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日課
- 一土全村
- 1928字
- 2023-11-13 15:13:45
情緒認知
018 今天的情緒是什么顏色

1.你今天哪一種顏色的情緒最強烈?
2.你今天出現了幾種顏色的情緒?
3.當出現這些情緒的時候,你是如何應對的呢?
家長日課
使用情緒顏色四象限,能幫助孩子把直觀的顏色和抽象的情緒概念對應起來,讓孩子用視覺化的方式來識別不同的情緒。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用顏色來表示更多的情緒,比如尷尬、緊張、內疚、羞愧、喜悅等。通過給孩子提供不同情緒下的行動指南,能幫助孩子學會采取恰當的情緒應對策略。
活動提示
1.當孩子出現紅色的心情時,不要急于讓孩子擺脫,而是可以讓他去感受一下情緒。要引導孩子認識到,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情緒都是自然的情感反應,都需要被看見和接納。
2.情緒四象限是孩子認識情緒的一個好工具,要想熟練掌握和使用,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019 畫畫你的心情

1.試著畫出一種表情(比如高興、難過、生氣或者害怕)。
2.上一次是因為什么事情讓你有這種情緒的呢?
3.你能試著描述一下當時的感受嗎?
家長日課
用準確、恰當的語言表達情緒,是情緒管理的重要步驟。當孩子不會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家長要幫孩子用形象、容易理解的語言或其他形式表達出來,這是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的重要環節。
比如,可以問孩子:“當小朋友搶你玩具的時候,你的身體有什么感覺呀?”孩子可能一開始回答不出來,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你是不是感覺肚子里好像有一個火球要爆炸了,這種感受叫生氣。”
活動提示
當孩子描述自己情緒的時候,要記住“三不”原則:不要打斷孩子,不要講道理,不要急于安慰孩子。
020 體會身體的感覺

1.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下來,閉上眼睛,什么都不想。
2.現在用心體會身體的感覺。你的心跳快還是慢呢?你的雙手放松還是緊張?你的額頭緊縮還是舒展?你的呼吸是否順暢?
3.現在,你的心情怎么樣呢?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描述你的心情。
家長日課
情緒的出現往往伴隨著生理上的喚醒,比如暴怒的時候,會血流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張。而愉悅的時候,心跳平緩、身體放松、呼吸順暢。所以,當我們處于某種強烈的情緒中時,可以通過覺察身體、放松身體來調節。
活動提示
1.在這個活動中,需要家長給孩子讀引導詞,按照步驟依次展開。注意語氣溫和,語速緩慢。
2.在孩子平靜的時候引導他做這個練習,建議他在出現強烈情緒時進行嘗試。
021 情緒羅盤

1.這個情緒羅盤里面有很多種情緒,你覺得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呢?用彩筆給它們涂上色吧!
2.轉動情緒羅盤,看看“命中”了哪個情緒。
3.你什么時候體驗過“命中”的那個情緒?當時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家長日課
情緒羅盤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情緒詞匯庫”,幫助孩子更好地識別、區分不同的感受,并用恰當的詞匯表達出來。
活動提示
1.當孩子不能理解某一個情緒詞匯,或者不能把情緒和事件聯系起來時,家長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給孩子做示范。
2.“情緒詞匯庫”的建立和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反復練習。
022 情緒溫度計

1.如果把情緒比作溫度計,你的溫度計是多少度?
2.如果溫度很高或者很低都沒有關系,不用去改變什么,只是靜靜地觀察5分鐘。
3.現在你的情緒溫度計是多少度呢?在空白的溫度計上畫出來吧!
家長日課
情緒是流動的,就像天上的云,會隨風而來也會隨風而走,體驗到這一點才能不被情緒裹挾。情緒溫度計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形象,幫助孩子體驗到情緒的流動,從而學會跟情緒相處。
活動提示
1.在活動中,如果孩子的溫度計沒有變化也沒關系,這個活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改變孩子當前的情緒,而是希望通過多次練習,讓孩子體驗到情緒的變化無常。
2.這個活動更適合孩子有強烈的情緒或情緒低落的時候。
023 情緒ABC

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在圖中,為什么同樣一件事,情緒卻不一樣呢?
家長日課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情緒事件由三個部分構成,刺激事件(A)、對事件的解釋和認知(B)和情緒(C)。他認為,事件本身并不會引發我們的情緒,我們對事件的解釋和認知才會引發自己的情緒。所以,情緒ABC理論認為,我們需要通過調節自己對事件的認知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活動提示
低齡的孩子可能很難深刻理解并熟練運用這個理論,如果孩子暫時無法理解,父母不要反復解釋、詢問,讓孩子以玩的心態對這個理論有個印象,在內心種下一顆善于調節認知的種子。
024 情緒正方體

1.把下面這個圖形剪下來并折疊成一個正方體,有字的一面朝外。
2.正方體上有五個釋放情緒的方法,除此之外,你還有其他釋放情緒的方式嗎?寫在第六個面上。
3.現在,你擁有了一個“情緒正方體”,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時記得來找它,它會幫助你。
家長日課
情緒需要釋放和表達,長時間積累負面情緒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但是不合理的情緒釋放方式并不能幫助孩子發展情緒管理能力,還可能帶來一些不良的后果。“情緒正方體”給孩子提供了幾種健康的釋放情緒的方法,父母還可以和孩子收集更多的情緒調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