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不帶評論的觀察

去觀察,就像信仰一樣重要。

——弗雷德里克·布希納(Frederick Buechner)

我欣然接受你告訴我,

我做了什么或者我未做什么。

我也欣然接受你的評論,

但請不要將兩者混淆。

如果你想把事情攪亂,

我可以告訴你如何做到:

將我做的事情

和你的反應混為一談。

當你見到做了一半的家務活,

可以告訴我你感到失望。

但說我不負責任,

絕無可能讓我做得更多。

當我對你的表白說“不”,

請告訴我你感到傷心。

但說我冷酷無情,

并不能給你帶來更多機會。

是的,

我欣然接受你告訴我,

我做了什么或者我未做什么。

我也欣然接受你的評論,

但請不要將兩者混淆。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區分觀察與評論。我們要清楚地觀察有哪些所見、所聞和所觸,正影響著我們幸福,而不夾雜任何評論。

在非暴力溝通中,當我們想要清晰且誠懇地向他人表達我們的狀態時,“觀察”是一個重要的要素。如果我們在觀察中夾雜著評論,人們便不那么容易真正聽見我們想要表達的內容,反而會聽到批評,甚至產生抗拒心理。

非暴力溝通并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客觀,不做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我們要區分觀察與評論。非暴力溝通是一個動態的語言,它不鼓勵一成不變、一概而論的陳述。語義學家溫戴爾·約翰遜(Wendell Johnson)指出,用靜態的語言來表達或捕捉瞬息萬變的現實世界,會帶來許多問題。他說:“我們的語言年代久遠,是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著泛靈論的思想,傾向于談論穩定與恒常,談論相似性、常態和分類,神奇的轉變、立竿見影的療效、簡化的問題以及終極解決方案。然而,我們嘗試用語言符號化的這個世界,卻包含了無窮無盡的過程、變化、維度、變數、關系、功能、互動、發展、學習、應對和復雜性。不斷變化的世界與我們相對靜態的語言形式并不匹配,我們的許多問題正是因此產生。”

我的同事魯斯·貝本梅爾在這段歌詞中對比了靜態語言與動態語言,由此來展現評論與觀察的區別:

我從未見過什么懶漢;

我見過的他,有時在白天睡覺,

在某個下雨的日子呆在家里。

但他不是個懶漢。

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

想一想,他真的是個懶漢,還是

他的行為被我們貼上了“懶惰”的標簽?

我從未見過什么傻孩子;

這個孩子有時做的事,

我不理解或始料不及,

這個孩子的看法與我不同,

但他不是個傻孩子。

請在你說他傻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傻孩子,還是

他知道的事情和你不同?

我使勁看了又看,

卻從未看到一個廚師;

我看到的是一個人,為我們的餐食調配食材,

那個人點燃灶火,看著爐子上正烹飪著的菜肴,

我看到的只是這些,而不是廚師。

請告訴我,當你看的時候,

你看到的是位廚師,還是

有個人做的事情被我們稱為烹飪?

有些人所說的懶惰,

另一些人卻說那是淡泊人生;

有些人所說的愚蠢,

另一些人稱之為看法不同。

因此,我得出結論,

如果不在所見中夾雜我們的觀點,

我們便可以避免混亂。

可能你還有困惑,

因而,我還想說的是:

我知道這只是我的看法。

——魯斯·貝本梅爾

使用諸如“懶惰”“傻”這類負面標簽所帶來的影響或許顯而易見。但即使是像“廚師”這樣所謂正向或者看上去中性的標簽,也會妨礙我們全面地看到一個人。

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讀到這個觀點時,我的腦海中立馬閃現出一個念頭:“簡直是胡說八道。”它快到以至于我都無法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出一個評論。對大部分人來說,觀察他人而不做任何評判、批判或分析是很困難的。

有一次我為一所小學提供咨詢服務,對此有了深刻的體會。這所學校的教職員工與校長時常反映彼此之間很難溝通。于是,學區負責人請我為他們化解沖突。我首先和教職員工交談,接著邀請校長加入會談。

會談開始時,我先詢問教職員工:“校長做了什么不符合你們的需要?”

