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5評論第1章 上路前的準備
致我的中國讀者
受到你們邀請分享這些溝通技巧,我倍感榮幸和興奮。
在你們神奇的國家,有很多朋友給我發來電子郵件,也有很多我的追隨者,我謹向他們致以親切的問候!
莉爾·朗茲
謹以此書獻給
我最親愛的朋友希奧爾希奧(Giorgio)和菲爾(Phil),是你們讓我懂得了愛和友情的含義
我敢打賭,你肯定認識幾個能稱作“人氣磁石”的人。我不是說這些人特別漂亮、特別有錢,或是特別聰明。可是,他們走進滿是陌生人的房間,人們會展顏微笑;走進單身酒吧,人們會抬眼凝視;他們走到談判桌前,對手會本能地覺察出:“這人很厲害。”其實,這些人擁有的東西你也有,沒準你比他們擁有的還多呢!這正是本書要告訴你的。
準備1 朋友、愛人和騎士
“朋友的幫助讓我渡過難關。”約翰·列儂曾唱道。但這話可不僅僅是一句歌詞。咱們大家都需要朋友的幫助。就算今天用不著,明天、后天,總有一天會用到。有的人從未意識到這一點,等到他們想起的時候卻為時已晚。他們投資股票、債券或房地產,以為金錢能帶來孜孜以求的安全和幸福感。但可悲的是,他們忽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資,沒有把時間用在尋找、結交、呵護真正的友情和真摯恒久的愛情關系上。
有些時候,我們簡直是一群傻瓜,被性遮蔽了雙眼,因而看不見兩性之間的真愛。倒不是說小鳥和蜜蜂(birds and bees,比喻女人和男人。英文中給孩子講性知識的時候常常會用這個隱語。——譯者注)有什么錯,咱們在后文中會講到這些迷人的小東西。但是,在咱們的討論中不會有虛構的神話,也不會有離譜的所謂魔力之說。我們要現實而真切地看待愛和性,因為愛情鳥總是詠唱著甜蜜的謊言,小蜜蜂又總是蟄得人劇痛無比。我們還要談談友情,因為隨著我們日益成熟,同性和異性間的友情會在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1]
在這本《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一書中,我們要探討以下幾類關系。
柏拉圖式的友誼
根本沒這回事!(真有這種事兒?)
很多人,尤其是男人,認為男女間根本不可能有柏拉圖式的友誼(也就是不牽涉性的異性友情),除非雙方覺得彼此根本不來電。
人們對柏拉圖式友情的定義也各不相同,這把問題搞得更加復雜。我請一位女友給這個詞下個定義,她迅速給出了答案,一絲感情都不帶:“就是跟一個你尊敬、欣賞的男人之間的友誼嘛,跟他上床要么沒好處,要么你根本沒那個欲望。”
隨后我請一位男性朋友對此下個定義。他的回答飽含著焦慮和擔憂:“柏拉圖式的友情,實際上就是一個殘酷的一眼就能看穿的拒絕策略。男人對漂亮女孩子表達愛意的時候,這女孩子一句話就能把他敲成碎片——‘我只想和你做朋友’”。他停了一下,捧著頭,傷心地加了一句,“把那蠢蛋的心撕成好幾瓣。”他承認,以前有個女孩子跟他說過這種“只想和你做朋友”的話,這重重地傷了他的心。
不好意思,如果我可以插一句的話(畢竟我是作者嘛),我認為異性之間絕對有柏拉圖式的友情,我自己就有個這樣的朋友。事實上,他不止是我的“朋友”,他還是我的室友!(紐約昂貴的房租造就了這種怪異的人際關系。)菲爾(Phil)把他和柔弱異性間的光榮勝利與傷心慘敗對我和盤托出,他的這些親身經歷驗證了本書引用的不少理論,把它們變得更加真實生動。
當然嘍,還有愛情
愛情的魔力讓世界運轉起來,生生不息
