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絢麗多彩的殷商玉雕:婦好墓中的玉器

商朝,是我國進入文明社會后的一個重要的王朝。

婦好墓,是商代第二十三任君主武丁的配偶婦好的墓,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小屯西北約100米處。1976年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該墓壙作長方形豎穴,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8米,內有墓室,室內有棺有槨。墓內殉人16個,墓主棺木及遺骸已朽。墓內共出土銅器、玉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及各類隨葬品計1928件。填土中有陶爵、玉簋、石磬、象牙杯、玉臼、石牛、骨笄、箭鏃等。槨內放置大量青銅器。棺內主要放置玉器,累計750件,已經初步鑒定300件,均系軟玉,大部分為新疆和田玉。其中,禮器有大琮、組琮、圭、璧、環、瑗、璜、玦、簋、盤等;儀仗有戈、矛、戚、鉞和大刀;農具和工具有斧、鑿、錛、鋸、刀、紡輪、鏟、鐮;生活用具有臼和杵、調色盤、梳、耳勺、匕、觿等;裝飾品有笄、墜飾、串珠等;藝術品有人物像、玉龍、玉虎、怪鳥等。這些玉制品屬于浮雕和圓雕制品,刻工精細,造型豐富,線條流暢,堪稱商代玉制品中的精品,充分顯示出那個時代的造型藝術與琢玉工藝的水平。從藝術成就上來看,人物與動物的造型表明商代玉雕工藝有了新發展。

在塑造人物時,商代的玉雕藝術家不僅掌握了人體各器官的比例,還可以把臉部細微的骨骼用準確的線條刻畫出來。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用簡練概括的手法,把不同部位的肌肉特點再現出來,使得人物惟妙惟肖,活靈活現。該墓還出土了不同衣冠的玉人:一件腰插寬柄器跽坐玉人,高7厘米,盤辮戴冠,著交領衣,長袖窄口,腰束寬帶,著鞋,雙目視前方,神態倨傲,像是奴隸主的形象;另一件人物頭梳小辮,跽坐,著衣,赤腳,頭微低,若有所思,可能是女奴形象。這兩件玉器不僅對研究商人衣冠發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對研究不同階級的人物形象和商代人種提供了形象資料。

商代玉雕藝術家手下的動物造型,多半是用作佩戴或插嵌飾物。動物種類計有豬、馬、牛、羊、狗、象、熊、鹿、虎、猴、鳥、鶴、鷹、雁、鴿、鸚鵡、鴟鸮、鸕鶿、鵝、鴨、魚、蛙、鱉、螳螂、蟬、蠶、螺螄等,還有一些是龍鳳、怪鳥、怪獸。這些飾物往往有小孔,可佩戴;也有下部有凹槽的,可供插嵌。這些飾物均是玉工精心設計而成的。

從這些玉制品中,我們發現商代藝術家們已經初步學會了“相石”和“俏色”這個最基本的藝術手法。所謂“相石”“俏色”,就是巧妙地選用玉石的天然色彩來安排作品的顏色,使人看了愛不釋手,驚嘆不已。婦好墓出土的綠松石制的鴿,羽毛翠綠而又有天然暈紋,增加了雛鴿的實感,使之嫵媚可愛。墓附近出土的玉鱉、玉龜,巧妙地運用了玉石的天然色彩和層次,使鱉甲油綠晶瑩,肢體肉感極為強烈,栩栩如生。其次,商代的藝術家用很簡練的外輪廓線準確地勾勒出動物的典型姿態:奔兔、蹲熊、臥牛、立馬、伏虎、游魚,形態酷似,生機盎然,輝映成趣。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扁體玉鶴,一件高12厘米,一件高9.8厘米。藝術家敏銳地捕捉到它們佇立的典型姿態,頸部下曲,兩翼微張,很像是剛剛出浴時拍打自己身上的羽毛,使人看后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從婦好墓出土的玉器我們可以看出,殷商時代的玉雕藝術已經逐步走向成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东辽县| 滨州市| 克什克腾旗| 瑞安市| 友谊县| 长寿区| 伊金霍洛旗| 乐安县| 深圳市| 黑龙江省| 沐川县| 安顺市| 新化县| 武鸣县| 阳信县| 集安市| 成武县| 敖汉旗| 洛隆县| 麻江县| 綦江县| 乳源| 黑河市| 肥东县| 平顶山市| 电白县| 顺昌县| 霍林郭勒市| 宝兴县| 沁阳市| 长兴县| 九龙坡区| 平阴县| 柏乡县| 田阳县| 平阳县| 普格县| 舒城县| 浠水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