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參加
- 烽火明末
- 青梔旅人
- 2099字
- 2023-10-26 22:53:43
鋼鑄炮比青銅好太多了,不只是青銅貴重,而且更加輕便,更加耐操。對于火藥承受能力又大,這樣說明威力更大,射程更遠,正好太平軍又有加強版的黑火藥。
這鋼材不管是鑄炮還是用來制造武器,甲胄,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以后各種各樣的器械都少不了。
不過現(xiàn)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xiàn)在對于現(xiàn)在的匠戶對于尺寸都沒法固定,每個匠戶都有自己的一個尺寸,這可不行,徐心然又規(guī)定尺寸,起碼統(tǒng)一下,就是后世的‘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就按照這個來。)
這樣再進行分工生產(chǎn),后面再一組裝,可以再一次節(jié)省不少時間,從生產(chǎn)到可以使用,目前七八天就行了,一次可以生產(chǎn)多門火炮,效力也提高不少。
徐心然把這全交給這一些工匠,讓柳八帶著他們,并支持他們創(chuàng)新有用的創(chuàng)作,要是符合要求后,會嘉獎不少銀兩,并識字等學習,不然到時候肯定跟不上發(fā)展了。
隨后讓人再起幾座高爐,并讓軍隊,暗衛(wèi)層層把控這里,同時用人力發(fā)展這一片區(qū)域,以保障匠戶的生活需求,也為了更好地發(fā)展鋼鐵工業(yè)。
同時在一側(cè)弄起新的工坊,這個工坊專門制造土法水泥。在這里,石灰石和粘土在火坑中被烘干,然后被農(nóng)村的石碾磨成細面,再用農(nóng)村的面籮篩細。而石膏礦石則在鐵鍋中加熱至130-180度,炒至黃灰色,然后同樣被磨細、篩細,用來調(diào)解水泥的凝固速度。
這些精心制備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被混合在一起,燒制成熟料后,再與煉鐵剩下的礦渣一同磨細,最終制成。而且,這樣的水泥甚至比普通更加堅硬。
徐心然離開工坊之后,就安排人去登戶造冊,并分發(fā)戶本,通知有此本在過幾天會發(fā)糧食,清查田產(chǎn)。
還有播種玉米番薯等,等著分發(fā)土地后教百姓種植一些,徐心然在守孝期間肯定不會老老實實在家等著,在此期間收購了不少,還有橡膠,這在江南地區(qū)找到洋人,只要給錢夠多,人家在南洋很快給你搞來,至于種植自己肯定不懂,這不是有徐光啟的書籍嘛,對著照抄就行,讓下面專業(yè)的人做。
而且自己也不需要全種植此物,這都是當做粗糧使用,配合著主食而已,目前先普及一下,現(xiàn)在這二年不擔心糧食焦慮,但是早晚會操心的,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次日中午。
夏日炎炎,酷熱難耐。
夷陵城的炎熱令人難以忍受。李五滿身汗水,他昨天聽說府衙正在收購樹枝,所以一大早就上山砍柴,現(xiàn)在滿載而歸,挑著一擔柴火緩慢地朝夷陵城前進。他不時環(huán)顧四周,夷陵城已被太平軍控制,治安明顯好轉(zhuǎn),聽說城里的地痞流氓都被抓起來了,說要過幾天去弄什么水泥灰,也不知道干啥的。
“五哥,我們先在樹蔭歇息一會吧?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熱了,真的受不了了。”
李五的旁邊是張冷,是同一個村里的,在冬天出生的,因為差一點凍死父親就取名為張冷。
張冷忍不住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汗珠,這夏天挑柴進城實在是太累了,這一些柴火也不知道官府給多少錢糧,能有五文就好了,一路走來,水都沒有來得及喝二口。
“張冷,再忍受一會,進城就去那里賣掉,下午還可以再來一次的,今年的過冬的糧食都沒有攢夠,田都被那王財主收購了。”
冷張聽到王財主就恨的牙癢癢,狗屁收買,我們敢不賣嗎?不賣就會讓那流氓把我們打個半殘。
“好吧”
張冷緩了緩情緒,有氣無力的跟著。
二個人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李五今天才二十歲,現(xiàn)在都沒有娶婆娘,連自己都快養(yǎng)不活了,哪有人要他,張冷更小,今年才十八,他們二個卻都是家里的頂梁柱了。
平時在城里做工,不少只是管飯,給工錢也不算多,也只能勉強補貼家用。
二人挑著的扁擔,慢慢的朝著夷陵走去,隨著離城門越來越近,人也越來越多了,好像是有什么告示,旁邊有一個先生在那對著告示說著什么,二人都有一些好奇,走近一些。
“太平軍招收匠戶,幫助打鐵。有經(jīng)驗者優(yōu)先,力氣強者其次。”先生高聲宣讀。
“包吃包住,還有銀兩可拿,一旬一發(fā),每旬足足五百文。”聲音內(nèi)容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夷陵城門口熱火朝天,敲鑼打鼓的聲音不絕于耳,李五便被吸引了,自己也是會一些的,平時在做工也干過一些,肯定能過的。
讓李五幫忙看著柴火,自己連忙跑去問問情況。
“先生!先生!在哪招收呀?你看看我可以嗎?”
李五擠進來。興奮地喊道
那先生看了看一眼,隨后問到:“有過經(jīng)驗嗎?”
李五自信地點頭,“有的,我曾打過不少鐵。”
隨后那先生遞給他一個小木牌,讓他去府衙隔壁的招工所,把這小木牌遞給里面的人,會跟你說清楚的。
李五一想,這不順路,柴火讓張冷幫忙看著一下,自己趕緊去那看看去。
在他走后,后面也開始吵鬧起來,都想來試試,這價格給的著實不低,一個月足足都有一兩多銀子了。
徐心然想擴大鋼鐵的生產(chǎn),而且想把老匠弄去鑄炮,這煉鋼簡單又苦又熱的,還是招收一些新手干,徐心然多體恤自己人,這水泥更是如此,還對身體很有害,便弄來地痞流氓,給他們簡易的口罩,剩下的看他們自己了。
五月二十號。
徐心然召開公審,這一次跟之前不一樣,那就是拉老百姓上車,。
“夷陵的百姓注意了,今日下午未時進行公審惡霸鄉(xiāng)紳。”
“各戶百姓參加聽審訊,持戶口便可以領糧食,每戶足足三斗。”
鐺鐺響的銅鑼聲,響徹一條條街道,由宣傳的指導員進行宣傳
居民聽著驚喜不已,也很相信太平軍,隨著時間信任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前幾天又弄什么“四民平等”政策。
在太平軍治下沒有任何戶籍區(qū)分,都是百姓,也沒有賤戶奴仆一說,而且需要仆從自己掏錢請人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