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劍流芳:武當太乙神劍門文集
- 張桂生主編
- 7561字
- 2023-12-19 11:40:29
玄機直講
張三豐
煉丹火候說二篇
一
夫功夫下手,不可執于有為,有為都是后天,今之道門,多流此弊,故世間罕全真;亦不可著于無為,無為便落頑空,今之釋門,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
初功在寂滅情緣,掃除雜念,除雜念是第一著筑基煉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則天心來復;人欲既凈,則天理常存。每日先靜一時,待身心都安定了,氣息都和平了,始將雙目微閉,垂簾觀照心下腎上一寸三分之間,不即不離,勿忘勿助,萬念俱泯,一靈獨存,謂之正念。斯時也,于此念中,活活潑潑;于彼氣中,悠悠揚揚。呼之至上,上不沖心;吸之至下,下不沖腎。一闔一辟,一來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漸漸兩腎火蒸,丹田氣暖,息不用調而自調,氣不用煉而自煉。氣息既和,自然于上中下不出不入,無來無去,是為胎息,是為神息,是為真橐籥、真鼎爐,是為歸根復命,是為玄牝之門、天地之根。氣到此時,如花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氣熏蒸營衛,由尾閭,穿夾脊,升上泥丸;下鵲橋,過重樓,至絳宮,而落于中丹田,是為河車初動。但氣至而神未全,非真動也,不可理他。我只微微凝照,守于中宮,自有無盡生機,所謂“養鄞鄂”者此也。
行之一月、二月,我神益靜,靜久則氣益生,此為神生氣、氣生神之功也。或百日,或百余日,精神益長,真氣漸充,溫溫火候,血水有余,自然坎離交媾,乾坤會合,神融氣暢,一霎時間,真氣混合,自有一陣回風,上沖百脈,是為河車真動。中間若有一點靈光,覺在丹田,是為水底玄珠、土內黃芽。爾時一陽來復,恍如紅日初升,照于滄海之內,如霧如煙,若隱若現,則鉛火生焉。方其乾坤坎離未交,虛無寂滅,神凝于中,功無間斷,打成一團,是為五行配合。至若水火相交,二候采取,河車逆轉,四候得藥。神居于內,丹光不離,謂之大周天,謂之行九轉大還也。此時一點至陽之精,凝結于中,隱藏于欲凈情寂之時,而有象有形。到此地位,息住于胎,內外溫養,頃刻無差,又謂之十月功夫也。
二
夫靜功在一刻,一刻之中,亦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之功夫在內,不獨十月然也。即一時、一日、一月、一年,皆然。坐下閉目存神,使心靜息調,即是煉精化炁之功也;回光返照,凝神丹穴,使真息往來,內中靜極而動,動極而靜,無限天機,即是煉氣化神之功也;如此真氣朝元,陰陽反復,交媾一番,自然風恬浪靜,我于此時將正念止于丹田,即是封固火候。年月日時,久久行此三部功夫,不但入圜十月也。故曰:運之一刻,有一刻之周天,運之一時、一日、一月、一年,即有一時、一日、一月、一年之周天也。然一刻中,上半刻為溫,為進火,為望,為上弦,為朝屯,為春夏;下半刻為涼,為退符,為晦,為下弦,為暮蒙,為秋冬。一時則有上四刻、下四刻之分,即一日、一月、一年,皆同。此之謂“攢簇陰陽五行,一刻之功夫奪一年之氣候”也。到此乃是真空真靜,或一二年,至十年百年,打破虛空,與太虛同體,此為煉神還虛之功也。
