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罐頭與馬槊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247字
- 2024-05-15 14:59:48
幾人草草的結束了午宴,王世欽、廖起巘幾人便向張夢鯨告辭返回了轄地。
歷史上大概是十二月才會接到兵部的入援檄令,所以王初仁并不著急,只是讓工業曹河裝備曹適當加大戰術腰帶、紙殼彈等軍用物品的產量,囤積到十二月,就已經夠用了。
王初仁得到一個消息,先前自己讓磚窯燒制的陶罐已經能大規模的量產了,密封技術也得到了解決,而且經過試驗,水果、肉類、蔬菜在罐頭內放置了近兩個月打開后新鮮如初,一點都沒有變質,至于再長的時間就不知道了,主要是罐頭就生產出來最長也就兩個月時間。
有了大量的密封陶罐,就能生產罐頭了,軍隊的補給就能多樣化了,士兵在外征戰也能吃到新鮮的蔬菜罐頭、水果罐頭、肉罐頭,在急行軍時,就能直接靠罐頭進行補給,節約時間,遇到缺水時,還能夠利用水果罐頭補水,可謂是一舉兩得。
王初仁下令工業曹馬上成立一個罐頭廠,生產大量的蔬菜、水果、豬肉、魚、雞鴨、羊肉罐頭,確保每個士兵每天一個水果、肉罐頭,每個士兵的戰術腰帶內至少保證三個罐頭應急。
工業曹李大牛得到王初仁的命令后,成立罐頭廠不要急關鍵是這么緊急的生產任務,這可把李大牛急壞了,連續任命了幾個廠長都說干不了辭職了,即使李大牛用高額的獎金誘惑也沒有留住人,最后李大牛不得不自己親自兼任罐頭廠廠長。
這次的生產任務確實緊急,大軍勤王至少得三個月九十天,一天兩個罐頭,那么四千人一天就是八千罐頭,就十天就是七十二萬個罐頭,加上士兵戰術腰帶里的罐頭,就是七十五萬罐頭。
而現在距王初仁的最后期限只有兩個月了,一天就必須生產一萬兩千五百個罐頭,這確實有些強人所難,李大牛不得不找上李光高請求調配更多的人手。
李光高得知消息了,知道王初仁不是開玩笑的,王初仁一向將軍隊后勤看得很重要,不敢怠慢,于是大筆一揮,一道道征召命令就下達下去了,一是命令建筑隊和工曹不分晝夜全力建設罐頭廠,二是命令工業曹下屬磚窯廠全力生產罐頭瓦罐,三是為罐頭廠征召大量的工人,現在沒有廠就先期在簡易的草棚下面生產,罐頭廠建好了就搬進去,四是命令商務曹大量采買水果、肉食、蔬菜,五是命令生產基地將可以出欄的雞、鴨、豬全部宰殺,并在水庫、溝渠大量捕魚,全力支援罐頭生產。
于是,堡內大量閑在家的婦人紛紛加入了生產罐頭的行列,果然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人多力量大,關鍵時刻婦人也能頂半邊天,生產基地的牲口被宰殺后,這些婦女就開始拔毛、清洗、開膛破肚樣樣上陣,之后又是分塊、烹煮最后裝入瓦罐密封。
看著源源不斷的罐頭被生產出來運送進軍需庫儲存,王初仁笑得合不攏嘴,今后自己的后勤補給更為穩妥了。
此時王初仁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上次自己的重騎兵與敵人騎兵對戰時,由于長槍槍桿的質量不過關,許多長槍當場就斷裂了,導致重騎兵不得不拔出雁翎刀與敵人作戰,還有人為此受傷。
其實重騎兵最好的武器是馬槊,馬槊的槍頭對于黃甫川現在有工業力量來說是沒有難點的,只是槊桿就有難處了,槊桿不是有技術就行,還需要時間,一桿上好的槊桿少說也得一年時間,所以,王初仁不得不用木桿代替,而結果就是在戰馬的高速沖擊下長槍斷裂。
而手持的桿體,一般首選細柘木,次之是桑木和柞木,也可以直接用藤,最次也得竹條。不論選用哪種材質做桿,長度一般是3.5米以上。
首先劈開成細條,用油反復浸泡1至3個月,目的是防止變形和開裂。陰干之后,再用魚泡膠,將各個細條粘在一起。實際上馬槊的桿體,不是一根木棍,而是由許多細條粘合而成,這是與矛和槍的最大區別。這樣做的好處是,沖擊力會被分散傳遞,盡可能減少對手臂的影響,也能一定程度減少重量。
粘合好的桿身,用麻繩細密纏繞,繩上涂抹生漆,苧麻布包裹,也有用牛皮包裹的。等布干后再漆,再包苧麻布,如此反復。直到用刀砍桿體,能發出金屬碰撞的聲,并且不裂才為成品。長度為一丈五左右,約為現在4米左右。
加上半米左右的槊矛,整個馬槊就能達到四米半,而且這種工藝制作出來的槊桿韌性十足,不會被輕易折斷。
最后安裝鋼制槊鋒頭,以及銅質桿底,重心要保持在槊尾的前2尺處,這樣一桿合格的馬槊就成型了,只是這其中需要耗時太多,而且成品率在五成左右。所以就造就了馬槊成本高昂,一是鋼制的槊矛,二是槊桿。
王初仁打算去張夢鯨處化緣,以延綏鎮的底蘊,應該有不少馬槊,看能不能薅些羊毛,于是來到張夢鯨的住處,此時的張夢鯨正對著順天府的地圖發呆。
見到王初仁到來轉身道:“王將軍有什么事情嗎?”
“末將來此是來問候一下軍門大人在此住得是否習慣?”王初仁也不好一來就要東西。
“本官住得很舒適,有勞王將軍了,還有什么事嗎?。”張夢鯨見王初仁欲言又止的樣子。
“末將確實有一件事想要勞煩軍門大人,末將麾下的重騎兵缺少馬槊,而馬槊制造太費時,所以就想向大人撥調一些馬槊,以此來增強我軍戰斗力!”王初仁眼里充滿希望看著張夢鯨。
“馬槊.....本官記得武庫里好像是有一批馬槊,延綏鎮沒有多少重騎兵,所以這批馬槊就在武庫里面吃灰塵了,王將軍你需要多少?!”張夢鯨看著王初仁道。
王初仁大喜,本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結果還真有:“下官只需要三百馬槊就行了,多謝軍門大人厚愛,下官替麾下的騎兵叩謝軍門之恩!”
王初仁這一番話將張夢鯨的路都堵死了,這下不給都不行了:“你這滑頭,也罷,你麾下軍隊戰力增加,也是延綏鎮整體實力的提升,本官這就寫信榆林鎮城,讓他們調撥三百馬槊過來!”
王初仁沒有想到張夢鯨會這么爽快,暗自后悔剛剛沒有多討要一些,目的達成后,王初仁與張夢鯨寒暄了幾句就告辭離開了,離開的路上,王初仁也比較興奮,自己的完全體重騎兵馬上就要誕生了,想著下次重騎兵平舉馬槊沖鋒的場景,想想就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