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開設北場恩科
- 最強皇長孫:我大明始終遙遙領先
- 陛下的小魚干
- 2023字
- 2024-01-05 00:26:26
與此同時,文華殿內。
“雄英,照你這么說,這一切全都是那個什么大官人搞的鬼了?”太子朱標緊鎖著眉頭,一臉凝重地問道。
“沒錯!人證物證俱在,容不得他抵賴,只不過……”
“不過什么?”
“正所謂狡兔三窟,那大官人對自己的身份如此遮遮掩掩,想必也是個十分謹慎之人,既然能將那公孫先生作為自己在民間的替身,那么自然也可以讓此人作為其朝堂上的替身。”
“嗯,說的沒錯。”朱標聽了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斬釘截鐵地說道,“看來這一次,咱們可算是碰上真正難纏的對手了,此人不除,日后必將成為我大明的心腹之患!”
“父親所言極是,不過在那之前,咱們還得先給他們吃一顆定心丸才行,這樣才能穩住他們,然后再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這么說你已經想到辦法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隨即便壓低了聲音對朱標耳語了起來……
在朱元璋的親自監督之下,重新閱卷的工作整整進行了兩天,才算告一段落,結果則與之前宋濂等人的閱卷結果相差無幾。
對于這樣的結果,朱元璋自然已經絲毫不感到意外了,于是便在第二天的早朝上,老懷欣慰地對眾臣說道:“怎么樣,諸位愛卿,現在你們心里應該已經有數了吧?開濟!”
“臣在!”
“你來說說。”
“稟皇上,恕臣直言,此番重閱試卷,雖然足以證明宋、汪倆大人并沒有徇私舞弊之情節,但卻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倘若真的照此發榜,恐怕難以安撫北方學子之心,還望皇上三思。”
朱元璋聽了微微點了點頭,“說的沒錯!宋濂,汪廣洋!你們都聽到了?”
宋、汪二人還沒來得及松一口氣,剛剛放下的心便再一次懸了起來,慌忙跪倒回道:“聽到了。”
朱元璋則用手指著那兩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訓斥道:“你們兩個呀,加一起都快一百五十歲的人了,做起事來怎么還是這么糊涂?怎么能夠把所有的北方學子給疏漏了呢?真叫咱不知道該說你們什么好!咱開這個恩科,就是為了招攬天下所有的才子,為朝廷所用,為咱大明貢獻一份力量。萬萬不能鬧得南北子民離心離德呀!”
宋、汪二人則急忙認錯請罪道:“臣等愚笨,還請皇上責罰!”
然而話音未落,一旁的太子朱標終于開口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此事也不能全怪兩位主考,此乃朝廷首次恩科,主辦者尚無經驗,再者,閱卷與考監各負其責,不相溝通,這本是防止舞弊的措施,不料竟出現了這樣的窘境,實屬意外。還望父皇念在兩位大人如此年紀還不辭辛勞為國取士的份上,從輕發落。”
此話一出,朱元璋先是沉吟了半晌,又掃了一眼跪在御臺之下的宋、汪二人,然后才哼了一聲,沒好氣地說道:“既然太子替你們求情,那咱就罰你們三個月的俸祿以示懲戒好了。”
“多謝皇上萬歲,太子殿下千歲!”
“起來吧!”朱元璋大手一揮,對二人說道,緊接著便又轉頭看向了鐵鉉,“鐵鉉!”
“臣在!”
“事已至此,你覺得這件事情應當如何處置啊?”
“回皇上,說來慚愧,這些天以來,臣一直都在苦思冥想,卻始終毫無善策。但臣以為,要處理此事,必須是有一個大原則。”
“那咱就聽聽你這個大的原則!”
“稟皇上,臣以為,科舉取仕,不單是朝廷考天下,其實也是天下人在考朝廷,如果首次恩科就演變成了一場禍事,鬧得人頭落地的話,那恐怕就不單是恩科的失敗,也是施政愚蠢哪!”
“嗯,倒是有幾分道理。”朱元璋點頭說道,隨即便又清了清嗓,對眾臣說道,“既如此,諸位愛卿,咱擬了道旨,你們聽聽合適不?”
眾大臣連忙齊聲回道:“臣等洗耳恭聽!”
朱元璋這才將自己連夜寫好的圣旨遞給了朱標,后者自然不敢怠慢,連忙高聲念道:“本次恩科,皆因我大明疆域遼闊,致使北方學子千里赴考,卻又被山川江河所阻,一路舟車勞頓無法安心備考,以至于首場試罷,北方諸省仍有眾多學子源源而來,卻只能望門而嘆,頓失隆恩。應禮部所請,特增設恩科北場,以慰天下眾學子之望,欽此!”
話音未落,不等眾臣有所反應,朱元璋便接口說道:“等北場試罷了,咱再把南北的錄取的進士們全都攏到一塊兒,同場舉行殿試,欽點狀元,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呀?”
此話一出,開濟便第一個站了出來說道:“妙!妙極了!此等天搖地動,力挽乾坤辦法,恐怕這天底下也只有皇上敢想了!也只有皇上才想得出此等絕妙至極的解決方案,臣敬佩萬分!”
直到這時,其余人才反應了過來,齊聲說道:“皇上圣斷,臣等自愧不如。”
眾人此舉,自然聽得朱元璋龍顏大悅,然而緊接著,卻又猛地話鋒一轉,轉頭看向了已經在內閣掛銜的呂昶,“呂愛卿?”
“臣在!”
“如果咱沒記錯的話,你曾經出任過前朝的戶部尚書,沒錯吧?”
此話一出,那呂昶的心頓時就咯噔了一下,急忙戰戰兢兢地回道:“沒……沒錯。”
“咱還記得,你在文壇的名望雖然比不上宋濂,但也算是名揚四海,尤其是在北方各省,不少人都對你的文章和為人都十分地敬仰,其中不少人都是你的師友子弟呀?”
“稟皇上,臣在北方的師友子弟,可能會比南方更多。”
“嗯,那就好!聽好了,待會兒下了朝之后,煩你呀給他們寫封信,挨個寫,叫他們還有他們的師友子弟全都到京城來,參加北場的恩科!咱要把北場辦得比南場還要喜慶!還要熱鬧!怎么樣?”
聽到這,那呂昶這才長出了一口氣,急忙拱手回道:“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