前功十月既滿,須時時照顧嬰兒,十步百步、千里萬里,以漸而出。倘或放縱不禁,必致迷而不返。仙經曰:“神入氣成胎,氣歸神結丹”,所謂“一點落黃庭”是也。但人雜念少者得丹早,雜念多者得丹遲。此法簡易,奈人不肯勇猛耳。若能恒久行持,必然透金貫石,入水蹈火,通天達地。再行積功累行,服煉神丹大藥,必然形神俱妙,白晝飛升,全家拔宅,此又在功德之淺深何如耳。設或不服神丹,只顧陽神沖舉,回視舊骸,一堆塵土,夫亦白日羽翰,萬劫長存,可與宇宙同春者矣。
返還證驗說
七返九還之法,下手興功,先將上竅陽里真陰入內金鼎氣海之中,與下竅真陽配合。 “陽里真陰”即是自家元神,屬三魂;“下竅真陽”即是身中元氣,屬七魄。其先后二氣一合,則坎離自交,魂魄混合,神氣凝結,胎息自定,每日如外夫婦交情美快,切不可著他,水火自然既濟,發運四肢,如外火之生,焰焰相似,只要水火均平,此是小周天火候。調和熏蒸,喉息倒回元海,則外陽自然入內,真火自然上沖,渾身蘇軟,美快無窮,腹內如活龍動轉升降,一日有數十樣變化。嬰兒姹女,自然成合,此是采陰補陽一節。修煉玉液還丹,即筑基煉己,積內法財,終日逍遙,晝夜常明,乃長生久視之初階也。
世人常借五谷養命,數日不食,則氣饑死矣;若人年老,下元虧損,骨髓俱空,不能勝五谷之氣,是五谷能養人,亦能殺人。若會內外交接,水火既濟,氣血逆流,則五臟氣合,脾胃開暢,食入腹中,亦能化氣、生精、生神。人果能得下手天機,直候骨髓盈滿,臍腹如孕婦人一般,卻不是有胎形相,不過是氣滿、精盈、神全而已。如果三全,則真火鍛煉,調神煉虛,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
奉勸學人,參訪宗師,若求至人,抉破一身內外,天機明白,下手速修,煉己待時,候一陽至。擇地入室,煉此龍虎大丹,必要僻靜雞犬不聞之處,外邊又要知音道友,不要一個閑雜人來到,恐防驚散元神。
先言和光同塵,今言僻靜處,何也?煉己于塵俗,養氣于山林,是入室興功下手之時也。要超凡入圣,豈是小可的事?必須要一塵不染,萬慮俱忘,絲毫無掛,一刀兩斷,永作他鄉之客,終無退悔之心。持空煉神,守虛煉性。渾身五臟筋骨氣血都化成青氣。專心致志,演神純熟,成形受使,星回斗轉,隨心所變。直養得渾身無有皺紋,如蜘蛛相似,上七竅生光,晝夜常明,身如太虛,才是正時候,方可求仙道。這應驗氣滿神全,法財廣大,方可煉大丹,才叫做一個丹客。
功夫既得,時候自至,七竅光明,三陽開泰,神劍成形,趁水、順風、發火,雷轟電閃,方奪外天機。下手擒拿,采吾身外真鉛,以龍嫁虎,驅虎就龍。若會攢簇,不失時節,湛然攝起海底之金,即開夾脊,上泥丸,落入水晶宮之內,與木汞配合,不過半刻,攢簇已定,真火沖入四肢,渾身骨肉火燒刀割相似,最難禁受,就是十分好漢,到此無一分主張。防危慮險,沐浴身心,水火既濟,頃刻間,渾身如炒豆子一般相似,一齊爆開,渾身氣血,都會成形說話,就在身上鬧成一堆。
