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周六小金雨
財富和權利不是能追求的,即使被蒙騙而得到了,也一定是短暫的。
形式主義有前途時,便沒有了腳踏實地。
企業、個人需保持中正,不受外界的好與不好影響,保持自己的信仰。
巡場的問題,對于州內,接觸到、見過的少,對自我認識,社會進步感知不深的員工來說,如果要追求快的效果,就是執行,每天極其深度巡場、極其深度跟進問題整改。
作為我們店,這個要有,還要有深度的文化交流、和伙伴們深度討論,為什么這么做的背后原因,基于社會美好的。
今日讀書《道德經》:
第十五章
道,似乎是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的東西,但又是主導一切發生的決定力量。
這個道,是否可以理解為文化,一個人、組織、社會、國家乃至人類的文化決定了很多東西。
文化是素養、認知的集合,正確的文化,能指導人有正確的認知,產生正確的判斷,在正確判斷之下做出正確的言行,而這個言行又能影響周邊的人和事,再反饋回來,形成循環。
正確的文化是人生態度,人生態度決定人生狀態。
符合規律的文化是可以讓社會更美好、個人更幸福的。
這個規律就是道,作用和反作用,毫無例外的。
第十六章
真正懂得道的人是真誠、謙虛、積極、有愛的。
道這個東西,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正如每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所以,道對每個人也不一樣,它無法通過言語去和他人教化。
一個人能保持真誠,對任何人真誠就不會有欺上媚下之事,善良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力量去協助有能力的人讓社會美好。
一個人能保持謙虛,就能做到自我反思,不斷進步,革新自己,沒有人能完美,沒有事能完美,沒有組織能完美,否則,人類就此不進步了。
認識到自己一生都有進步的可能,就不會生出自滿,也會一直去學習,然后實踐,再學習。。。
謙虛是對所有人謙虛,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一個人能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就能洞察到世界的美好,哪怕世界的每一個色彩變化的美好都能感知,積極也能夠影響到他人。
一個人擁有博愛之心,就能包容一切存在的合理,知道一切存在的合理性,即使不同意見也能通過自己言行去影響他人,讓他人變得更美好。
有愛之人,也能在人生中,不斷為別人創造出美好,當有此念之時,自己內心都會是溫暖的。
就人而已,道所包含的一定是有以上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