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宮粉黛無顏色
- 大唐九萬里
- 歐陽壞壞
- 2281字
- 2023-10-13 14:49:08
“殿下,前方過了涪州,便是蜀州了。”
郭子儀看著已經若隱若現的培洲城,松了一口氣道。
“青山隱隱水遙遙,秋盡江南草木凋。”
看著蒼茫古道,李璿想起了這句著名的詩句,不由感慨萬千道。
“想不到殿下竟有如此才情,好詩,好詩啊!”
被忽悠瘸了的李白,也一同隨行,聽聞之后,眼神一亮道。
咳咳!
這就尷尬了,對不起小杜,我真不是故意賣弄,只是觸景生情而已。
無心之言,不會讓幾十年后某小杜,少了一首千古絕唱吧?
罪過,罪過!
李璿想到高力士的指點,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涪州城道:“此去蜀州已不遠矣,直奔蜀州。”
“殿下有令,直奔蜀州。”
郭子儀當即下令,并無異義。
一行人并未繼續走廣闊官道,而是選擇一條小道,繞近路直奔蜀州而去。
蜀州,貴妃之父曾在此任職,貴妃童年也是在此度過。
得圣人幸寵之后,遂令蜀州刺史造楊苑,圣人更是親手御撰和徹書家廟碑,以表楊家之功。
一聲聲優美凄婉的琵琶之音,繚繞于耳,好似婦人的哭訴……
“娘娘……”
突然一名宮女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大聲喊道。
一聲清脆的弦音響起,一根琵琶弦應聲而斷。
“何事驚慌?”
楊玉環放下了手中的琵琶,看向自己的貼身婢女道。
“娘娘大喜,圣人派涼王殿下為使,前來迎娘娘回宮。”
婢女滿臉欣喜,向楊玉環回稟道。
“宣吧!”
楊玉環并沒有意外,因為在之前,自己就收到了兄長八百里加急送來的信件。
“是,娘娘。”
婢女得到應許之后,立刻快步離開了。
李璿在婢女的帶領下,很快就來到了楊苑的花園。
見楊玉環手中拿著曲譜觀研,當即拱手道:“李璿拜見貴妃娘娘。”
“涼王無需多禮。”
楊玉環這才放下曲譜,打量著眼前的涼王李璿,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雖然記憶之中有楊玉環的樣貌,但今日得見真人。
李璿才真正有些理解了,李隆基為何寧愿不要老臉也要霸占兒媳。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這個女人在中華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筆墨。
有關于她的傳世之作,也有不少。
也難怪李隆基,從此君王不早朝了。
沉默了良久,李璿有些意外,這女人好像跟歷史上說的不一樣啊?
不是說貴妃聽聞明皇遣使,當即痛哭流涕,拜感帝恩嗎?
本以為是一件手到擒來的潑天之功,好像氣氛有點不對。
難道是,古人誠我也欺嗎?
“貴妃娘娘,圣人對娘娘日思夜想,不知何時動身回長安?”
沒辦法,人家不說話,只能自己說,李璿小心翼翼的試問道。
“本宮為何要回去?”
楊玉環一笑生花,反問道。
“……”李璿。
這不科學,與自己想象之中,完全是兩碼事。
這一刻,自己才深深明白,何為恃寵而驕。
本來想說這是圣人的旨意,可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果換作別人,可能抗旨不遵的大帽子扣下來,任誰都要跪地求饒。
眼前這位女人,可不是一般人。
拿圣旨說事,無疑很蠢。
可自己能怎么辦?
總不能把她綁回去吧?
果然,傲嬌的女人,都不好惹呀!
“涼王若無它事,就請回吧!”
“本宮還要研習新譜之曲,沒時間招待涼王。”
楊玉環見李璿默不作聲,也不知道在尋思什么,直接下了逐客令。
李璿知道再不果斷,便要錯失良機,當即把心一橫,準備用出備用方案。
來時,自己也自然想過很多種結果,所以也并未真的覺得會一切順順利利,毫無波折。
“貴妃娘娘,圣人也知有愧,所以來時曾言,若貴妃娘娘仍心有怨氣,便請貴妃聆聽此曲。”
李璿說完,從腰中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玉笛。
然后開始吹了起來,凄凄婉婉,笛音繚繞,恢弘大氣之中,又好似帶著無盡的思念之情,讓人痛斷肝腸。
曲罷!
許久之后,楊玉環早已淚眼婆娑,識音之人,方懂知音之人。
這是一首對愛人,無限思念,無限眷戀的曲子。
“此曲何人所作?”
楊玉環用絲巾擦了擦眼睛,看著涼王李璿,態度好轉了一些。
“此曲乃陛下為娘娘所作。”
李璿臉不紅心不跳道,心中卻默念,罪過,罪過,此因果實在太大了,希望天帝勿怪!
“這曲子是涼王所著嗎?”
楊玉環本就極擅音律,對于李璿的謊言,根本就不相信,而是直接道。
“此曲是圣人對娘娘的思念。”
李璿知道瞞不過眼前這位音律大家,但也只能厚著臉皮,來個死不承認,模糊兩可道。
“圣人雖偏愛于本宮,但本性風流,絕作不出這樣的曲子。”
楊玉環似乎有些哀怨道。
自己好像莫名吃了一個大瓜,李璿感覺自己的小心肝噗噗亂跳。
看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莫非這楊貴妃,真是因為爭風吃醋之事,被攆回了娘家?
算了,這些八卦,沒必要深究。
“來時圣人一直念叨著娘娘,總是對李璿夸贊娘娘。”
李璿知道這娘們不好忽悠,哪怕是個非常漂亮的女人,也一樣不好騙。
是誰說那啥大無腦來的?
放屁!
“是嗎?”
“圣人如何夸本宮?”
楊玉環莞爾一笑,好似讓這花園之中盛開的嬌艷百花,都失色不少。
“圣人時常說貴妃娘娘,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李璿感覺自己又對不起了小白,但事急從權,也只能委屈你們了。
“詩句倒是不俗,但好像似有殘缺,還有嗎?”
楊玉環也被李璿那拙劣的表演,給逗的眉開眼笑,合不攏嘴。
媽的!
這就是不好好上學讀書的下場,肚子里沒墨水,真不行。
嗯,唐詩三萬篇還是有點少,自己要努力長命百歲,讓小白,小杜他們也一起加班加點,爭取搞個唐詩五萬篇還差不多。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李璿暗道,還好自己還記得一句。
看樣子學渣穿越,也不是什么好事。
就這些詩詞歌賦自己都記不住幾首,而且還只能記住那些名傳千古的佳句,斷斷續續。
更別說什么發明制作,點燃科技之光了。
自己當然也想,但實在沒有這份經驗與知識儲備。
“看樣子,涼王倒是藏的挺深。”
“不但精通音律,更是文采斐然。”
“聽聞涼王舍命為本宮求情,真是讓本宮感動。”
“只是本宮很好奇,涼王又所求為何?”
“是像安祿山那般,拜本宮為義母,只為升官發財?”
“亦或是涼王,也有問鼎之心,欲與太子一爭長短?”
楊玉環語氣很平淡,并沒有說的那般感動,看著李璿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