舌根下又有兩穴,左為丹井,右為石泉,此正是廉泉穴,隨骨脈一齊開,下腎水上涌到如外水泉一般,咽納不完,滋味甚異,比糖蜜更不相同。又其至妙者,臨爐下手之初,地將產其金蓮,天亦垂乎寶露,忽然一點真汞下降,透心如冰涼,即運一點神火,隨之攢簇于交感宮內,渾然湛然,如千千戰鼓之鳴,萬萬雷聲之吼。又,即是自己一身百脈氣血變化,休要驚怕。只要踏罡步斗,執劍掌印,這里正是兇惡處,三回九轉,降帥召將,如此防顧。于虛空中,或見龍虎相交、天地交泰、日月交宮,見群仙眾佛。功夫到此,諸境發現,切不可認他,恐著外邪。既認元神,鉛汞相投,三日才生大藥。三日里最難過,遍世界都是邪境,四面神號鬼哭,八方殺氣狼煙,此正是大開關功夫。到此,十個九個都嚇殺了,心不可有恐怖。蓋“己”雖化成神,卻是陰神,陰神最靈,能千變萬化,諸境為害,他豈肯善善降伏?前人說得好:“你會六神通,方才脫生死。”你若不會六神通,休想成道混沌。
又至三十時辰兩日半,氣氣相通,氣滿至極,忽然活潑潑地迸出太陽流珠,脫殼入口,百萬龍神,盡皆失驚。此是“元陽真丹藥入口,始知我命不由天”也。仙云:“這回大死今方活。”又云:“一戰而天下平。”即是此等地位,這才是天地交泰、日月交宮。
真陽之藥到口,頃刻周天火發,骨胎化作一堆肉泥,陽神脫體,撒手無礙。專心致志,持空養虛,以空養神,以虛養心,隨心變神。夫萬物皆天地生發,吾萬神朝拜而賓服,厭居塵世,逍遙蓬島,自有三千玉女奉侍終日,蟠桃會上,飲仙酒,戴仙花,四大醺醺,渾身徹底玲瓏,海底龜蛇出現,萬神受使,才是真鉛真汞顛倒,渾身紫霧毫光,瑞氣千條,是五龍大蟄法也。
煉之百日,玄關自開,嬰兒顯相,龜蛇出現,自然蟠繞。學者到此地位,口中才干得外汞。
煉之六個月,體似銀膏,血化白漿,渾身香氣襲人,口中出氣成云。此是靈丹成熟,一塊干汞,人服之永不死矣,亦能治死人返活。
煉之十個月,陽神脫體,一身能化千萬身。只候十二月,奪盡天地全數,陽神已就。渾身出入八萬四千陽神,步日月無影,入金石無礙,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刀兵不能傷,鬼神不能測,變化無窮,已成真人也。渾身氣候,無不是真藥,雞餐成鳳,犬食成龍,此理鬼神也難明。若不見過這樣言語,必不信大藥金丹也。
造化功夫,三回九轉,七返八還,火候細微,攢簇口訣,只三五日間,把天地都顛倒過,都是自然,人身造化陰陽,亦是自然。卻要體天地造化,方可成就事。從做過見過,從試應驗到自然處,功夫雖是一年,火候細微只在百日之內,動靜兇惡只在幾日、一時里,得內外攢簇,頃刻湛然,圣胎成就,產黍米之珠,吞入腹內,周天火足,脫胎換骨,只是要持空養虛,余皆自然。
今人果得明師指示,先煉己于塵俗,積鉛于廛市。攢年簇月,攢日簇時,大定之中,只在一剎那間;不出半個時辰,把天地都顛倒過。運火十月之功,體天地自然之法,若不能死中求活,焉能逃出三災八難哉!
