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三皇事史記不采 五帝紀司馬認宗

還是先看一個表格。

◎三皇五帝的多種說法

我們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但是為什么叫“炎黃子孫”呢?要想弄清什么是“炎黃子孫”,要想弄清“皇帝”稱號的來源,就要知道“三皇五帝”是誰。對于三皇五帝到底是誰,史學界頗多爭論,《史記》上記載的“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討論“皇帝”稱號時李斯的發言),其他五種說法是: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農、黃帝;伏羲、女媧、神農;伏羲、祝融、神農;伏羲、燧人、神農。按照后四種說法,對伏羲、神農基本是認可的,我們則按照司馬遷的說法不把黃帝放在“三皇”中,而是把他列為“五帝”之首。《史記》中記載的五帝為: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唐堯、虞舜。以上時代被歷史學家統稱為原始社會。后來舜把權力棒轉交給大禹,而大禹的兒子夏啟后來沒有實行禪讓制,卻把權力棒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從此開了“家天下”之先河,人類進入了階級社會。本篇是神話傳說以及《史記》之《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的略傳。

為了解釋清楚我們的歷史,我還必須再略微講一下歷史上幾個美麗的傳說,這些傳說雖然荒誕不經,但也體現了古時中國人的一些浪漫情懷,也借此反駁外國人說我們不懂浪漫。在我們先祖進行浪漫主義想象的時候,恐怕西方還處在茹毛飲血、以殺為樂的時代呢。

中國人的始祖盤古先生生于大荒山中(也有說這地方在帕米爾高原),受天地之靈氣,感日月之光華,遂有靈通之性,龍首人身,身長百尺,遍體皆毛。出于偶然,他尋得一斧一鑿。這斧這鑿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可是先天金石之精,連重量都估算出了,各一千斤。盤古右手持斧,左手持鑿,以斧擊鑿,嘩啦一聲,天地兩分,輕清者上升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很有一點“齊天大圣”孫悟空出世的經歷,或許真有很深的淵源,亦未可知。

燧人氏就是傳說中最先“鉆木取火”的那個人,他結束了中國人茹毛飲血的時代,促進了中國人的生理發育,若果有此人,功莫大焉,是他開啟了人們使用能源的智慧。

伏羲氏為民除害,驅逐毒蟲,掃蕩猛獸,劃分疆界,整頓寰宇,創制利民,分職立極,天人相和,宇內大治,有了人類社會的雛形。據說他是最先關注人與自然關系的圣人,八卦就是他最先推演的,后來周文王和其子周公(“周公解夢”主人公)推陳出新,建立起完備的理論體系。

在這里又要提到另外一個傳說,就是“女媧補天”。女媧是伏羲氏的親妹妹,也有說是其妻子,生而神靈,相傳為人首蛇身。說是“蛇身”者,謂其體形修長,裊娜多姿也。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壽一百九十四歲,他在世時,女媧常勸他向百姓說明婚姻嫁娶之理,以利法制,他聽從了,就讓女媧帶頭成立“工作組”,建立婚姻制度,是為“神媒”。我不知道月下老人是不是也生活在那個時代,照這個傳說來看,女媧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紅娘”吧。

伏羲死后,女媧被人推舉為首領,稱為“媧皇”,可是伏羲在位時封的一個叫“共工”的部落首領不服女媧,女媧大怒,派遣祝融氏(火神)去剿滅他,共工雖迎戰了幾百回合,但終因本事不濟,敗逃到不周山。這共工還是個性格剛烈的主兒,寧死不屈,頭觸不周山。共工力大無窮,一下把撐天的柱子撞折了,地也陷了一角,最要命的是天還露出了一個大窟窿,這可能是最早的“臭氧層”缺失吧。我們中國人是最講信義的,也是最能對自己行為負責的。雖然沒有人投訴,但女媧還是歷經千辛萬苦,以百折不回的毅力把天補好了。《紅樓夢》中說她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五色石,用掉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的那一塊被棄置在大荒山無稽崖青梗峰下,因無緣補天,自怨自艾,后來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幻化成一塊寶玉,隨神瑛侍者(賈寶玉)到那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經歷一場如泣如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歷經悲歡離合,看盡世態炎涼,但那已經是另外一個遙遠的故事了。可以說女媧為清代的曹雪芹先生提供了生動的想象素材,從這點說,女媧對我國文學的發展還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呢!女媧是奇女子,女人的心思精巧在“女媧補天”的故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神農氏最大的功績就是“嘗百草”,從而成為中醫的老祖宗,為中國人民的健康事業貢獻極大,而且種植五谷,制造生產工具,以“火德”稱王天下,故被稱為“炎帝”。神農氏定都于今天的山東曲阜,在位一百四十年,無疾而終,壽一百六十六歲。現在有一個獎項叫“神農中華科技獎”,由此可見這種神話傳說的影響力。神農氏第十代孫榆罔(wǎng繼位后,因其好勇斗狠,不施仁政,致使群臣怨恨,百姓離心,從而招致蚩(chī)尤的攻擊。這個蚩尤被中國古人看作“戰神”,是兵器的發明者。劉邦在斬蛇起義之時,就祭祀他,希望自己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這時引出了另外一個濟世英雄——黃帝,黃帝的祖宗和神農氏是兄弟,所以兩家也算是血脈相連。黃帝名叫軒轅,因生于軒轅丘而得名,以“土德”稱王天下,故號“黃帝”。我們中華民族號稱“炎黃子孫”,就是“炎帝”和“黃帝”子孫的并稱(一般說來,炎帝就是神農氏,神農氏是中國農業文明的開拓者,按照《史記》上的說法,炎、黃二帝同祖同宗,只不過黃帝是炎帝兄弟的后代,二者隔了十多代。還有其他的說法,比如《國語》認為炎黃二帝是兄弟。在這件事上大家不用過于較真,因為我們不是專業研究世系的,而且現在也沒有確切的考古證明,我們只要知道這兩人是遠古部落聯盟的大首領即可,這點應無疑義)

由于蚩尤作亂,黃帝領兵幫助榆罔打擊他,在戰爭中黃帝體現了極強的領導才能,大得人心,從而受民擁戴,做了黃河流域的直接統治者,從此中華民族到了繁衍生息的有利時期。若是講三皇,只講到神農氏就可以了,若要講清楚“炎黃子孫”的來歷,就必須講到黃帝。我們的始祖黃帝長眠于陜西省黃陵縣,那里有聞名遐邇的“黃帝陵”,所以當地被稱為“龍的故鄉”。從古至今,多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到那里緬懷先人,抒發思古幽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太原市| 徐水县| 萍乡市| 顺平县| 石门县| 博乐市| 临清市| 和平县| 图木舒克市| 蓝田县| 大宁县| 都昌县| 正定县| 视频| 威信县| 明星| 象州县| 鸡泽县| 含山县| 城固县| 宁强县| 安丘市| 康保县| 甘孜县| 郓城县| 新民市| 杭锦旗| 巫溪县| 五峰| 古丈县| 嘉峪关市| 台湾省| 平阴县| 松潘县| 佛山市| 攀枝花市| 吐鲁番市| 河北区| 灵台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