是啊,沒錯,愛情。男女之間的愛情是如此神奇,又如此不可思議,以至于人們都沒法給它下個定義。在所有的情感中,它的威力恐怕最為強大——讓人頭暈目眩,失去理智,可奇怪的是,人們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它。我們常說,在愛情面前我們毫無辦法。我們不會說自己意外地“陷入友情”,或是“陷入人脈關系”,可我們會說“陷入情網”,就好像我們情非所愿地上錯了船似的。
一旦我們登上了愛的小船,絕大多數人都不記得要檢查一下船身,看看有沒有破洞。我們甚至連航海圖都不看,也懶得去想這段感情會把我們帶向何方!陽光多么明媚啊,我們微笑著,把風帆升起來,任由海風帶我們駛向大海。
他打電話來了?他送花來了?他說他愛你?這就好像一波巨浪,把你推向高高的浪尖,你覺得自己好像身處世界之巔。你笑啊,說啊,哼著小曲,跳著舞步,跟他盡享魚水之歡,整個世界都在旋轉。
她說她還沒做好準備,沒打算談戀愛。她只想跟你做朋友?你懷疑她在跟別人約會?一個浪頭砸過來,把你悶在里頭,你覺得自己就快淹死了。
如今,陽光不再明媚,天上烏云密布,狂風暴雨就要襲來。大風和海浪打得你睜不開眼,你沒法駕馭這段關系,穩住這艘顛簸的愛船。這成了一場永遠醒不過來的噩夢!
我們會用很多篇幅來討論愛情——如何獲得愛,如何給予愛,如何留住愛。你也會上幾節“航海課”,學會避開暴風雨。
男人間的友情
“哥們,我非常在乎你!”
19世紀,男人之間十分親密,他們彼此分享生活中最私密的細節,給對方寫深情款款的信,甚至還會睡在一張床上。同性戀嗎?絕對不是!人們不但允許這種友誼存在,而且無論男女都十分尊重這種情誼。[2]可如今,一提到男人間的深厚友情,男人們就像尾巴上綁了個空罐的小狗,忙不迭地逃開了。
事實上,有些男人甚至連“我的朋友”這幾個字都不好意思說。我在大學時期的好朋友曼尼就是這樣。多年來,我常聽他提起他最好的朋友約翰。他會這么說:“約翰啊,他是我哥們。”有時他會把“哥們”置換成“兄弟”,或者是“死黨”。
要是非說“朋友”這倆字不可,他就在前頭加上一串雄赳赳的形容詞。我著手寫這本書的時候曾經問他,“曼尼,你有多少個男性朋友?”曼尼撓撓頭,好像第一回聽說朋友這個詞似的。“朋友?你是說那種一塊扛過槍一塊同過窗的朋友?”
“曼尼,這么說也行。可是,跟你關系不錯的男生中,除了那些只會跟你一起泡妞、喝酒、打球的家伙,難道就沒有別人了嗎?沒有那種真正了解你、理解你的人嗎?”
他聳聳肩,說道,“理解?男人不需要百分之百的理解。”從他那洋洋自得的笑容里,我能嗅出一絲味道——他對這番高見很是得意。
“那好吧,那你跟誰分享心情和感受呢?”當我問出這句話以后,他的得意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曼尼撓撓脖子,說:“得啦,莉爾。你不是要跟我來羅伯特·勃萊(Robert Bly,美國“深度意象派”的代表詩人。——譯者注)那一套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可不是那種娘娘腔,跑到森林里脫光光,又是敲鼓又是跳舞的,去發現什么嬰兒期的自我。
“女人想讓我們表達情緒(說到這個詞,他眉頭皺了一下),因為她們認定我們是有情緒的。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有那么一點兒。可它們隱藏在水底下,要是我們把它們弄到水面上來,就不對勁啦。”然后,曼尼抬起一根指頭,往空中戳了戳,像一個哲人似的說道:“精靈有神力,是因為它藏在瓶子里。”
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你自己琢磨去吧!”
