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唐詩三萬篇
- 大唐九萬里
- 歐陽壞壞
- 2037字
- 2023-10-12 23:34:41
李太白?
這詩好熟悉的感覺,是他嗎?
“殺。”
一名賊騎,飛馳而上,揮舞著手中的馬刀,朝著李白招呼過去。
“我自巫峽西盡來,殘陽如血百花開。”
“秋風落日云翻覆,請君赴死李太白。”
李白看著奔來的賊騎,非但沒有絲毫驚慌失措,反而暢飲一番,豪邁無比道。
待賊騎近身一米時,他宛如突然變了一個人一般。
此時他不再是醉醺醺的儒雅書生,好似一位絕世無雙的劍客,眼神犀利。
銀鞍白馬流光劍,一道寒光忽閃現,優雅的弧線,妖艷的鮮血噴涌而出。
一顆頭顱高高飛起,直接掉落在地。
那匹駿馬,也頓時驚慌失措,奪路而逃,帶著主人的無頭尸,很快便消失在遠方的石徑小道上。
所有人皆是一愣,他們哪個不是尸山血海殺出來的戰士。
但如此優美儒雅的殺人,生平未見……
這一刻,這位俊逸非凡的中年大叔,給所有人上了一課,生動演示了,什么叫殺人藝術。
果然是大牛人,難怪也稱劍仙!
李璿看著千古大牛人李白,心情也是十分澎湃啊!
這要是不裝逼,一心專注寫詩,要給后世子孫留下多少文化瑰寶啊?
“喂,你們別光看著啊!”
“快點揍他們,這么多人,我李太白也遭不住。”
面對群起而攻的賊寇,大劍仙,大詩人李白再也無法保持風度了,與裝逼相比,小命更重要。
李璿看著李白,真如詩中所寫那般,幾乎是十步殺一人,哪怕被幾十號人圍毆,也依舊是邊逃邊戰。
哪怕是逃跑,都跑的如此優雅,果然是謫仙啊!
“呵呵!”
李璿沒心沒肺的笑了笑,讓你裝逼,然后立刻吼道:“眾將士,今有劍仙李太白助戰,焉有不勝之理,殺啊!”
當即,雙方再次展開混戰。
不得不說李白劍仙之名,果真是名不虛傳。
一人一馬一劍,縱橫睥睨,賊寇竟無一合之敵。
見李白如此勇猛無敵,眾騎將也是士氣大漲,紛紛手刃賊寇。
很快,這支本就肝膽俱裂的賊寇,再也無法承受內心的恐懼,徹底崩潰,四散而逃了。
“殿下神威。”
“大唐威武。”
八百驍騎,大戰之后,只剩下了一半。
經歷劫后余生之后,他們由衷的爆發出歡呼雀躍之聲。
“劍仙神武,眾將威武。”
“大唐榮耀永不滅,八方夷狄盡膽寒。”
擦了擦臉上的血跡,李璿也是真心感慨道。
這一刻,他才算真正體會到,生于大唐盛世,驕傲自豪之情,乃是傳承于骨子里。
收拾完戰場之后,李璿命人將英雄遺體送回長安故土安葬。
舉行完告別祭奠儀式之后,眾人才來到了驛館,暫時落腳歇息。
“久聞使君大名,今日得見,方才覺得使君謫仙臨塵,實至名歸也。”
李璿與李白跪坐在案前,看著暢飲的李白道。
“殿下過譽了,某不過一介山野村夫,閑云野鶴罷了。”
李白十分灑脫,再次舉杯一飲而盡。
“使君若胸無志向,又何必三番兩次入長安?”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李璿似笑非笑的看著李白,問道。
“曾經年少太輕狂,讓殿下見笑了。”
李白雖然說的十分灑脫,但眼神之中仍舊難掩一絲神傷。
“使君之才可蓋世,卻不在長安殿堂之中。”
“以使君之才情,何必困于方寸之地,無法自拔?”
李璿也看到了李白眼神之中的黯然,當即開導道。
“堂堂熱血兒郎,既不能佐王治世以御諸侯,又不能封狼居胥,馳騁疆場,以報國恩。”
“凡我大唐子民,莫不以出將入相為最高榮耀。”
“若依殿下所言,某之才,當在何方?”
李白自嘲一笑,反問道。
“自秦漢于今,錦繡文章,詩詞歌賦,傳世之佳作幾何?”
李璿循序漸進,慢慢引導著。
沒辦法,自己就是個古道熱腸的人。
千年以后,有太多大佬要與李白搶詩仙之名。
所以,還是唐詩三百篇太少了。
盛世中華,豈能沒有錦繡文章,璀璨詩詞?
名字自己都琢磨好了,就叫《李某人饋贈后人唐詩三萬篇》,如此方美哉。
靠詩仙李白一人,估計有點難度。
但不是還有杜甫,高適,王維,顏真卿,王昌齡,賀知章等,一大群文壇大佬嗎?
《唐詩三萬篇》,只要以后自己努努力,格外關照一下這些文壇大牛,也應該不是什么問題。
想到那些小屁孩,抓耳撓腮背詩的場景,李璿就忍不住嘴角勾起一絲弧度。
自己實在太有想法了,太天才了,他們一定會感謝自己的饋贈。
嗯,肯定會!
李白看著李璿邪惡的笑容,總感覺有些瘆得慌,思慮片刻道:“神州人杰地靈,江山代有俊才出,傳世之作猶如漫天星辰。只可惜,多毀于天災兵禍,其中絕大多數皆付之一炬。”
“使君所言極是。”
“將相之才可留之青史,為后人道哉。”
“文壇泰斗更能留下璀璨經文,萬世諸生皆誦之。”
“使君不妨仔細想一想,千年以后,百萬后人,千萬后人,萬萬后人,皆誦使君之詩經。”
“那是何等風光,何等的璀璨?”
李璿又開始畫大餅,當然這塊餅千年以后成真了,自己可沒騙人。
“可是……”
李白也被李璿的話給震住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
“使君,將相亦不過數十年風光,便會成為千秋青史上,寥寥數筆的冰冷文字。”
“錦繡文章,璀璨詩經不一樣,哪怕千秋萬世之后,依舊會有無數青年才俊為之折服。”
“使君一生蹉跎,絕非是庸碌之才。而是取己之短,棄己所長,焉能不處處碰壁?”
李璿不斷洗腦,持續輸入道。
“真是這樣么?”
李白眼神露出一絲茫然,然后腦海之中,不斷浮現這些年來的懷才不遇,哪怕勉強擠進去,也是備受排擠,無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