服食大丹說
三清俸祿,玉皇廩給,非先圣賢哲,焉能受得?如許旌陽、葛仙翁、殷真君等八百余家,俱是成道之后,方煉服食,以度群迷。仙云:“內丹成,外丹就。”此言人得正傳,先積精累氣,收積內外法財,養得氣滿神全,金光出現,晝夜常明,如是則吾身內丹成,而吾身外丹亦發相矣。
凡看書,不可按圖索驥,學者于晝夜常明之時,藥苗已生,方可采吾身外之藥,配吾身中之雌雄,以得金丹入口,周天火候發現,頃刻湛然;撒手無礙,才是金蟬脫殼;默朝上帝,中遇仙舉,受其天祿,萬神朝禮,能折天補地,摘星握月,驅雷轉斗,呼風喚雨,舉意萬神,使覷天地如手掌相似。這福德勝三輩天子,智慧勝七輩狀元,到這般時候,方可煉服食金丹。此丹如黍米一粒,落于地則金光燭天,方名神丹。若不通神,敢說是外丹服食?此機奧妙,天機深遠,“金種金,銀種銀,外邊無有別靈神”,此黃白之術,不是凡間金銀,為母遏氣,果得正傳,能產先天大藥,認得黃芽白雪,此為黃白,方可為母遏氣,以煉神丹。但是,金銀水藥,都屬后天,且又不知真陰真陽同類,萬萬無成。慨世學者,真假不辨,不遇正人,都是盲修瞎煉。實修性命之士,若未遇真師,且潛心看書。夫古圣丹書,不空說一字、妄言一句,只是后人不識邪正,又不知古圣賢書中都是隱語譬喻,遭遇庸師,執認旁門,毒藥入心,又無通變,似是而非,自高自是,聲音顏色,拒人千里之外,則高人望望然去之,況仙圣乎!
學者未遇正人時,當小心低意,積功累行,遇魔莫退,遭謗勿嗔,重道輕財;一遇正人,篤志苦求,抉破一身內外兩個真消息,忽然醒悟諸書,才不為人迷惑。若是至人君子,實心為命,掃盡旁門,重正心猿,重立志氣,低心下意,經魔歷難,苦求明師,窮取生身受氣初。初者,是元始祖氣,此氣含著一點真陽真陰。夫真陽真陰,產于天地之先,混元之始,這顆靈明黍米寶珠,懸在虛空,明明麗麗。但未有明師指破的人,如在醉夢相似,離此一著,都是旁門。此靈明寶珠,于虛空之中包含萬象,潛藏萬有,發生萬物,都是這個。
一粒黍米說
此物在道門中,喻真鉛真汞。一得永得,不可著于乾坤、日月、男女上,只于己身內外安爐立鼎。煉己持心、明理見性之時,攢簇發火,不出半刻時辰,立得黍米玄珠,現于曲江之上。刀圭入口,頃刻一竅開,百脈齊開,渾身筋骨,五臟血肉,都化成氣,與外水銀相似。到此時候,用百日火功,方有靈妙,一得永得,無有返還,住世留形,煉神還虛,與道為一矣。
此物在佛門中,說是真空真妙覺性。下手端的,煉魔見性,片晌功夫,發起三昧真火,返本還元,一體同觀,大地成寶,霞光萬道,五眼六通,煉金剛不壞之身,了鬼神不測之妙也。
此物在儒門中,說是無極而太極。依外天地而論,無極是天地周圍日月未判之前,四維上下,混混沌沌,如陰霧水氣,直至時到,氣滿相激,才是太極。是時也,日月既生,清濁自分,在上為天,在下為地。天之清氣為純陽,地之濁氣為純陰。雨露從天降,是陽能生陰;萬物從地生,是陰能生陽。天地是個虛無,包藏無窮盡、無邊際。天之星宿神祇,動靜轉輪,各有方位;地下萬物,按四時八節,自然發生。總論只是虛空。
