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5級量表:提高孩子的社交情緒能力(第2版)
- (美)卡麗·鄧恩·比龍等
- 2642字
- 2023-11-23 15:21:20
前言
《神奇的5級量表》(第2版)(Buron & Curtis, 2012)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如何使用5級量表,還有我們多年來收集的讀者使用量表的故事。第二部分包括了第1版中的14個具體的量表和場景,既讓老讀者感到很親切,也作為背景知識向新讀者介紹這套神奇的工具。本書的其余部分對所有讀者來說都是全新的內容。由于國內外的從業者提出,量表也要適用于年幼的學生和重度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人士,本書第三部分介紹了專為幼兒設計的量表,第四部分則針對典型的孤獨癥人士重點介紹了焦慮曲線模型的擴展使用。第五部分包括了第1版問世之后,我們成功使用的各種新穎的量表。最后,第六部分列出了在個別化教育計劃中教師使用量表所要達到的目標和目的。我們也為讀者提供了可供下載的空白量表、小型便攜式量表和量表工作表,方便自己復制使用[1]。
背景信息
從2003年開始,我們把《神奇的5級量表》作為一種學習社交理解的方法介紹給ASD學生和有類似挑戰的學生。從那時起,我們越來越深切地理解為什么量表會有效,以及如何針對不同人群有效地使用量表。
盡管最近出現了一些讓人激動不已的社交課程,但教師在準備教學計劃時,才剛剛開始注重社交能力的教學。經過九年的時間,我們才慢慢明白,對于那些我們認為是“常識”的信息,ASD個體需要我們教授才能理解。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實踐版) (The Brain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Insights, Daniel Goleman, 2011)中寫道:“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范圍會因自己沒注意到的東西受到限制……”孤獨癥人士似乎沒能注意到自己忽略了某些東西,這種注意不到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影響。量表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他們注意到自己和他人的社交行為并做出功能性的回應。
5級量表的目的是用具體的、系統的和無須評判的方式去教授社交和情感信息。社交思維或情緒調節技能較差的學生往往會出現問題行為,尤其是在面對困難的社交情境時。通過量表,教師和家長用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教授社交規則和期望,與孤獨癥人士一起,弄明白他人行為反應的原因以及過去和將來社交情境中出現的問題,并制訂自我管理計劃。
西蒙·巴倫-科恩的共情-系統化理論(empathizing-system theory; Golan & Baron-Cohen, 2008)似乎也支持使用量表教授社交和情感概念。該理論表明,ASD人士有強烈的分析信息以確定前因后果的意愿。該理論還暗示使用系統教他們難以理解的信息是在利用他們的學習優勢。
5級量表讓照顧者能更有效地與照顧對象溝通。一旦照顧者可以針對聲音大小、沮喪程度或其他問題制定量表,那他們就能將學生在家庭和學校里面臨的情況都納入這個系統中,這樣大家就可以在一個頻道上溝通。例如,家長在家與兒童交流時也可以使用針對學校情境制定的聲音等級量表。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4級可能是戶外(使用的)聲音;2級聲音可能是在學校圖書館里(使用)的聲音,若家里有小寶寶在睡覺,使用的也應是2級聲音。照顧者還可以把量表貼在家里,這樣一來,與孩子交流何時何地使用幾級聲音就一目了然。
個體出現問題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缺乏有效的社交溝通技能。換句話說,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在社會交往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那么他們就會不可避免地認為自己只會失敗。因此,如果個體不擅長做其他人都擅長的事情,那么他們很可能會對這件事產生抵觸情緒。因此,不要讓評判的字眼出現在量表中,這一點很重要。例如,避免使用“好”“壞”“對”“錯”等詞,也不要使用“后果”或“不恰當”這些讓人沮喪的字眼。
如果你針對的是違法問題,那么可以這樣制定量表:
規則[2]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用非常直接和坦誠的方式處理問題,避免使用典型的評判性字眼。量表簡單明了、客觀真實、態度誠懇。下面的量表也是直接討論問題,不帶任何評判意味的。
結識女孩

要想提高個體對量表的接納度和使用量表的積極性,和他們一起制定量表是個好辦法。我們發現,即使是幼兒或口語能力非常有限的兒童,他們也能和照顧者共同制定量表。對于沒有口語表達能力或意愿的個體,我們可以使用《超過5就失控了》(A 5 Could Make Me Lose Control, Buron, 2007)這本書中的活動幫他們完成量表。書中的活動不需要他們使用語言,只要把表示不同環境或不同社交情境的字卡或圖卡放入標有等級的五個袋子中即可,如把“與他人爭論”的字卡或圖卡放入標有“4”的袋子中。1號袋子里的社交情境對她沒有絲毫影響;2號袋子里的情境可能會讓她有些不安;3號袋子里的情境可能會讓她緊張;4號袋子里的情境可能會讓她生氣;5號袋子里的情境可能會讓她失去控制,甚至是爆發。
照顧者在與高功能ASD個體共同制定量表時,可以采用工作表的形式。這種形式可以讓他在填寫量表的同時,有機會寫出具體是什么事情讓他有何種感受,他可以用什么策略控制這些感受。照顧者還可以用這種共同制定的量表來設計支持計劃,如在可能引發問題的環境中提供支持。
有些教師和家長問我們,量表是不是必須要有5個等級。雖然5這個數字沒有什么魔力,但它似乎是最容易使用的數字。比如,把社交概念或情感分成10級似乎太難了。然而,我們遇到過許多自己制定量表的學生,其中有些人就堅持用3級、7級、8級和10級。我們甚至遇到過一位年輕人,他為自己制定了15級量表。
量表系統通過把社交和情感概念分成不同等級,幫助個體更好地理解它們。如果他掌握了這個系統,想要多加一些等級,那么這可能意味著他不僅接受了這個系統,而且通過加入自己的想法讓這個活動變得更有趣。如果是這樣的話,務必全力支持他。我們希望他能接受這個系統,所以不要因為堅持使用數字5而妨礙目標的達成。畢竟,社交彈性(social flexibility)也是我們要努力教授的課程。
使用量表最大的好處可能就是我們可以用它教授自我管理技能。在《焦慮,變??!變?。 罚?span id="5y4af5d" class="italic">When My Worries Get Too Big!, Buron, 2006)一書中,我們通過量表先教授幼兒識別自己何時會感到有壓力,然后教他們管理自身情緒的方法。多年來,最初的檢核量表已經得到不斷的擴展,我們發現可以使用它有效地教學生如何調節情緒。高度焦慮的學生可以在一天中定時檢核,幫助自己控制好情緒。當面臨的哪怕是小小的壓力時,他們也可以使用放松例行程序避免自己失去控制。
自我檢核量表示例

丹尼爾·戈爾曼(2011)將情商解釋為自我意識、社會意識、自我管理和關系管理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此版《神奇的5級量表》中,我們提供了一些示例,說明如何使用量表處理這四個認知領域。
最后,感謝所有使用量表的人們,感謝你們花時間把你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你們的故事很具啟發性,我們希望該版本能夠把它們呈現出來。
祝您讀得開心!
卡麗和米茨
[1]. 編注:關注微信公眾號“華夏特教”,即可在線瀏覽或下載這些資源。
[2]. 原注:這與天寶·格蘭丁(Temple Grandin)所說的“社交罪惡”(social sins)很相像。(http://www.iidc.indiana.edu/index.php?paged=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