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7章 以工代賑

  • 烽火明末
  • 青梔旅人
  • 2022字
  • 2023-11-24 23:07:19

其他二路兵馬也是在逐漸推進中,使徐心然不禁松了一口氣。心中不由估計,再有一個月,整個四川就將被太平軍完全占領。

與此同時,太平軍還在進行以工代賑的工程,修復通往重慶的道路以及挖渠引水工程。

道路的話,之前就有道路,只是不夠寬廣,之后隨著越來越工業化,將會很受限,不如趁著需要賑災重新修一條路。

這整條道路采用這時代的方式鋪路,部分區段還配合了水泥的使用。然而,由于水泥仍然是相對稀缺的資源,只有城池附近或者地勢險峻的地方才使用了水泥。

等著之后水泥產量起來了,再重新鋪上一層。

要知道這個時代,無建設和修繕不論是房屋、道路還是城墻都是艱巨的事情。

富人建房時鐘情木材,但這樣的房子卻容易受雨淋、蟻咬,甚至容易引發火災。相比之下,窮人家的房子則多為土磚結構,然而土磚一旦淋雨,就可能輕易坍塌。屋頂上的瓦片也需要經常修補和更換,否則外面的大雨就會變成屋內的小雨。

即便是修筑長城,也面臨相似的問題。只有采用青磚或紅磚等堅固建材,才能夠抵御時間的風吹雨打。若使用泥土建造,長城無法經過太長時間的考驗,就會逐漸失去高大的身影,甚至倒塌。

這也是明朝年年都需要去修繕長城的原因之一,再不修繕,沒幾年都變矮了,甚至倒塌。

修繕工程的復雜性不可低估,需要投入巨大的財政和物力資源,動輒數十萬的民夫被征召來修建城墻、堤壩、甚至是長城等各類建筑物。

而且修繕工程通常是以月為單位,非常耗時費力。

但是現在有了水泥就不一樣了,水泥的制備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大規模采石、燒制磚塊等繁瑣步驟,獲取也相對容易,成本低廉。

最為關鍵的是,使用水泥修建的建筑不僅速度驚人,時間短,而且形成的路面堅固耐用。不再需要過多擔心自然環境的侵蝕,無論是風吹日曬還是水火侵襲,都能輕松應對。

這工代賑的過程中,太平軍還運用了紅薯與玉米,畢竟是為了把這種植物宣傳出去,配合徐心然開發一系列新的吃法,現在這二種農作物已經在四川人心中生根發芽了,當然不是為了頂替主食,只是給百姓一種選擇罷了。

這些種植物的引入并非始于徐心然起義后,而是在他準備起義之前就派遣人員去沿海地區購買了大量種子。

尤其是紅薯,它在明萬歷時期就已經傳入華夏。這一過程充滿了傳奇色彩。

紅薯原產地在美洲,隨著西方殖民者的傳播,逐漸成為全球廣泛種植的農作物。

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和他的兒子陳經綸,在多年的呂宋生意中發現當地種植的一種叫做“甘薯”的作物,生熟皆可食用,產量高,且適應不同土地。他們深知家鄉山多田少,糧食不足的狀況,因此決心將甘薯引進大明。

然而,當時的西班牙殖民者視甘薯為奇貨,“禁不令出境”。

陳振龍設計了巧妙的計劃,將甘薯藤絞入汲水的繩中,并在繩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成功躲過了西班牙人關卡的檢查,順利渡海。

然而,紅薯這種看似樸素的植物在初期并未得到大明人的廣泛重視,主要是因為其主食的味道相較于傳統的米和麥顯得略顯遜色,導致老百姓對其種植并沒有過高的欲望。

然而,隨著歷史的車輪轉向清朝時期,滿清的皇帝們卻看中了紅薯所具有的高產量,并在其統治下,紅薯得以在華夏大規模推廣。

據《清稗類鈔·植物類》的記載,康熙時期,康麻子在中州等地下令給予紅薯的種植教藝,以促使其成為一種能夠助力糧食豐收的作物。

自此之后,紅薯在中州及直隸、江蘇、山東等省得到了廣泛的種植。

到了雍正年間,紅薯已經成為下層百姓日常食物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發生水旱災荒的年份,它更成為了救饑度荒的救命之物。

當時,一些具有遠見的地方官員逐漸認識到紅薯在農業中的重要性。

乾隆十二年,安徽巡撫潘思榘提出要求全省種植紅薯,表達了對這一作物潛在價值的認知。這也是因為在清代,紅薯在養活億萬下層百姓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相較于傳統的小麥和大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紅薯不與其爭奪土地,其種植技術相對簡單,對氣候和雨水的要求也較低。因此,紅薯在中國南方的山區和水草豐富的地方大受歡迎,成為滿清代農業的一項重要變革,成功養活了億萬百姓。

然而,紅薯作為一種主食,雖然功效卓越,但亦有其弊端。食之無度,最終變為紅薯的奴隸,面黃肌瘦,精神萎靡。

這與過度食用引發的身體不適密不可分。番薯本身富含鉀元素,長期過量攝入可能導致心律失常、胸悶等心臟問題,對腎臟也可能帶來不良的影響。

更為復雜的是,紅薯的口感偏甜,容易讓人陷入欲罷不能的境地。

食用過多會對消化系統產生負擔,引發胃酸過多,甚至誘發胃潰瘍等胃部問題。這些健康問題如影隨形,揮之不去,一旦陷入其中,很難擺脫,特別這時代醫療水平低下。

雖然一些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嘗試使用化肥來緩解,但效果有限且無法徹底解決。紅薯雖然是一種耐貧瘠、適應性強的作物,但對于人體的影響依然需要慎重考慮。

自始至終徐心然都沒有想把此物成為主糧,而是定為只是副糧罷了,用于豐富民間的食物而已。

也是給災害之年多一種生存能力,不管怎么說的確容易種植,產量又不小。

老百姓沒有吃的了,哪管三七二十一,有的吃就不錯了,畢竟能活著。看看北方現在災情,就算有一點綠色的都被吃的精光,易子而食也不只是在故事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湟中县| 奉节县| 湘阴县| 平顺县| 武汉市| 汾西县| 本溪市| 南昌县| 耒阳市| SHOW| 宜州市| 尼木县| 武城县| 闽侯县| 金川县| 巫溪县| 长白| 宁晋县| 康平县| 耿马| 遂平县| 上虞市| 资源县| 江孜县| 伊宁县| 九江市| 兴隆县| 蒙城县| 波密县| 峡江县| 阿拉善盟| 平舆县| 花莲市| 阳高县| 深泽县| 龙岩市| 英德市| 江口县| 济阳县|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