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人走茶涼
- 我在明末割韭菜:從割據四川開始
- 正心669
- 2235字
- 2023-11-20 08:56:23
“爹,我的肩膀被壓腫了,胳膊痛得抬不起來,明天可以休息一天嗎?”次子陸建行央求道。
陸衛平皺眉說:“不行!你大哥比你抗的麻包還多,兩個肩膀都腫了,他都沒吭聲,你吃了一點苦就在這里叫喚!”
陸建行被他爹數落了一頓,立刻垮下臉來,低頭吃飯。
“爹,我能撐得住,二弟沒吃過苦,一下子適應不過來,還是讓他休息一天吧!”長子陸建景的性格跟他的長相一樣憨厚。
陸建行喜道:“還是大哥待我好!”
陸衛平哼了一聲,瞪了他一眼。
他趕緊收了笑容,低頭吃飯。
陸衛平的妻子陸周氏將自己碗里的糙米飯撥出一些來分給二兒子:“行兒多吃一點。”
三個兒子里就數他最聰明,人長得又白又帥氣,嘴又甜,時常能討她的歡心,所以她就免不得要偏心一點。
陸衛平用筷子敲著碗阻止說:“你別分給他了,自己吃得那么少,時間長了,怎么受得了?”
經過這場無妄之災,陸周氏原本漆黑的頭發居然長出星星點點的白發,他知道在自己遭受牢獄之災的時候,妻子的壓力有多么大!
陸周氏淡淡地說:“我不太餓。”
陸衛平心情太沉重地又開始吃飯。本來他小有積蓄,日子過得不算太差,但卻因為失火的事情,累得他傾家蕩產,連帶著還欠了親朋好友數十兩銀子,父子三人打零工賺的錢,也不過是勉強能夠讓一家人溫飽,至于攢錢還賬,卻不知要到猴年馬月了。
正在這時,門外傳來敲門聲:“請問陸小旗在家嗎?總旗大人來看你來了。”
陸衛平趕忙放下飯碗,打開房門,看見三人中間一個穿著總旗官服的年輕人,便知道這是新任小矛墩的總旗了。
他立刻單膝跪地行禮道:“屬下陸衛平,拜見總旗大人!”
楊慶亮右手虛扶,將他托起:“陸小旗不必多禮!”
陸衛平略帶羞愧地說:“屬下現在只是普通軍戶,已經不是小旗了。”
楊慶亮微笑說:“你的事情我已知曉,不必氣餒。”
陸衛平側身伸手做出請進的手勢:“大人請進!”
楊慶亮三人進了屋。
屋里有些暗,徐靜江把燈籠掛摘下來放在桌子上,房間里這才亮堂了一些。
陸衛平見此狀況,有些赫然:“屬下現在家計窘迫,請大人見諒!”
楊慶亮看了一下桌子上的飯菜,只有一些摻了秕糠的糙米飯,還有一些水煮的野菜,連點油花都看不見,看來日子過得很苦。
他轉頭問道:“你欠了親戚朋友多少錢?”
陸衛平不知道他為何有此一問,遲疑了一下,回答說:“大約七八十兩銀子。”
楊慶亮就對徐靜江說:“等會你取一百兩銀子送來,另外再送兩袋大米、十斤豆油和兩斤食鹽。”
“是!”徐靜江躬身遵命。
出人意外的是,這種雪中送炭的行為,并沒有讓陸衛平立刻就生出感恩戴德地的心理。他沉默了一下,說:“大人,請恕屬下說句不知好歹的話。屬下與大人非親非故,第一次謀面,大人就贈送如此厚重的禮物,屬下實在是受之有愧!”
站在一邊的徐靜江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這個曾經是小旗的陸衛平,感覺這個人是不是傻掉了?送錢給你還不要?真是不可理解!
站在另一邊的程元直,卻立刻對這個看上去困頓不堪的軍戶漢子生出敬佩之情。
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此人有古君子風。
“是啊,我們非親非故,為什么要平白送給你這么多的財物呢?”楊慶亮搔了一下鬢角,似笑非笑地說:“我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正直的人不應該遭受這樣不公平的待遇。”
他停頓了一下又說:“我還有一個狹隘自私的理由,我不管你跟前任總旗梁志剛有什么個人恩怨,他已經調任卻還影響著小矛墩的人心與事務,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現在你能明白我為什么要幫助你了嗎?”
陸衛平點點頭:“多謝大人慨施援手!”
楊慶亮伸出食指搖晃了一下:“這一百兩銀子我不是平白送給你!”
陸衛平一臉茫然,想了一下,隨即又笑道:“難不成大人要借給我?我要聲明一下,這樣一筆巨款,以我現在這個狀況,不知何時才能還清。”
楊慶亮笑著說:“為了預防你還不起我的借款,所以我還要給你一份工作。”
陸衛平有點納罕:“什么工作?”
“我缺一個軍紀官,月銀二兩外加一石大米。有沒有興趣?”楊慶亮問道。
陸衛平只略一思索,便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楊慶亮看了看他的大兒子,又問:“我的戰兵隊里還缺一個名額,月銀七錢外加一石大米,你想不想來?”
陸建景興奮地點點頭。
楊慶亮又問他的二兒子:“我商號里還需要一名伙計,不過三年學徒期間照例是沒有工錢的,只管飯,發衣服,年底給紅包,你想來嗎?”
陸建行想也不想就說:“我當然想去!”
楊慶亮又與陸衛平聊了幾句,待徐靜江帶人送來銀錢、米油等物之后,便回去了。
陸衛平一家子一晚上都在興奮之中。
次日上午,楊慶亮從軍戶里挑選了幾個體格健壯的人,補充進戰兵隊里,稍微差一點的人則讓他們去當馬腳子,又從軍戶子弟里挑了幾個看上去機靈的半大小子,準備送到商號里當伙計。
軍戶們無不對楊慶亮感恩戴德,只有張承浩和韓田壟兩人有點心懷惴惴。
他們秉承了任總旗梁志剛的意思,在名單里沒有加上陸衛平的名字,結果聽說楊慶亮夜訪陸衛平,不但送錢送物,還請他擔任軍紀官!
二人十分擔心楊慶亮因為此事記恨自己,急忙去向他請罪,一再表示,自己二人只是按慣例去做事,并沒有要針對新任領導的意思。
楊慶亮做這些事情,也包含有祛除前任總旗在小矛墩的影響的目的。現在看目的已經達到,就沒有再過多責備二人,畢竟人走茶涼的道理誰都懂。為了表示拉攏,他又特地挑選了二人的子侄去做商號伙計。
二人感激涕零,說了好些表忠心的話,也不知是真是假。
楊慶亮只是當耳邊風聽了一下。這兩個人他是不打算重用的,一則為人太過油滑,二則他倆都是小旗,年歲又大,不會事事都聽自己的擺布。
其實不光是他倆,其他沒有被挑選出來的小矛墩軍戶,他都不打算將他們融入到自己的系統內,一旦他調任,這些小矛墩的軍戶還是會留下來,他只會帶著自己的嫡系人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