夫日月是天地之精,上照三十三天,下照九極萬泉,東西運轉,上下升降,寒暑往來。日是純陽之體,內含一點真陰之精,屬青龍、姹女、甲木、水銀、金烏、三魂,即是外;月是純陰之體,內含著一點真陽之氣,屬白虎、嬰兒、庚金、朱砂、玉兔、七魄,即是內。人身造化同天地,故人身亦有真日月,道在邇,人何求之遠也!三魂屬性,性在天邊;七魄屬命,命在海底。內外通來,“性命兩個字,了卻萬卷丹書。”性屬神,是陰;命屬氣,是陽。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千經萬卷,皆是異名,然真性命及幻法象,若不得真傳,則又不可知耳。仙云“四大一身皆屬陰,未知何物是陽精”,又云“涕唾精津氣血液,七般靈物總屬陰”。乃后天渣質之濁陰,非真陰也。真陰與真陽相對,真陰既不知,焉能知真陽乎?今之學者,不惟不知真陽,亦且不知真陰,若知真陰,亦必知真陽矣。不遇明師,焉能猜度!學者窮取一身中天地人三才之妙,窮一身內外真爐鼎之端的,及一身內外陰陽之真消息。如不得旨,一見諸書異名,心無定見,執諸旁門,無有辯理。既不知窮理,則心不明。心既不明,則不能見性。既不見性,焉能至命?古人云:“只為金丹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
登天指迷說
道也者,生天地,育萬物,放之則包羅虛空,斂之則退藏于密,兩儀、日月、五行,都是道中之造化耳。物物各具一太極,即道也;人人心上有先天,亦道也。五行順而生人生物,五行逆而成仙成佛。故云:“五行順則法界火坑,五行逆則大地七寶。”這五行之精,秘于四大形山不內不外之密處,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耳。 “民可使由之”,順行也;“不可使知之”,逆行也。夫魚在水中,不知其為水也;人居氣內,不知其為氣也。此譬喻當潛心究竟,回光返照,明心見性,果證仙佛,復何難哉!
今人學道,個個自賣聰明,自夸伶俐,自稱會家,終無了悟。又有一等小根盲人,見先圣所言外陰陽、外爐鼎、外藥物,執迷女子為鼎器,則又可哀已也。某見酷好爐火者,百無一成。又以軒轅鑄九鼎而成道,以為必用鼎器九人,謬之甚矣。嘗見有進過五、七鼎,亦無成就者。且人念頭一動,先天淳樸即散。先天既喪,后天雖存,究何益身心?不過聊存四大而已。這樣下愚,豈知“天不言而四時行、百物生”之妙哉!夫人身造化同乎天地,但不知天何得一以清、地何得一以寧,又不知主張造化的是誰。若能以清靜為體,鎮定為基,天心為主,元神為用,巧使盜機,返還天真,歸根復命,豈患不至天地圣位?至用女鼎一節事,萬無此理。
假使有緣之士,得遇真師,先行玉液還丹,煉己和光,操持涵養,回光返照,此即見性明心之事也。既見其性,更求向上之事,乃金液還丹,情來歸性,直到真空地位,大用現前,龍女獻一寶珠,金光發現,至此方為一得永得。亥、子之交,剝、復之間,于太陽初動興功時,手探月窟,足躡天根,回風混合,從此有百日功靈之妙。此金液還丹,乃陰陽五行之大道也。除此玉液金液、性命雙修、清靜自然之道,余皆旁門小法。
某于一身內外安爐立鼎,攢簇口訣,藥物火候細微,已得虛空法度,便去入室,行外藥入腹大事。發火行功,到秘密處,有虛空萬神朝禮,仙音戲頂。此事鬼神難明。怎奈因自己不能煉己于塵俗,未得積鉛于市廛,氣脈又未甚大定,基址也未得三全,理雖融而性未見,故萬物發現兇險,心神恍惚,不能做主。又因外邊無知音道侶護持看守,觸其聲色,驚散元神,激鼎翻爐,劣了心猿,走了意馬,神不守舍,氣不歸元,遭其陰魔。
何為陰魔?我不細言,后學不知。皆因真陽一散,陰氣用事,晝夜身中,神鬼為害,不論睜眼合眼,看見鬼神來往,即耳中亦聽得鬼神吵鬧,白日間覺猶可,到晚來最難過,不敢鎮定一時。我身彼家海底命主,兌金之戊土沖返,五臟氣血皆隨上騰,身提不著他,殺身喪命,真乃鬼家活計也。
