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顏御史,失敬失敬。”
李璿先是客套了一句,然后補充道:“一時偶感而發,不足之處,讓顏御史見笑了?!?
對于顏真卿,李璿還是非常尊敬。
因為,安史之亂,他是河北唯一在后方給安祿山大軍背刺的孤勇者。
后來朝廷反過神,開始召集各地大軍平叛,河北各地皆復返,跟隨顏真卿在河北對安祿山叛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可惜,著實可惜了?!?
顏真卿惋惜不已道,但很快他又笑了笑道:“殿下憑此一詩,足以青史留芳名?!?
說完,他便重新坐了下去。
李璿笑了笑,也沒有當回事。
吉溫一杯接著一杯的悶飲,心中一直在詛咒李璿。
這潑天的功勞,原本是自己的??!
可惜,被這個卑鄙無恥之徒,給捷足先登了。
再次將美酒一飲而盡,吉溫放下酒觴,站了出來,對著上方的李隆基道:“陛下,齊王殿下文采斐然,臣聽聞殿下又極善音律,想必舞技也必然非同一般。值此普天同慶之日,何不請齊王殿下一展豐姿?”
草!
這人誰???
有病吧!
李璿聽聞,當即不淡定了,直接風中凌亂。
自己會跳個雞兒舞???
難道跳個鳳舞九天?
還是華爾茲?
李隆基也是笑容僵硬下來,看著下方的吉溫,眉頭皺了一下,很快便舒展開來。
“此議甚妙?!?
李林甫也看了一眼出盡風頭的齊王李璿,覺得壓一壓這位初出茅廬的齊王,也并非什么壞事。
自從整垮了一個又一個政敵之后,在朝中,已經很久沒有人能夠動搖自己的權威了。
現在,這楊國忠竟敢與自己作對。
顯然,也是因為這位齊王咯?
因為楊玉環的緣故,李林甫非常想當然的把齊王李璿,劃歸為楊黨。
雖然不知道齊王,為何沒有站在楊國忠那邊,扶持安祿山,反而與自己站在一條戰線。
但有貴妃在,那很顯然,齊王絕不會成為自己的盟友。
而且,自己也不需要盟友。
區區一個齊王又算什么?
即便是太子,也幾次三番,被自己險些拉下馬。
王鉷乃是李林甫頭號親信,之所以能夠成為權傾朝野的御史大夫,自然是不遺余力的親李派。
看了一眼楊國忠,王鉷有理由懷疑,楊國忠是因為李林甫沒有推薦他做御史大夫,反而推舉了自己而懷恨在心。
不過是一個靠裙帶關系的廢物,何懼之有?
哪怕是齊王,也同樣是靠裙帶上位的小人也,終是難成大器。
“陛下,齊王殿下,可能是完全繼承了陛下的天賦,文武雙全,舞樂震世。”
“只是不知我等,是否有幸得見,齊王之絕世舞藝?!?
王鉷也趕緊入場,添油加醋道。
很快,足有近百名朝廷大員,紛紛附和。
即便是李隆基,也有些猶疑。
楊國忠本想解圍,但轉念一想,剛剛這個不聽話的外甥,竟然胳膊肘向外拐,頓時覺得,還是讓這個年輕人吃點苦頭比較好。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朝局險惡??!
不過,他倒也沒有落井下石。
畢竟年輕人,犯錯是很正常之事。
看在貴妃娘娘的面子上,倒也不是不可原諒。
這一次雖未成事,但還有下一次,不急于一時求成。
太子李亨,也是滿腹幸災樂禍,坐等自己這個王弟當眾出丑。
“玉奴……齊王……”
李隆基有些琢磨不透,畢竟對于這個兒子,自己也并不了解,不由看向楊玉環。
楊玉環知道李璿的音律造詣還不錯,舞技?
天知道!