“他是個大嘴巴!”有人馬上回答。我提問的是觀察——校長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卻是這位老師對校長的評論。

當我指出這一點后,另一位老師響應道:“我知道他的意思了。校長的話太多!”這仍不是一個清晰的觀察,而是對校長說多少話的評論。隨后,第三位老師說:“他認為只有他想說的話是重要的。”我進而向他們解釋,推斷他人的想法和對他人行為的觀察是兩碼事。隨后,第四位老師大膽地說:“他總是想成為人前的焦點。”當我指出這也是推斷時,兩位老師不約而同地說道:“你的問題太難回答了!”

接著,我們一起擬了份清單,明確列出校長有哪些具體行為令他們感到不滿,并確保不摻雜評論。例如,在全體教師會議上,校長會講述他的童年和戰爭經歷,有時導致會議超時20分鐘。我問老師們是否曾經和校長溝通過他們的不滿,他們說曾經試過,但都用具有評論意味的言辭向校長提出批評,而從未提及任何具體行為,例如校長在會議中講述自己的故事。最后,老師們同意在與校長會談時將這一點提出來。

會談剛一開始,我便目睹了老師們所描述的情景。不論討論的主題是什么,校長都會插話說:“想當年……”接著開始講述他的童年或戰爭經歷。我等著老師們表達他們的不滿。然而,他們并沒有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而是無聲的抗議。有的人開始翻白眼,有的人故意打著哈欠,還有個人一直盯著手表。

直到我按捺不住問他們:“沒有人有話要說嗎?”迎來的是一陣令人尷尬的沉默。接著,之前會談中率先發言的那位老師鼓起勇氣,直視著校長,然后說出:“艾德,你真是個大嘴巴!”

就像這個故事所展現的,從我們的舊習慣中掙脫出來,并有能力熟練地區分觀察與評論并不容易。最終,老師們終于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校長,他們對他的哪些行為感到不滿。校長認真地聽完后鄭重地說:“為什么從沒有人告訴我呢?”他承認他有講故事的習慣,接著就開始說與這個習慣有關的故事了!我見狀打斷了他的話,婉轉地提出他在重蹈覆轍。會議最后,我們商量了一些辦法,以后當老師們不想聽校長回憶往事時,就用溫和的方式提醒他。

區分觀察和評論

在以下列表中,我舉例說明如何從混雜著評論的句子中區分出觀察。

續表

注意:總是、永遠、從來、每次之類的詞語在以下用法中表達的是觀察:

·每次我看到杰克打電話,他都至少打半小時。

·我記得你從來沒有寫信給我。

然而有時,這些詞是言過其實的表達,混淆了觀察和評論:

·你總是在忙。

·在需要她的時候,她永遠都不在。

這樣的表達經常會引發他人的逆反心理,而非慈悲之情。

“經常”“很少”這樣的詞也可能混淆觀察和評論。

小結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區分觀察與評論。當我們在觀察中夾雜著自己的評論時,他人往往會認為我們在批評他們,并因而產生抗拒的心理。非暴力溝通是一種動態的語言,它不鼓勵人們做靜態、一概而論的陳述,而是提倡我們在描述觀察時,清楚地說出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例如“漢克在過去20場球賽中未進一球”,而非“漢克是名糟糕的足球運動員”。

非暴力溝通實例

“我們遇到過的最傲慢的演講者!”

以下對話來自我主持的一場工作坊。在講解了約半小時后,我停下來請學員談談他們的心得。這時,有人舉起手說:“你是我們遇到過的最傲慢的演講者!”

當聽到有人這樣說我,我的回應方式可以有幾種選擇。其中一種是認為這確實是我的問題。我知道,一旦我想討好對方、為自己辯護或開脫,就可以將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另一種方式是認為對方在攻擊我而開始反擊,這也是我過去時常選擇的方式。而這一次,我選擇了第三種方式,既沒有辯解也沒有指責對方,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他言語背后發生了什么。

馬歇爾:(猜測他的觀察)你這么說,是針對我連續講了半小時才給你們機會發表意見嗎?