某乃暫棄前功,遵師訓指,大隱市廛,積鉛塵俗,攝情歸性,殺機返覆,自幼至老被天地人物盜去的天真,今于虛無中,塵色內,卻要奪盜返還于我天性之中,方得元精、元氣、元神之三全,至是乃心明理融,理融見性,身心大定,五行攢簇,才去行上等事而了大道。想前代賢哲,多有中道而廢,皆因未曾煉己持心,金來歸性,以至二候得藥,于四候進火之時,不知虛空法度,粗心大意,是以白玉蟾有“再砍秋筠節”之嘆焉。誰知虛空消息,至微、至兇、至惡,若是擒捉不住,定不饒人。若是學人知一身內外兩個真消息,了然無礙,方去操持涵養,克去己私,復還天理,則還丹功夫,至簡至易。終日采吾身外之黃芽,以候先天之瓊漿,此正是“飲酒戴花悟長生”之妙也。
若混元一事,則無意、無必、無固、無我,恁生恁死,忘人忘物。如游手好閑,不務生理,終日穿街過巷,玩景怡情,淫房酒肆,兀坐妄言,豈不動世人之驚疑哉?攝境積鉛,法財兩用,豈不致俗子之笑謗哉!是以必資通都大邑有力之家,以為外護,目擊道存,韜光晦跡。仙云:“要貪天上寶,須用世間財。”夫天上寶,非指青天之上而言也,乃吾身上九陽鼎之寶也。故軒轅鑄九鼎而飛升。世之迷徒,一聞“天上寶”三字,遂執天上日月為水火,乃于月出庚方,用兩目行度數以采之為“真水真鉛”;于日出卯時,亦運兩目采之為“真火真汞”。夫天上地下,乾坤、坎離、男女、內外爐鼎,喻吾一身之內外陰陽而言,并無男女等相。仙云“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還丹本無質”。至哉,斯言盡矣。
世間學好的人,必不為損人利己之事。宇宙間男女所賴以生而不死者,惟此一點陽精而已。豈有學仙的人采女人之精而利己之身哉!比與世之殺人者,有何異焉?又先圣言“彼家”“男女”“兩家”“兩國”及“內外爐鼎”等說,若人不得正傳,其不錯認者幾希矣。
某曾遇明師,耳提面命,抉破虛空內外兩個真消息,不敢私于一己,冒禁相付,把一身天地人之造化、三教經書、藥物火候、日月交合、盈滿度數,盡都抉破,不立文字,但說真言,使學者無錯認迷修之誤。是書在處,有神物護持,若無緣下流見之,亦不過瞽唱之文詞耳。
是金丹大道,萬劫難遇,正是“踏破芒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學者果能涵養于造次顛沛流離之際,保此方寸不失,是天理復矣。天理既復,然后求向上外藥入腹事,頃刻湛然,脫胎換骨,渾然化一道金光,大地成寶,身外生身,陽神脫體,持空養虛,此是五龍大蟄法。受諸逍遙,超出風、水、火之三劫,不在生、老、病、死、苦中矣。今人不去修行,有貪圖爐火外丹服食者,此又迷之甚矣。
玄機問答
前見羽流抄本,有三豐先生自問自答二條,極為玄妙。或以為永樂遙問,而先生遙答之者,是亦一說也。
其問云:
“這道人,開口就講道,我問你:
這呼吸誰收誰閉?誰舉誰提?
父母未生時,這一點真陽動靜,
在哪里修根養蒂?在哪里立命安基?
你與我講個原因,明個道理,切莫要錯講糊支!”
其答云:
那道人稽首,便答道:
“你看我,這呼吸自收自閉,自舉自提;
父母未生時,那一點真陽動靜,
在虛無內修根養蒂,虛無內立命安基。
這是咱講的原因、明的道理,又何必指東猜西!”
(按:知此篇乃玄要下篇、道情總說,“登天指迷”即道情詞曲之總名也。篇末云“下流見之,不過瞽唱文詞”,即此可為道情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