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邊關之事
- 盛唐稱帝從被陷害謀反開始
- 加七分糖的可樂
- 2118字
- 2024-02-07 07:40:00
對于倭國,如果不是因為武三思的緣故,李重潤目前并不打算過多關注。
不過,無論是出于武三思,還是原生思緒,他此刻都對倭國提起了興趣,畢竟倭國擁有豐富的銀礦。
當然,現在也只能想想。
“我記得倭國這些年,對求學一事很是上心吧!”
這句話李重潤是對徐雅宣問的。
徐雅宣嗯了一聲:“只是我朝對海外,又只是一個島嶼的倭國并不上心,國子監并沒有讓倭國進入國子監學習。”
對于國子監中有其它國家的學子這點李重潤是知曉的。
“雅萱,我記得你說過武三思替倭國爭取到倭國學子進入國子監學習的事情吧!”
徐雅宣點了點頭。
李重潤想了想說道:“這么看來,武三思的管家極大可能是在學倭國的語言,所以才有我朝官話與李校尉聽不懂的話!
嗯…可能為了建立兩國邦交,武三思會派春官的人與河內鯨一同前往倭國。”
因為李重潤沒有上朝的資格,這兩日又只是去參加自己戰死的屬下的葬禮,而徐有功又一直養傷,他又沒有聯系葉靜能。
只能從李承訓說的話與諸葛敬這些屬下聽到并且匯報給自己的信息做出分析。
坐于另一側的李承訓對這些兩國邦交什么的并不感興趣,想要離開。
“邵王殿下,您還有事情嗎?”
李重潤沉思了一會,才對李承訓問道:“邊關戰事有什么消息嗎?不要是街上傳遍的那些?!?
因為這兩天李承訓沒有回家,回想了一下之后對李重潤說道:“也就初十那天又派了傳令兵前往邊關,
老頭子說是給魏元帥傳遞突厥那邊,額,也就是邵王殿下你搗毀了阿史那咄悉匍偷邊關布防圖這件事?!?
對于這點,李重潤沒有懷疑。
也沒有讓李承訓回家后再在短時間內聯系的想法。
畢竟邊關消息傳回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作為后生之人,李重潤開始綜合現下的情況與歷史知識做出判斷:
歷史記載上,阿史那默啜這次進犯也只是劫掠了一下邊關百姓的秋糧以及女人,并沒有與魏元忠的大軍作戰。
既然這樣,如果還是按照歷史上發展,那我是不是在這次戰役中也有功勞。
不過,也得做好這次戰役會有所改變的準備。
嗯…不管何種結果,對我都是無害的。
想到這里,李重潤不打算再去操心這件事。
“行了,那勞煩李校尉帶著牡丹仙子仙子往地官那里走一趟吧!”
只是令李重潤沒想到的是,李承訓并沒有當即起身離開。
“還有事嗎?”
李承訓尬笑了兩聲,扭扭捏捏的說道:“那個…能不能回去和老頭子說,這是邵王殿下您吩咐的!”
李重潤與原本在斟茶的徐雅宣聞言齊齊看向了李承訓。
李承訓語速變得很快,很實誠的解釋道:“我…末將沒別的的意思,就老頭子那脾氣…這件事阿娘也不會幫末將的…”
李重潤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些什么好。
過了一小會擺了擺手道:“隨你。”
李承訓離開后。
徐雅萱的目光落在沉思的李重潤身上。
她一邊給空了的茶杯倒茶一邊問道:“阿郎,你在想什么?!?
李重潤接過茶水:“在想養一支千人騎兵的花費?!?
他指的親事府外加賬內府,只不過目前也只有不到四百人。
至于盔甲刀劍李重潤倒是不擔心,這些武令庫前期會提供,而他也有申請、更換的權利。
至于在更換時會不會被故意拖著這一點他目前無需考慮。
他對身邊的徐雅萱說出自己的煩惱:“哪怕武令庫將所有的軍械配給我,最多也就一百匹戰馬,還缺九百匹。
而一匹上好的馬在十萬錢左右,光買馬的錢就需要九千萬錢,這還不算后期的供需,
況且,我打算給他們最好的吃食?!?
邵王府現在有多少銀錢徐雅萱是知曉的,原本擁有的外加上四天前賞賜的,共計一萬萬兩千二百萬,也就是十二萬貫左右。
發放撫恤金就花了六千六百萬左右。
目前剩下五千萬四百萬錢。
“城中的糧價已經漲到了八文錢一斗,羊肉也將近三十文錢一斤?!?
說到這,徐雅萱吩咐伙計取來筆墨紙硯,開始用這兩日李重潤教給她的乘法開始計算,不過落在紙上的都是繁體文字,而不是阿拉伯數字。
李重潤對此并不做阻攔。
只是起身站到徐雅萱身后,默默注視著她。
過了一會兒,徐雅萱停下手中的筆:“按照阿郎的要求,千人光是米飯每人每頓半斤米,一日需要九百錢左右,肉食三千錢,一個月將近十二萬錢,還有衣裳暫時無法確定需要多少?!?
半斤米李重潤指的是未煮的生米,而衣衫他打算多備些,破了就讓其拿回家縫縫補補,實在不行再換。
“先看看吧,等到能離開洛陽城再說,不能離開只能另做打算,而且如果邊關戰事平息,這些價格是會降下來的?!?
“阿郎,你說,邊關能打贏了嗎?”
李重潤輕輕摟住徐雅萱,在她耳畔用篤定的語氣輕聲道:“會。”
~~
九月十五日。
關內道,豐州(今福州)東北方向。
一座座營帳搭建在諾真水旁。
天蒙蒙亮,十五萬大周的士卒已經開始集結。
軍營主帳內十幾名披著盔甲的大周將領圍繞著一個沙盤正商討著如何重新布防之事。
統領帳前會議的是魏元忠,他有著儒雅的氣質,看起來是一名儒將。
因為傳令兵深夜里將阿史那咄悉匍盜走他的行軍路線圖的消息帶給魏元忠等人,魏元忠正帶著韓思忠等將領商討接下來的行軍路線。
當然,這則會動搖大軍軍心的事情魏元忠嚴令保密,外邊的集結的軍隊自是不知曉邊關布防圖被盜的消息。
魏元忠正將一桿紅色小旗插到沙盤上:“阿史那默啜的營帳在磧(qi)口,與我軍如此之近,我軍現在理應立即撤離,返回豐州城再做部署。”
他一如既往的選擇保守戰法。
與儒將魏元忠不同的是,韓思忠臉龐棱角分明,顯得更加神武一些。
“既然已經到了這里,哪怕阿史那咄悉匍逃回了磧口,不過半日時間,阿史那默啜未必就做好的安排,大軍又已經集結完畢,我等率領大軍,直奔磧口沖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