟沒有武則天的旨意,他也不敢這樣做。
在李重潤將阿史那咄悉匍逮捕歸案,并且將邊關布防圖
同樣,這般明面上對自己尊敬的人端茶遞水也僅限于今天。
他先是看向天邊已經快要消失在峰巒的太陽,再不經意間抬頭偷看李重潤,發現李重潤根本沒留意他。
而是沒什么表情的望向在將楊再思的誣告案撰寫、蓋章定論的三司的人員。
心中默想道:過了這個黃昏,以后想要與邵王殿下多親近些,恐怕...也不知道邵王殿下與徐公知不知我這小內侍的心意。
年輕,且沒多少經驗,但卻懷著一腔抱負的高力士有些不自信在心中的無聲嘆息了一聲。
當然,他這心聲李重潤聽不到,從回洛陽城至今還不曾與徐有功交談的他也不知曉高力士這兩天的所為。
阿史那咄悉匍見李重潤對茶水久久未動,喉結不斷滾動的他語帶討好的問道:“邵王殿下,您要是不喝,給某喝唄。”
李重潤聞言側過身,看向能屈能伸,嘴唇干裂的阿史那咄悉匍,同時伸手去端高力士手中托盤的茶杯。
見李重潤依舊沒有正眼看自己一眼,高力士略感失望。
李重潤語氣平淡:“你有選擇酒足飯飽的權利,可惜你非要選擇挨餓了。”
“一頓飽,就沒了下頓與餓幾頓,頓頓飽,某還是分得清的。”
對此,李重潤只是端著茶杯當著阿史那咄悉匍的面慢慢品茗。
喝完之后將茶杯放回高力士手中的托盤。
目光掃過躬身往后退的高力士,心中默念道:還是太年輕,喜怒哀樂無法收放自如,流露于表面,罷了,還是少接觸他吧。
又等了一會,三司對楊再思的判決就已經商議好并且將卷宗蓋印。
袁恕幾站起身,手捧張開的卷宗,看向癱軟在地的楊再思,語帶威嚴的說道:“楊綝,字再思,鄭州原武人士,
今邵王李重潤控告汝誣告司刑寺卿徐有功協助突厥細作潛逃,現已查明徐有功并無此舉,誣告之罪成立,判一百杖,并流放三千里,為期兩年,贖銅十斤,可認罰?”
楊再思早已升不起抵抗的心神,整個人如同失去了生機,木訥回應道:“認罰。”
袁恕幾將卷軸遞給恒彥范,然后拿起另一份卷宗。
李重潤十指交握,雙手的手肘抵住椅子扶手,上半身微微往前傾,兩張拇指抵住下巴,臉色平靜的等待著接下來的判罰。
只聽見袁恕幾再次念道:“楊綝......以白身越訴九卿之一的徐有功,現三司已查明徐有功乃清白之身,汝之所訴乃是虛假之言,當杖八十,贖銅五斤,可認罰。”
先前便已經受了四十杖的楊再思只覺得后背上灼燒般疼痛,胸前更是有溫熱的液體在流淌。
早已如一灘爛泥側趴在地面上的他面如死灰,雙眼空洞無神,嘴巴張了又合。
他下半身的地面上似有液體流出,在侵蝕著青石板,使青石板的顏色從白灰變得幽深。
“認...認罰...”最后,他無力吐出這三個字。
這三個輕飄飄的飄進李重潤耳中。
也飄進在場的百姓、國子監祭酒、監生以及邵王府屬臣的耳中。
李重潤不再坐于椅子上,交握的雙手松開后掌心一按扶手,將整個人的身體撐起。
立于一側的高力士象征意義的虛扶了他一把。
隨即便看著李重潤的背影開始與自己漸行漸遠,高力士揮手一招將附近的內侍、宮女往應天門走,回去回稟武則天,是否還需要留下李重潤述話。
往葉靜能、張九齡、諸葛敬、鐘子虎等人走的李重潤沒有回頭。
只是聽見有司刑寺衙役拖拽楊再思時與地面摩擦時的響聲傳來,不過這道聲響并沒有持續多久。
便聽聞殺威棒揮舞出的破風的“嗚、嗚”聲響起。
楊再思的哀嚎聲也隨之響起,殺威棒每落下一次,便傳出一道哭喊求饒聲。
“打死他……”
“打快點,是沒力氣了嗎…讓雜家來…”
“……”
“大家在這邊幫忙打氣就行,能不能不要往前擠了。”方永明又沖身邊橫握長槍,青筋暴起,竭力將百姓阻攔在外的手下斥道:“狗崽子們,你們是留著力氣晚上找女人嗎?”
不知道是李重潤漸行漸遠的因素還是其它,漸漸的,他便不再聽到哀嚎與求饒聲。
只有百姓的怒罵聲。
不過這些怒罵聲卻是換了人罵。
“怎么停下了,龜孫子還沒死呢…”
“在想什么,繼續打啊!還有一百三十二杖呢!”
作為負責執行杖刑的兩名吏員,他們很清楚自己眼前的人已經成為一具尸體。
拿不定主意的他們轉頭看向公案上首的袁恕幾、恒彥范、裴談三名主審官。
但都沒聽見有停止行刑的指令發出。
也就順著百姓的名義,順水推舟,揮動起手中的殺威棒。
還未行至葉靜能等人跟前的李重潤便聽見百姓此時的喊聲竟比先前的喊更為高亢,興奮。
PS:大家養著吧!上周二輪PK輸了,這書應該要三十萬字才能上架,打算三月一號再考慮上架,到那個時候還喜歡的話來捧個場。
“越訴”又分越過縣、府、州,階段不同,刑罰不同,這里直接由三司審,所以只取起始與末端闡述。
——《唐律疏議》3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