不過看李璿走路的樣子,怎么看,也不像有舞技底子的人。
不由,也有些吃不準。
“陛下,既然右相與御史大夫有此雅興?!?
“剛好,兒突有靈思,愿獻一曲,以頌大唐無數衛國捐軀之不朽英魂,以歌陛下之不朽功德?!?
李璿自動站了出來,對著上方的李隆基,振振有詞道。
“好,朕很期待……”
李隆基見李璿如此有魄力,不由又對這個一直不被關注的兒子增添了幾分好感。
“請陛下捎帶片刻,兒需當場譜曲?!?
李璿胸有成竹,決定狠狠扇這些權臣一巴掌,讓他們明白自己不好惹。
“準?!?
“賜筆墨紙硯。”
李隆基當場拍板,迫切想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到底要如何歌頌自己,歌頌大唐衛國英魂。
高力士親手從一名內侍手中接過玉盤,來到李璿面前,笑著道:“臣下,親自為殿下研墨?!?
“有勞阿翁。”
李璿雖然有些吃驚,但很快就恢復如此,謝道。
拿起毛筆,李璿便開始筆走龍蛇,寫出了那首后世充滿愛國情懷,充滿陽剛之氣的鐵血之曲。
一旁研墨的高力士,越看越驚奇,隨之再也無法移開眼神……
“好曲……”
高力士自幼跟隨李隆基,對于音律也自是非常精通,情不自禁的驚嘆道。
待根據大唐所有樂器之特點,將曲譜從寫編改完成之后,李璿當即松了一口氣。
還好,自己雖然是學渣,但卻酷愛音律。
所以對一些非常喜歡的流行歌曲,研究極深,就連曲譜也是烙印在了骨子里。
因為這些曲譜,自己上一世,曾吹過無數遍……
“陛下,可否請御用樂師奏曲?!?
李璿寫完曲譜之后,當即對李隆基一拜道。
“高力士?!?
李隆基見高力士如此盛贊,不由興致大起。
高力士哪里不明白圣人之意,當即拿著曲譜走了上去。
李隆基接過曲譜,甚為驚嘆,不由獵奇心暴漲,當即遞給了楊玉環道:“玉奴,可有興致與朕同奏此曲?”
“只要三郎喜歡,妾自從之。”
楊玉環接過曲譜,也同樣愛不釋手,看了一眼李璿,然后對李隆基情意綿綿道。
“好,來人,取鼓樂之器,隨朕同奏此曲,為齊王助陣?!?
李隆基站了起來,瞬間化身成了一位藝術細胞覺醒的藝術大家。
楊玉環也抱起了那張自己最喜愛的琵琶,并提前開始調音色。
“陛下,臣下也有些技癢,愿為齊王奏?!?
高力士拿出自己那支已經多年不曾吹響的玉笛,興致勃勃道。
“準奏。”
李隆基已經來到了自己的御鼓前,一眾宮廷樂師,也紛紛到場,手持各種稀奇古怪的樂器。
“齊王,你也且等片刻,朕要與眾樂師,先熟悉一下此曲。”
李隆基說完,便迫不及待的開始了試曲。
剛開始,眾人還配合的十分生疏。
但這些人,可都是整個大唐,最頂尖的音律大家。
沒用多久,一首恢弘大氣磅礴的豪邁之音,便在整個花萼相輝樓響起。
很多武將們,聽聞此樂,內心蜂擁而出的豪邁之情難以壓制。
只恨不得,立刻奔赴邊疆,砍下幾顆戎狄頭顱,助助興。
“好了,朕準備好了。”
“齊王,你準備好了嗎?”
李隆基練了差不多半個多時辰,臉上非但沒有半點疲態,反而躍躍欲試道。
“陛下,兒隨時奉令?!?
李璿聽著這熟悉的曲子,內心壓抑許久的音樂細胞也開始躁動起來。
滿朝文武大臣,有人歡喜,有人愁,一時間都不由望向了站在大殿中央的齊王李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