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奧古斯丁得到了一個悲痛的消息,他的父親阿希姆·腓特烈去世了,那個昨天任還在世的腓特烈皇帝今天去世了。
人們給他舉辦了盛大的天主教葬禮。基督徒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只是轉換,這樣的概念,也表達在殯葬禮中。
當死亡臨近時,通常會舉行感恩圣事,這是復活的象征。此后,一直到臨終,家人、朋友都會輪流為垂危者讀耶穌受難史。
當死者的靈魂已離開身體后,眾人一同祈禱:“天上諸圣,請來。”在誦讀圣詠113首之后,又祈禱說:“愿天上的眾天使來迎接你。”他們還為亡者在圣堂中誦讀日課,對經是“愿天使領你進入天國樂園,愿殉道者歡迎你,并引你進入圣城耶路撒冷。”在游行至墓地時,同時誦念圣詠117首,并響應:“為我打開大門,當我進入時,我要歌頌上主”。而圣詠113和117首,也是在猶太人逾越晚餐時誦讀的圣詠,這其間的關系,不言可喻:基督徒的死亡,即是出谷和逾越。
死亡是苦難和折磨。死亡是凱旋或賞報。
這時神父在圣堂門口,等候著死者的靈柩,和陪伴靈柩一起前來的悲傷家屬。神父在靈柩上灑圣水,象征死者已脫離罪惡的掌控,回復純凈。
我們雖然相信天主的仁慈,但基于情感需要,仍不斷祈求天主讓死者免除地獄的痛苦。而“頌謝詞”的禱文,更是懷抱真誠的希望:“上主,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變,并非毀滅;我們結束了塵世的旅程,便獲登永遠的天鄉。”
奧古斯丁和他的兩個兄弟也到了他們父親的葬禮上。
神父:“仁慈的主啊!陛下的三個孩子來了。他們為陛下供上祝福!”
神父高喊著祝福經書。
神父:“仁慈的主,祝福陛下在天堂得到回報,阿門!仁慈的主,祝福我們獲得你人間的福祉,阿門!偉大的彌賽亞,偉大的耶穌,偉大的耶和華!圣神亞威,以他仁慈的心給予我們新的靈魂!”
致使教堂的高音齊唱道:“祝愿我們仁慈的主,祝愿我們仁慈的陛下,祝愿我們獲得往生”
奧古斯丁:“教堂這些老頭子可真會計較呀,禱告都用上了不過這是老頭子應該得的,他為這個國家付出了所有!”
這時教堂來了個人,她身穿華貴的禮服,頭戴冠冕。他既是教皇——保羅三世!
保羅三世:“此刻我來宣告國王陛下最后的遺囑”
:“我封我的小兒子奧古斯丁為下一任國教的繼承人教皇為其加冕,他將繼承我教派一切的權力他為德國的大神父,他將統領一切條頓騎士團的騎士,僅此一事。”
教皇高昂的聲音在教堂出現。這時神父:“現在由奧古斯丁來訴說陛下的墓志銘”
奧古斯丁:“Here lies a great and mighty king此地安息非凡王
Whose promise none relies on無人把他來指望
He never said a foolish thing金口不曾說蠢話
No ever did a wise one圣體何為社稷忙”
他喊得多么的高昂,多么的彰顯家族的輝煌。他是腓特烈大帝的兒子。他既是奧古斯丁
蘇珊娜在臺下看著奧古斯丁,那真情流露的一面笑了笑。果真是外國所贊揚的黃金之子呀。他高昂,他真情流露,他為人民的自由而歡呼,他為國王的去世而痛哭流涕。他既是人間黎明。他既是新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