我決定不跟他理論了——回頭再說。
誰是友情專家
“唉,為什么男人就不能像女人那樣呢?”
一提起友誼,恐怕絕大多數女性都會這么問。我們總愛自封為“友情專家”,可我們真的名副其實嗎?
你覺得友情專家的定義是什么?如果你認為友情專家就是“有一大群朋友”,那么女人肯定是。[3]如果你認為是“對彼此沒說出來的話十分敏感”,那么女人是。[4]如果你認為是“對女性朋友的感情比對世上所有人都深”,那么女人是。(有項研究表明,比起老公來,不少女性更喜歡自己的閨蜜!)[5]如果你認為友情專家是“會談論友誼、比男性更加坦誠地承認友情的存在”,那么女人是。[6]如果你問,長大后誰能從同性朋友那里獲得更多慰藉,答案是女人。如果你認為是“了解朋友們的私密生活細節”,那么女人是。[7](長途火車上,要是兩個女人鄰座,那火車到站的時候,她們都能以對方為藍本寫出一部小說。要是兩個典型的男人鄰座,兩年以后,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對方的太太叫什么名字——沒準連人家有沒有太太都不知道!)
如果你認為友情專家“懂得有朋友能讓你更長壽,增強你的免疫系統,延緩衰老,減少患感冒、流感、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概率”,那么女人肯定是。[8]一切證據都頗為有力地證明,在友情方面女人懂得更多。但女人真能稱得上是專家嗎?這個問題咱們回頭再說。
人脈關系
你的騎士軍團里都有誰?
想去度個長假的時候,人們會說:“運氣真好,我們的朋友湯姆是旅行社的。”碰上官司,人們會說:“運氣真好,我們的朋友勞拉是律師。”如果家里的小狗古菲病了,這句話就變成了:“運氣真好,我們的朋友維妮是獸醫。”這些事情人們遲早都會碰到,每次他們都這樣說。盡管如此,如果你喜歡打賭的話,你可以放心大膽地押寶——某些事情永遠不會發生,而有些事情卻總會遇到,而且總是令你措手不及。
當你決定環球旅行的時候,當你因為往家門口扔了個香蕉皮而被人起訴的時候,當小狗古菲病懨懨的時候,你的朋友湯姆、勞拉和維妮會傾力幫忙。這純粹是你運氣好嗎?
如果你聰明的話,就知道這不單靠運氣。每個人都需要湯姆、勞拉和維妮這樣有各種專長的朋友,需要幫忙的時候可以向他們求助。我把這些人——無論男女——稱作“騎士”。
為了把這個比喻解釋清楚,我要回到小時候的場景里去……我穿著法蘭絨睡衣窩在床上,抱著毛毛熊,迷迷糊糊地快要睡著了。媽媽給我念著最愛聽的故事……
有把寶劍嵌在了石頭里,誰能把它拔出來,誰就能當國王,可沒有一個人能拔得出來。直到有一天,一個臉上長著雀斑、名叫亞瑟的男孩子把劍抽了出來,就像把刀子從黃油里抽出來那么輕而易舉。于是他成了亞瑟王,還娶了一個名叫吉娜薇的大美女。我最愛的那一段是婚禮之后,魔法師梅林站起來向亞瑟王和新王后吉娜薇祝酒。他清清喉嚨,莊嚴地說道:
“今時今日,就是圓桌騎士制度的第一天;你們每人都有一個席位。沒有哪個席位比別人的更尊貴。如果某個騎士犧牲了,另一個就會補上,而椅子上的名字會自動換掉。”他繼續說:“現在,我就把你們托付給賢明的國王陛下了。再見,愿上帝保佑你們每一個人。”
梅林走了以后,亞瑟王站起身來,請大家肅靜。進入夢鄉前,我最后聽到的話往往是亞瑟王在逐一詢問騎士們,“你們對國王忠心耿耿嗎?對彼此忠誠不貳嗎?”有時候,我強撐著不肯睡,要聽150個騎士一個個按順序說出神圣的誓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可往往聽到第四個或第五個的時候,我就睡著了。
沒聽著也不可惜,因為我的騎士們會在夢中再度現身。他們會殺掉鼻子里冒著紫煙和橘色火焰的噴火巨龍,拯救落難的少女。這些情景讓我一整天都覺得很安全。我真心相信亞瑟王和圓桌騎士們都是真的,萬一我遇見危險,他們會奇跡般地出現,救我于水火之中。
可是,就像亞瑟王終有一天要失去梅林的陪伴而獨自執政一樣,我也長大了,不得不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不再以為亞瑟王和騎士們真有其人其事。所以,我現在用真人替換掉了英勇的神話人物。我有騎士,男女都有。如果我遇到麻煩,他們會前來幫我殺掉惡龍,救我于水火之中。當然了,只要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我也會幫他們殺掉惡龍。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用現代的詞語來說,這就叫作人脈關系。每個人都需要有個健康的人脈網。
