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孤兒營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059字
- 2024-04-20 21:49:46
一個月后,黃甫川第一小學組織了第一次月考,因為是第一次的原因,王初仁親自出題,國學和算術各一百分,水平相當于后世小學二三年級的水平。
王初仁在各個教室進行巡視,由于座位有限,無法做到一個人一個單座,就采用了小齡和大齡班級混坐的方式,看著學子奮力地在試卷時刷刷的書寫著,每個人都在自己做自己的,根本沒有想過去抄別人的。
王初仁感到未來可期,這些人都是王初仁培養的黃甫川后備人才,黃甫川的人才體系就是從這里開始,畢竟有了完整的教育體系才能培養出各式各色的人才,為今后的軍事科技、工業、農業、醫學、物力、化學、生物研究儲備人才。
在王初仁充實的物質培養和精神洗滌,這些人成長起來后,將會是王初仁的死忠,對王初仁的個人崇拜將會越來越高,王初仁不會去干擾,這個社會統治者需要有一定的神秘感和權威性,這樣才能更好的統治臣民。
......
成績出來后,王初仁很欣慰,大齡班級大部分人的分數都是九十多分,甚至還有五個人雙滿分。
成績公布大會上,王初仁親自將五名人員交到臺上進行表揚,讓人驚訝的是,這五個人全是孤兒,其中一個還是李定國。
當王初仁問他們是如何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時,他們說了一句:“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如果不努力,迎接我們的只有死亡或者永久沉淪!大人給了我們這個機會,我們只有努力學習,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學習,怎么辦?我們就趁別人享受父愛、母愛的時間咬牙學習,讓自己的后代不走我們的老路!”這句話讓王初仁很感動,觸目驚心,因為自己在后世也是孤兒,知道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很難的,看著別人享受父愛、母愛,心里那種滋味真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王初仁問了其余四個孩子叫什么名字,接下來的回答讓王初仁哭笑不得,狗蛋兒、疙瘩、阿牛、狗剩,全是古代農民為了好養活孩子取的賤名字,這怎么行,說不定這些人將來會是黃甫川的棟梁之材,這個名字說出去不是讓別人笑話嗎!
于是王初仁對幾個人道:“我給你們四個人取個名字怎么樣?”
幾人異口同聲:“感謝大人賜名!”
王初仁想了想:“你們就跟我姓吧,王安國、王安家、王安邦、王安民!”
其中一個最高的人:“我們有名字了,還是跟大人一個姓,我要王安國這個名字,幾人興高采烈的領取了名字,四處奔波炫耀著!”
而李定國就不高興了:“大人,為什么你給他們取名字,而不給我取名字,這不公平!”
王初仁可不想因為自己取名字將歷史上有名的抗清英雄李定國消滅了,想了想:“他們的名字實在是上不得臺面,而你的名字已經很好了,很有寓意,定國,定國安邦多好啊!”
李定國想了想沒有說什么也跟著其余四個人一起去了,而王初仁不知道的是,這幾個名字今后是敵人聽了就要瑟瑟發抖的存在,被后世之人稱為王初仁的鐵桿支持者,外號“黃甫四杰!”他們掌握的力量全是王初仁最為核心的力量。
王初仁能夠將里里外外治理得妥妥當當,“黃甫四杰”功不可沒。
........
王初仁是個行動主義者,站在高臺上對這些十多歲的小伙子們道:“你們當中可否有人愿意參軍入伍!”
幾乎所有的人都齊刷刷的舉起了手,這讓王初仁很欣慰:“很好,你們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從明天開始,你們每天除了需要進行文化學習之外,還會增加軍事訓練,一年,你們將會正式入伍,成為我黃甫川的精銳。”
李定國幾人帶頭:“殺賊為父老鄉親報仇!報仇!報仇!”
眾人:“報仇!報仇!”
........
王初仁今天這一決定,讓黃甫川又多了一派力量“少壯派系”,隨著黃甫川的發展壯大,要說哪個派系對王初仁的忠心是完全沒有私心的,那就是少壯派,因為他們是王初仁解救出來,享受了王初仁給的巨大物質條件,又受到了王初仁的精神洗腦,所以他們是無條件地對王初仁忠誠。
王初仁這時候突然有個想法,先將他們編練為一個孤兒營,以后就是他的中護軍營,作為王初仁的護軍營,王初仁相信,只要他們有一個人存在,王初仁就不會受傷。
有文化、有軍事素質、又忠心的孤兒營,隨著他們的成長,一步一步變為小軍官、中級軍官、高級軍官,充斥著黃甫川軍的各個營哨,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讓王初仁對軍隊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軍隊里就有元老系、少壯系、親友系,他們之間相互牽制,就不會造成一方獨大的局面。所謂的元老系就是黃甫川的原始幾十人,他們如今都是什長或者隊長級別,而親友系就是王初仁的親戚,包括二叔、三叔、幾個堂弟。
.......
崇禎二年二月十五,火器廠傳來好消息,由斑鳩銃改良而來的燧發槍原型已經做出來了,王初仁聽到消息后大喜,立馬急匆匆的趕到了火器廠,然而到火器廠門口時卻發生了一件事:“當王初仁打算進火器廠大門時,居然被門口的守衛攔了下來,說是這里是軍事重地需要通行證或者上面的令牌才能進,這讓王初仁有些錯愕,自己的臉難道不就是通行證嗎,還需要什么令牌!”
隨行的關小寶剛想要打罵這個不懂事的哨兵就被王初仁攔了下來:“他做得很對,不能因為我是王初仁就破壞這里的規矩,于是王初仁亮出了自己的令牌。”
那名哨兵看了王初仁的令牌后立馬行禮,也有些后怕,大人會不會記仇給我穿小鞋,我的長官會不會處罰我。
王初仁走的時候對那名哨兵道:“你做得很好,不要有心理負擔,還給了哨兵一兩賞銀。”這才讓這名哨兵徹底放下心來,而王初仁走的時候知道了這名哨兵名叫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