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對面的山是映照著陽光,一點一點移到門前廣場,半高原的地方是這樣,或許離太陽近的緣故,光照的地方異常炎熱,沒有陽光的地方則清冷異常,不是熱就是涼。
可能昨晚在沙發坐得久點,今天有些感冒,噴嚏、流鼻涕、頭懵懵的、身體酸痛,癥狀有點流行性感冒的意思。
一般這種情況,不吃藥,讓我的身體大軍消滅病毒,在戰斗中成長。
生鮮盤點日,不知為何,很多從業者把盤點想象的,甚至操作地異常復雜。
盤點的邏輯不就是:庫房商品數量+賣場商品數量,以修改電腦系統里不準確的庫存,讓系統庫存和賣場庫存一致么?
為什么生鮮要周盤?
盤點的意義先說一下:
1、保證系統庫存與實際庫存一致,便于系統補貨。
2、便于分析損耗原因,及時根據原因做經營調整。
3、根據盤點及銷售情況做銷售結構調整。
一般非生鮮盤點是一個季度,有的企業是半年,生鮮盤點頻率為什么要越高越好?
1、生鮮商品的生命周期很短,一兩天而已,長期不盤點容易造成非常大的庫存不準確,以至于虛庫存缺貨。
2、也是因為生鮮商品生命周期短,長期不盤點,無法準確分析經營情況,造成經營盲目。
生鮮報表最重要的幾項數據的分析:
1、銷售同比、環比:
同比是去年同期,52周同周情況(除去重大節慶,重大節慶按節慶周期分析),一般情況下,同比周期是具備一定參考性的(有重大布局調整、社會事件除外)。
分析邏輯:整體情況-部門情況(蔬菜、水果、肉品、水產、餐飲等)-類別情況-單品情況,哪些部門、類別、單品下降嚴重,下降占重銷售占比多少,什么原因(缺貨?陳列調整?外部環境等等)。
然后要分析哪些品類、單品上升,部分品類下降的原因和部分品類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有關聯的,比如:草魚下降,鱸魚上升,它的可能性是顧客的生活消費結構發生變化,買魚的顧客由消費草魚變成消費鱸魚,等等。
分析完成之后,根據不同情況做不同業務調整,還是魚來說事,如果是鱸魚的消費結構發生變化,那么,不要想著把草魚占比怎么拉大掙回來,而是要把鱸魚再做大,這是趨勢變化。
如果是沒有這種可以類別或者單品對比的下降,不能糊涂賬,要真正找原因,品類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消費結構、陳列資源、商品品質、整體銷售互補影響、市場原因等等。
找到原因,能改善的改善,不能改善的,要通過銷售結構調整,找到新增長點來彌補損失。
盤點情況是需要本部門全員公開,所有伙伴知道我們做了什么,成果怎樣,哪里出了問題,又或者哪里做得好,需要再放大,一起討論研究,形成所有伙伴們自己的知識,有了知識才能夠指導日常工作。
只有領路人知道,其他只是執行者的團隊是沒有知識的團隊,沒有知識的團隊,是沒有辦法真正將經營邏輯運用到整個工作中。
因為每一個簡單的動作背后都是有知識支撐,否則只能做到表面,比如,為什么臺面不能有次品,為什么要陳列豐滿?
如果伙伴只知道是上級要求的。
那不僅員工是失敗的,上級更是失敗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不可能做到100分,更別提超越,因此,一個部門的領路人要知道并踐行正確的經營,而且要將正確的知識讓每個人理解并踐行。
這樣的團隊才有可能做到100分,甚至超越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