我憑什么這么說?因為有一年夏天,我碰上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后面我會告訴你的。要是我能重新選擇的話,我絕對不希望它發生。可是,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意識到愛情和友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做好了準備,打算用友誼、愛情和超級棒的“人脈支持系統”來充實人生,那咱們就上路吧!換上新筆芯,這樣你就可以簽署書中的誓約,也可以把想要重讀的段落標注出來。你正在制訂一個能讓你的余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的計劃。或許有一天,它還能挽救你的人生——就像我曾經經歷過的那樣。
順便說一句,在精心設計這份計劃的同時,別忘了享受整個過程。正如約翰·列儂尚未在達科塔的車道上遇刺之前寫的:
“生活就是你在忙于制訂計劃時發生的一切。”
準備2 人氣磁石的秘密
我敢打賭,你肯定認識幾個能稱作“人氣磁石”的人。我不是說這些人特別漂亮、特別有錢,或是特別聰明。可是,他們走進滿是陌生人的房間,人們會展顏微笑;走進單身酒吧,人們會抬眼凝視;他們走到談判桌前,對手會本能地覺察出:“這人很厲害。”
如果他們是單身,人人都想跟他們約會。如果他們結了婚,充滿激情的伴侶會倍感慶幸。如果他們需要幫忙,忠心耿耿的朋友們會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別急!這些人擁有的東西你也有,沒準你比他們擁有的還多呢!那秘密究竟藏在哪兒?
這就是《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要告訴你的。
夢寐以求的本領
從我們還是小娃娃、搖晃著嬰兒床的欄桿企圖引人注意的時候起,直到壽終正寢的那一刻止,我們總是希望贏得別人的喜歡。孩子們把這叫作“受歡迎”,大人們則更喜歡“個人魅力”或“領導力”的說法。但是,就算不同的世代用著不一樣的詞匯,可大家都知道這是什么東西,而且人人都想得到它。
通常,人們把這個夢寐以求的本事分成三個部分。在工作中,他們叫它“溝通技巧”;與陌生人交談自如時,它被稱為“社交技巧”;當空氣中彌漫起愛意,首要目標是贏得芳心的時候,他們叫它“吸引力”。
我對這些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做了多場演講,針對各個部分都寫了書,現在我要告訴你一個小秘密。這三樣其實是一回事!說穿了很簡單,掌握了這背后的本質,人們就會喜歡你,想要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在這本《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中,我們要學的就是這種核心能力。每一章都會教給你尋找忠誠朋友和真摯愛情的方法,從而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在本書的第2章“讓陌生人馬上喜歡你”里面,你會找到增強自信以及在派對上如魚得水的方法。這部分還會教你一些可愛的小竅門,讓你無論去哪兒,都能一路播撒陽光,讓陌生人綻開笑顏。
第3章“獲得真摯永恒的友情”說的是如何尋找友誼,并且留住它們。它教你尋找形形色色的人來充實并提升自己的人生,還會教你如何說到做到——絕大多數人可是光說不練的。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世界是個大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你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出現哪些角色?這部分內容會幫你進行挑選,然后教你如何贏得并留住他們的心。
在第4章“丘比特的秘密”,你將看到一些令你驚訝不已的事實——那個胖乎乎的狡黠小天使拼命要瞞住我們,不讓我們知道,可最近的研究已經讓這些秘密曝了光。我們已經把這些珍貴的秘笈轉化成了愛情良策,你可以用來吸引心上人,并且留住愛情!
