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講道(下)
- 長生仙道:從拜師呂洞賓開始
- 九月三巡
- 2120字
- 2024-01-26 17:36:25
人仙,也就是姜元初如今的境界。
他觀這些山神大多都不能穩(wěn)定入靜,只會無腦的吸納天地間的日精月華,但身體能容納的是有限的。
索性便從最基礎的講起。
他開口道:“想要成為世人眼中的人仙,就要完成煉精化氣整個過程,又稱‘百日筑基’。”
“筑基,就像修房子一樣,需要自己先有一塊平坦的土地,打好地基。
這所謂平坦的地呢,就是人需要自己一個完全健康的肉身,諸位不妨想象一個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土地能打好一個地基嗎?”
這時候有冷風吹過,有不少山神們聽到這渾身一顫。
顯然他們當中不乏基礎未打牢就開始修煉的。
有城隍土地在旁感嘆:“我等沒有肉身,就是連一塊坑坑洼洼的土地都沒有,難怪無法繼續(xù)修煉。”
這時候,有位臉色蒼白的山神起身,他捂著自己的腰,朝著姜元初的方向有些不好意思地抱拳問道:“如果地已經是坑坑洼洼的呢?”
姜元初道:“這塊地每個人都是換不了的,只能去盡力填補推平,即是所謂的‘補漏’功夫。”
“不過有些后天的東西可以彌補,先天的東西卻彌補不了。”
這位山神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臉色變得更白了:“體本后天,何來先天之物?”
“人身之本,于母腹之中所吸收的先天精氣。”
“諸位化出人身之時,是不是經歷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呢?”
“期間就像把自己關在了一個繭里,再出來的時候,已經成了與人一般的生命層次,這段時間就如同人在母腹之中,是在吸收先天精氣啊。”
白睢,漣一,清遠一眾山神想起自己從前還未開靈智時的日子,和那段漫長的修行之日,不免嘆了口氣。
大多數都是偶然間拜月之后,便莫名懂得了一道口訣。
“日取于朔,謂與月初之交,其氣方新,堪取日精。月取于望,謂金水盈滿,其氣正旺,堪取月華。
朔取日精,宜寅卯時,高處默對,調勻鼻息,細吸光華,合滿一口,閉息凝神,細細咽下,以意送之,至于中宮,是為一咽。
如此七咽,靜守片時,然后起行,任從酬應,毫無妨礙。望取月華,亦準前法,于戌亥時,采吞七咽。”
所以吸取日精月華也是有著要求的,往往數百年才能積累足夠,再經歷一段漫長的蛻化妖身,才能化出人身。
其中艱苦,難以言喻。
姜元初認為接下來的話很重要,便提高了聲調,道:“而這個先天精氣只能通過入靜止息,入虛之后玄關開竅,返還先天才能彌補。”
“其關系到人的壽命!又在很大程度上與一個人的智慧與靈性有關。”
一位山神聽到煉精化氣就有這么多步驟,而自己連每次入靜都是靠著運氣,他估計自己怕是此生都補不了這個先天精氣,壽命必定不會長久,頓時捶胸頓足,朝著蒼天悲憤怒喊:“啊,我悔不當初啊!為什么我當初要急著化出人身啊!”
清遠也是向白睢和漣一投去羨慕的眼光,道:“難怪白睢和漣一天賦如此之好,必定是化出人身時吸納了極多的先天精氣。”
兩人自然謙虛。
姜元初等眾人安靜后又接著道:“不過每個人的先天精氣多少我也說不太清,但絕不僅僅是根據時間,或許也會根據個人累生累世的業(yè)力與福報有關。”
“所以我們平日里要減少這個先天精氣的消耗,消耗越低,存活于世的時間就越久。”
“而其中重要的就是戒除邪淫。”
“只要起淫心,動淫念,先天精氣就會轉化成濁精,消耗掉我們人身最根本的東西,也就是俗稱的折壽。”
聽聞“折壽”二字,那位臉色蒼白的男子山神臉色忽地變得陰晴不定。
“哈哈哈。”
白面男子身旁有山神模仿著他曾經的語氣,道:“妻妾成群,美哉樂哉,悠悠然至極,比人間的皇帝還要好嘞,你們懂什么。”
白面男子則狠狠瞅了開口說話的山神一眼,但心中也是極為懼怕。
如此說來,他這些年不知道消耗了多少本源。
我堂堂一山之神,居然被酒色所傷!
之后越想越亂,越想越氣,狠狠一巴掌拍到石桌上。
“我現在就立馬回去把她們全部散去!從今日開始,戒酒……啊,不對,戒色!”
然后起身正想走,發(fā)覺所有人都在盯著自己,心里發(fā)覺不對,剛邁出去的腳又忽地收了回來,又臉不紅心不跳地坐下。
又強撐道:“聽道長講完道再走也不遲。”
宴會又頓時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姜元初伸手示意眾人安靜,眼神開始有些變化,說話時帶上了一絲元氣。
“煉精,煉的是精氣神三寶具足后產生的先天精氣,化的是玄關開竅后產生的先天一炁。”
“這個精不是腎精,不是交感濁精,諸位切記,不要亂猜丹經上的隱喻,而誤走了邪道。”
“丹經中所謂的心腎交,這個心不是胸膛中跳動的心臟,而是神舍,舍乃是屋子之意,后天識神居下心,先天識神居泥丸。
而這個腎呢?則是指腎中所藏精氣。
后天與后天相應,便是心腎相交。
之后還有龍虎交,坎離交,乾坤交,水火交,丹經亦有記載,諸位卻絕不可隨意猜測。”
說到此處,不少山神恍然大悟,仿佛困擾在其眼前不知多少年的迷障被打破了。
甚至有山神激動地大哭了起來,連連高呼“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白面男子此刻則是咬著牙,指甲都要掐到肉里去了,此時想死的心都有了,怎么偏道讓自己走完了?偏偏他就真是這么認為的。
甚至一度洋洋得意,以為自己領悟到了其中真意,是傳說中的天選之子。
之后,姜元初本想說地仙,神仙與天仙的修煉方向,卻忽覺自己如今修為差得太遠,自己沒有實證就貿然去講給別人聽,有德不配位之嫌。
便也只粗淺講了一下這三仙的神通本領,給了幾人一個方向。
姜元初發(fā)覺自己講了許久,身心都開始有些疲倦了,便最后問了在場生靈一個問題:
“我們三界六道十方世界的眾生本為一體,盡皆來自道中,為何卻累生累世背道而馳?不知道諸位可曾想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