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鴛鴦
-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樂
- 非有常非無常
- 2549字
- 2023-10-24 20:28:18
砰!砰!砰!
校場內,槍炮齊鳴。
朱悟凈和朱高煦父子蹲在陰影處,只覺耳膜都被震的顫抖。
“……”
朱高煦的嘴巴動了動,似乎在說些什么。
朱悟凈:“你說什么,我聽不見!”
“我說!”朱高煦湊到朱悟凈耳邊,吼道:“火器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體型太大不好攜帶,雖然在草原上打出了不錯的戰績,但是倭寇大多為步兵,火銃不太好用。”
永樂朝的神機火器有很多種,一些堪稱古代黑科技的,往往十分花里胡哨,同時也不太好用。
真正被軍隊大規模使用的還是神槍、快槍、單眼銃、手把銃、碗口炮、將軍炮這些沿襲洪武朝的火器。
現在在校場發射的就是大鐵炮,也有將軍炮。
這些火炮的特點就是不太好攜帶,往往是在長城和沿岸防線上安裝,十分稀少的情況下,會在戰場中鑄炮,進行一次性發射。
就在今年,也就是永樂十二年,朱棣和馬哈木的大戰中,就是用神機營的火器決定了勝負。
當時柳升率領神機營列隊對著馬哈木的軍隊進行了一輪齊射,打死了數百騎兵。
雖然馬哈木大軍揚言有三萬,但是這數百騎兵的陣亡,直接導致了馬哈木軍隊的混亂潰退,陣型被打出了一個口子。
朱棣率領騎兵沖刺,直接擊潰馬哈木,決定了戰爭的勝負。
朱高煦大聲吼道:“火銃的射程不遠,難以精確射擊,只能抵近射擊,或者在平原上列隊齊射。”
“按照你的戰略,我們要從南向北清剿倭寇,就必須在山林、沿海、山寨、甚至城市中作戰,火銃的作用大幅降低。”
說到這里,炮火聲逐漸熄滅,只剩下朱高煦宛如雷鳴,讓人腦袋嗡嗡作響的吼聲。
“我聽到了,聽到了,你小點聲。”
朱悟凈用小指掏了掏耳朵,感覺有什么要被震出來了。
“關于這個,我已經準備好了,雖然不能大規模列傳,但是已經畫出了鳥銃的設計圖,雖然需要精鐵,但是以大明的鋼鐵產量,還是足以制造出鳥銃的,只是可能需要等到明年三月,才可以大規模裝備。”
鳥銃的技術倒是沒有什么難度,主要是需要精鐵,相關的技術朱悟凈將其全部寫了出來,并畫了些圖畫,只是現在已經九月中了,想要大規模制作新式火器需要等到明年三月。
而且,以朱悟凈對朱棣的了解,只要這種鳥銃制作出來,朱棣必然會想盡辦法大規模制造,并思考全新的戰術。
這件事情急不得,至少目前的抗倭是別想了。
朱悟凈續道:“所以,我打算先使用原本有的火器,若是運氣好,應該可以得到一些子母炮和紅衣大炮。”
子母炮就是后世的弗朗機炮,在戚繼光的軍隊中有所裝備,朱悟凈也記下了設計圖,也是用鐵制作,不過現在的制鐵技術,朱悟凈也不知能不能達到要求。
不過,既然嘉靖年間就可以仿制出來,沒道理永樂年間無法制造出來。
而且還有自己提供后世煉鐵術。
應該沒有問題。
唯一讓朱悟凈放心的,只有紅衣大炮,也就是后世的紅夷大炮,名字只改了一個字,當時明朝仿制的鐵銅混合紅夷大炮被認為是當時最先進的紅衣大炮。
可惜不太好攜帶,不適合陸地戰。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有最好,沒有的話也無所謂,用現在的火器也足以對付倭寇。”
朱悟凈擺了擺手,顯得十分自信。
朱高煦搖頭道:“兒子,你想的太簡單了,戰場從來不會簡單,你爹善于騎馬戰,火器也很擅長,但是在東南沿海,實在難以施展,只能步戰。”
“至于火器,南方多雨,火器未必有效。”
“倭寇又是亡命徒,且十分狡猾,步戰我們并不占優,若是真有這么簡單,沿海的衛所早就到處撿戰功了。”