第5章“經營人脈關系”幫你尋找身懷各種技能的人,構建一個堅實可靠的支持網絡。就像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一樣,你將擁有一支護衛軍,說不定哪天就會拯救你的人生——就像我曾經歷過的一樣。
消滅“人氣驅逐劑”
在這本書中,我們要努力消除天字第一號“人氣驅逐劑”:恐懼、不確定感、懷疑,也就是致命的FUD因子(即恐懼Fear,不確定Uncertainty,懷疑Doubt。——譯者注)。
諾曼·文森特·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 1898~1993,世界知名的牧師、演講家和作家,著有《積極思考的力量》,是“積極思考”理論的創始人。——譯者注)用了25年時間,想要消滅FUD因子。他知道,這個世界已經充斥著太多杞人憂天和愛煞風景的人,這些人深信,世界給予他們的唯有折磨。自諾曼以來,成百上千的勵志大師都試著把積極的思維方式注入我們心中,教我們驅除這些因子。可說易行難,僅僅站在椅子上,捶胸頓足地大喊幾聲“我是最棒的!人人都愛我!”你還是趕不走FUD因子。
就連戴爾·卡耐基也試圖教我們如何贏得朋友、影響他人。他做得很不錯,可他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俗話說,一人難稱百人意。尋覓朋友和愛人的時候,單憑一個類型是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的。那些能夠主動挑選朋友和愛人的人在多年前就已經發現了這個錯誤。
成功學的教練們還犯了一個錯:他們傳授的是“他們認為有效果的那些做法”,或者說,哪些是對他們起效的做法,而不是被世界各地負責任的研究者們證實了的方法。《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不同于其他講解人際關系的書,原因在于我講出來的所有東西都有相應的社會學、人類學或心理學研究來支持。
大多數勵志大師還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告訴我們該怎么做,可隨后都不肯等一等,看我們是否同意。他們在講壇上布道,然后走下來接受熱情的掌聲,但聽眾們很少做出履行的承諾。或者,他們把這些寫成一本書,可讀者翻完最后一頁就把書放到了一邊——往往也把“付諸實踐”放到了一邊。
這本《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可不會讓你這么干!我會請你拿著筆讀這本書,跟自己簽下契約,也在心底簽下“我一定要付諸實踐”的承諾。
準備3 擁有這本超級管用的書
講人際關系的書很多,但這本書與眾不同——你將學到很多具體的方法,這些方法會提升你的能力,幫你變成“人氣磁石”。理論讀起來雖然有趣,可是真正的成長還是需要你不斷地實踐。
這不是一本書,這是一份合同
《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絕對有效的第一個原因是:這是一份合同,一份非常私密的合同,這是你和你自己簽下的心理契約。
受人尊敬的詞典編纂家諾亞·韋伯斯特(Noah Webster)已經故去多年,但他的話仍時常被人引用。關于“合同”二字,他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合同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協議,通常在兩人、多人或多方之間簽署。”既然我們內心都有“兩種或多種聲音”,我們就姑且把它叫作“雙方合同”吧。
女人照鏡子的時候,心里總會出現這樣的對話:
第一個你:今天我該不該穿這條舊牛仔褲?
第二個你:算了吧,你穿上這玩意就像個鼓鼓囊囊的破沙發!