菲 爾:不是,你把事情說得太簡單了。

馬歇爾:(請他澄清)那是不是因為我沒有提到非暴力溝通對有些人來說用起來會很困難?

菲 爾:不,不是有些人,而是你!

馬歇爾:所以,你這么說是因為我沒有提到,有時我也很難運用非暴力溝通,是嗎?

菲 爾:正是。

馬歇爾:你感到不高興,因為你希望我能告訴你們,我自己在使用這個方法時會遇到的困難?

菲 爾:(猶豫了一會兒)沒錯。

馬歇爾:(當我能體會到他的感受和需要時,我感到放松了許多,我開始關注他的請求)你是不是希望此時我能夠承認,我自己在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菲 爾:是的。

馬歇爾:(當我清楚地了解了他的觀察、感受、需要以及請求后,我問自己是否愿意滿足他的請求)是的,這個方法對我來說也是不容易的。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你也許會聽到我講述那些抓狂的時刻,有時甚至完全做不到。而當我真的能夠運用非暴力溝通時,就可以和他人建立緊密的連結。因此,盡管有許多困難,我依然愿意堅持嘗試這個方法。

練習一:觀察還是評論?

請完成以下練習,看看你是否可以熟練區分觀察和評論。請標出那些只是描述觀察而不帶有評論的句子。

1. “昨天,約翰無緣無故沖我發脾氣。”

2. “昨天晚上,南希一邊看電視、一邊咬指甲。”

3. “會議上我沒有聽到桑姆詢問我的意見。”

4. “我的父親是個好人。”

5. “詹尼斯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太多了。”

6. “亨利很強勢。”

7. “這周,潘每天第一個來排隊。”

8. “我的兒子經常不刷牙。”

9. “盧克說,我穿黃色衣服不好看。”

10.“姑姑和我說話時一直在抱怨。”

以下是我對練習一的回應:

1.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同。我認為“無緣無故”是評論。此外,我認為說約翰“發脾氣” 也是評論。他也許感到受傷、害怕、傷心……不帶有評論的觀察可以是:“約翰告訴我他在生氣。”或者是:“約翰用拳頭砸了一下桌子。”

2.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一致,這是一個不帶評論的觀察。

3.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一致,這是一個不帶評論的觀察。

4.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同。我認為“好人”是評論。不帶評論的觀察可以是:“過去25年來,我的父親將他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了慈善事業。”

5.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同。我認為“太多”是評論。不帶評論的觀察可以是:“這周詹尼斯在辦公室工作了60小時以上。”

6.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同。我認為“強勢”是評論。不帶評論的觀察可以是:“亨利在妹妹切換電視頻道時撞了她一下。”

7.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一致,這是一個不帶評論的觀察。

8.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同。我認為“經常”是評論。不帶評論的觀察可以是:“本周我的兒子有兩次沒有在睡覺前刷牙。”

9. 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一致,這是一個不帶評論的觀察。

10.如果你認為這句話是觀察,我們的意見不同。我認為“愛發牢騷”是評論。不帶評論的觀察可以是:“這周我的姑姑給我打了3次電話,每次她都會說起別人用她不喜歡的方式對待她。”

面具

總有一副面具

由纖細白皙的手舉著,

在她的臉前。

那輕握面具的手腕

甚是老練;

然而,是否有時,

會有顫抖的一刻,

舉著面具的指尖

略微地松動呢?

年復一年,我不禁好奇,

但不敢問

終于

無意中

窺見了面具背后

卻什么也沒有。

她沒有臉孔。

她已成了

優雅地

舉著面具的手。

——佚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兴隆县| 瓦房店市| 东宁县| 温州市| 上饶市| 禹州市| 孝昌县| 兴义市| 台东市| 麦盖提县| 前郭尔| 佛坪县| 清原| 宁晋县| 滕州市| 乌苏市| 阳西县| 南阳市| 西平县| 乳山市| 鞍山市| 额敏县| 乌兰察布市| 友谊县| 星子县| 临城县| 鄂托克旗| 土默特右旗| 洪泽县| 柳州市| 汕头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定西市| 汉源县| 长宁区| 泸水县| 武宁县| 嵊泗县| 招远市|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