朱悟凈隨手拾起十一塊塊石頭,將其擺放在地上。
“老爹你看,對付倭寇的步兵戰術,我打算使用此鴛鴦陣。”
“最前方為隊長,手持戰旗。”
“左右兩側士卒對稱,最前方為盾牌手,手持藤牌和長牌。”
“長牌厚實寬大,可用來抵擋倭寇的箭矢和長槍,藤牌則更加輕便,可由善戰的老兵操控,盾牌手皆配備腰刀。”
“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長三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后面長槍手的進擊。”
“接著是兩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在后面是手持單眼銃的火銃手,用來補充火力,精確射殺敵人。若是不好使用火器,則可以改為長槍。”
“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鏜鈀的士兵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
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鴛鴦陣。
朱高煦瞇起眼,看著地上擺放的小石子,沉吟片刻,旋即拍手贊道:“這個陣法著實精妙,將長槍的用法全數拆開,原本需要練大半輩子才能有所成就的長槍,竟然可以多人配合,達成此效果。”
聽到這話,反倒是朱悟凈不解了。
“拆開長槍……什么意思?”
朱高煦站起身,從校場的邊緣拿起一柄長槍,猛地一舞,槍桿甩動,似是一條長龍擺尾,掃出一陣風聲。
周圍的將士見狀,紛紛望過來。
朱高煦說道:“槍乃是百兵之王,善于長槍的戰士,可以橫掃其他所有對手,即使被圍攻,也可以靠著槍術殺出一條路。”
朱悟凈已經起身,見校場中,身穿皮甲的朱高煦手持長槍,就這樣對著自己。
錚!
一抹亮光在眼中閃過,槍尖向著自己刺來,卻又在毫厘間停下,而后這柄長槍似是活過來一般,往后一縮,復又刺出。
這是扎槍。
“長槍的招式倒也不復雜,只要將三招練到大成,足以橫掃戰場。”
“攔槍、拿槍、扎槍,所有招式皆是這三招變化而成。”
槍尖呼嘯的風吹在朱悟凈的臉上,竟然有些刺痛。
“只可惜這三招,一個士兵或許一輩子都無法練到骨子里。”
“光是一招甩槍,震蕩槍桿,已足以將倭寇連刀帶人一招震開,可惜又有幾人可以辦到。”
朱高煦收起長槍,槍尖直指天幕,佇立在校場上,風沙卷起他的衣角。
太陽的光,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
“瞻壑,你的這個鴛鴦陣,本質上就是拆分了槍術的所有要義,每個人只需負責槍術的一個部分。”
“鴛鴦陣中的士兵共進退,宛如一柄無往不利的長槍,區區倭寇根本不是對手。”
“只是……”
朱高煦長嘆一聲。
“此陣法需要士兵齊心,且不可自亂陣腳,一人亂則一隊皆亂,難成氣候。”
“非百戰之師不可為,咱的老兄弟倒是可以辦到,你卻偏要去民間招募……”
“這個陣法不是那些田里種地的農民,礦里挖石頭的工人可以練成的,要不你再考慮一下?”
聞言,朱悟凈笑了。
“明日我們就去杭州,順流而下前往義烏,在那里征兵,前往沿海地區訓練,我將練出一支大明第一軍,也是整個大明朝最強的軍隊。”
朱高煦眉頭緊鎖,沒有再說什么。
他想著,等這小子吃點苦頭,大概就會清醒。
至于什么大明朝最強的軍隊,他朱高煦這輩子什么牛鬼蛇神沒見過,什么樣的強軍沒見過?
“也行吧!”
朱高煦也就等著看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