第一個你:沒那么糟糕吧,緊身牛仔褲比較性感。
第二個你:你說什么?開玩笑吧你?全是一坨坨的贅肉!
或者說,你是個正在進行內心交戰的單身男人:
第一個你:我該不該約她出來?
第二個你:當然不應該了,傻瓜。她會拒絕你的。
第一個你:唔。可我要是不問,就永遠不知道啊。萬一她答應了呢?
第二個你:你?想得美!她那么個大美女,怎么會跟你這個歪瓜裂棗的蠢蛋約會?
你內心的兩個聲音就這樣爭來斗去。但是,別擔心,你很快就會知道,該如何讓這交戰的雙方簽訂合同,讓你最棒的一面總是勝出。
這份合同有很多條款。要是你沒法每條都做到,沒關系。因為到目前為止,我也不能全都做到。我只有一個請求:請你認真地思考每一條款。然后,如果你愿意把哪一條融入自己的生活,就請你在旁邊的線上簽下你的大名。適用于男性的“條款”旁邊標有♂,適用于女性的標有♀。同時標有兩個符號的,則是男女都適用。
“合同”背后有社會學研究的支持
《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絕對有效的第二個原因是:幾乎全部條款的背后都有客觀中立的社會學研究作支撐。
我預先要提醒你哦,絕大多數研究文章的寫作風格都很怪異,我稱之為“學究腔”。這種古怪的學術寫作風格在精確性方面能得10分,可在易讀性方面只能得2分。請看個例子。給你30秒時間,看看下面這句話:“若某個概念的分析水平可能導致爭議,克萊恩等人建議,使用允許以恰當分析水平來實證檢驗的衡量方式,如此則研究的正確性和公平性會得到加強。”
看懂了嗎?要是看懂了,那你的閱讀水平比我強多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是你對結果沒有把握,最好換個容易衡量的檢驗方法。”
可不管怎么樣,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從容地在研究結果中辛勤耕耘著。這些研究告訴我們一些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信息。比如,為什么看《飛躍貝佛利》或《飛躍情海》(即美劇Beverly Hills 90210和Melrose Place。前者講的是一群住在洛杉磯著名富人區貝佛利山的年輕人的生活故事,播放了整整10年。后者是它的衍生劇。——譯者注)這樣的老電視劇會對你的健康有害,可看《羅絲安娜》或《風流記者》就不會;當女人遇到了麻煩事的時候,為什么有些事男人很樂意幫忙,有些事卻不樂意——還有,他們是怎么區分這兩種事情的?
我接受了這些令人驚異的研究結果,并把它們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有時候,我擔心自己把它們弄得過于通俗。希望你和那些嚴肅認真的研究者原諒我改變了這些深刻成果的語言風格。
本書包含上千人的實證經驗
《吸引力是這樣煉成的》絕對有效的第三個原因是:它包含了上千人的實證經驗——這些經驗來自我開設的人際關系研討會。
8年來,我一直在全世界的英語國家里舉辦溝通技巧和人際關系的研討會,我從學生那兒學到的大概跟他們從我這兒學到的一樣多,尤其是在“兩性間的誤解”這個主題上。從會議室到臥室,再到其他地方,男女間的誤解從未中斷。可他們總是猶豫著,不敢問對方“你為什么要……”,或者是“你對……的真實感受是什么?”
在我主持的公司研討或大眾講座中,聽眾們可以用匿名的方式把問題寫在卡片上,只需標出“男”或“女”就行了。這樣一來就不會有提問的尷尬。我隨后會把問題拿出來做小組討論,請女性回答男性提出的問題,然后再反過來。只公開提問者的性別,會讓異性群體十分團結,他們給出的答案往往令人驚愕,卻又非常真誠。
有了這三條保證,你就可以完全放心,動筆簽署那些能把你塑造成人氣磁石的合約條款吧,它們會把那些想要結交你、愛你、支持你的人統統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