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糧食問題
-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
- 干飯忠實者
- 2209字
- 2024-04-07 15:28:56
回到操守府,王初仁去了杜氏住處請安、問好,有些抱歉的說道:“此次沒有讓母親順利回到舅舅家,兒子愧對于母親!”
杜氏激動地摸著王初仁道:“平安回來就好,回娘家機會還很多,為娘這么年輕,以后隨時都能回去。”
吃過午飯,王初仁思慮黃甫川下一步怎么辦,向哪個方向走。
王初仁帶著關小寶走向俘虜營地,整個黃甫川堡經過幾個月的打理,已經變得煥然一新,街道上沒有垃圾,沒有惡臭,井然有序,人口也多了起來,商業也變得繁華起來。
黃甫川堡商業處新成立的蜂窩煤廠和蜂窩煤爐具廠在黃甫川盤下來一處鋪子,正在擺攤賣這兩樣商品,不時有三三兩兩的人來采買,有本堡的住戶,也有外堡的住戶聞名而來采買,這些都是小客戶,真正的大客戶是蒙古、山西、榆林、延安、慶陽等府的商人,經過上次的互市交換,蜂窩煤已經一炮走紅,現在又正值嚴冬,蜂窩煤銷售很火爆,但是畢竟離互市時間不長,聲名還只是在周圍傳播,還未完全傳播開來,等到蜂窩煤的名聲在整個陜西、山西甚至北方傳播開來,那么需求量是巨大的,每天都會有源源不斷的商人其拿來采買蜂窩煤,那是就不是一次賣幾百了,而是幾萬甚是幾十萬的數量采買。
看到黃甫川一片繁榮的景象,王初仁對未來充滿著希望,未來可期!
城外俘虜營處,三哨也駐扎在此,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些俘虜剛剛歸心,還不太穩定,所以還需要防范一二,所以王初仁命令了二哨去換防長城,三哨防守任務弱了,就先駐扎在堡外,以增強中樞的力量,畢竟近七千人,廣告王初仁的親衛哨還是比較吃力。
此時的俘虜營在三哨官兵的維持下沒有一點混亂,井然有序,王初仁看了很滿意,采石場、煤礦、鐵礦、粘土礦廠、焦炭廠、水泥廠、開荒隊、建筑一隊、二隊的負責人在李光高的組織下全都聚集在這里,商量著怎么挑選人。
當然,采石場、煤礦、鐵礦、粘土礦廠根本不用選,一千多老營“精銳全部歸他們分配,人員很充足。”
接下來就是其他廠了各個負責人為了挑選個子強壯的爭得面紅耳赤,讓李光高很為難,最后還是王初仁出主意讓大家依次選,輪流來,就不會有意見了。
在王初仁的建議下,開荒隊拆分為開荒一隊和二隊,為接下來的開荒作準備。
王初仁此時問了一個嚴肅的問題,堡內糧食夠一萬多人口吃多久,李光高看了看四處,關小寶帶著親衛隊站在外圍保護,低聲對王初仁道:“大人,堡內如今剩余糧食七千五百多石,節約點夠全堡吃三個月,撐不到夏糧收獲啊,還得想辦法買糧食。”
此時的王初仁臉色變得無比沉重,完全沒有了剛才看到黃甫川的繁榮和為解決了勞動力的問題而欣喜,有了大量的人口就會面臨著糧食問題,黃甫川堡現在繁榮大部分就是建立在糧食充足的基礎上,沒有糧食,好不容易聚起來的民心又會散了。
王初仁咬了咬牙道:“放開對山西晉商蜂窩煤的限制,但是我的要求就一個,全部用糧食交換,除開對蒙古人的交易,其余交易全部優先用糧食交易。”
“大人,這樣行嗎?”李光高懷疑道。
“咱們拭目以待,不要小看了壟斷產品的力量。”王初仁自信道。
于是,王初仁將王初信和書記官錢體仁叫來對他們道:“現在王初信由軍需處調入新成立的商業處當處長,全權管理商品交易問題,錢體仁擔任軍需處處長,全權管理全堡后勤、財政。”
兩人聽后大喜,連忙謝恩。
李光高聽后有些羨慕暗道:“果然是跟著大人身邊有肉吃,就跟著出去當了一段時間書記官,回來就直接當軍需處處長了,管理全堡后勤、財政,以后我這個民政處處長都要看他臉色辦事了,畢竟管著錢袋子。”
王初仁又對李光高道:“還有個事情,你統計一下這些俘虜里面有沒有匠戶,如果有的話,考察一下沒有問題就可以直接抽調到各大工廠。”
李光高道:“下官會著手辦這件事情的。”
“現在堡內的建筑基本完工了吧?”王初仁對李光高道。
“是的,大人。”李光高回答道。
“將兩個建筑隊隊長叫來,再拿一份本堡的地圖過來,我有事吩咐。”王初仁道。
“我這就去。”李光高。
王初仁又對在場的王初信道:“你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蜂窩煤交易,拿糧食交易的享有優先交易權,還能有九五折的折扣,不過草原上還是保持原有的交易模式不變,晉商在原本的交易價格上上浮百分之十,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我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我對你的要求就是一個月至少要有一千五百石糧食交易額,如果兩個月做不到,你還是去軍營吧!”
王初信聽了王初仁的話激動地道:“放心吧,我對這些最感興趣了,我一定會達到要求的。”
王初仁又對錢體仁道:“現在你掌管黃甫川堡的錢袋子和后勤,任務很重,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更不要以權謀私,辜負我對你的信任。”
錢體仁激動地道:“大人,我一定奉公克己,做一名黃甫川的好公仆。”
“現在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快到年底了,我要求你對全堡的生產力進行全方位的統計,并且還要統計崇禎元年的總生產。”
錢體仁有些疑惑道:“大人,什么是生產力?”
王初仁解惑道:“所謂的生產力,比如說就是本堡的水泥廠一天生產多少水泥,鋼鐵廠一天生產多少生鐵、熟鐵、鋼,至于崇禎元年的總生產力就是一年總共生產力多少,這些實物統計完成之后,再將實物對照市場上的物價進行換算,得到黃甫川堡一年總共創造了多少價值,也就是銀兩。”
錢體仁驚嘆道:“這個統計我是聞所未聞,但是又覺得好有道理。”
“現在快到年末了,你的工作時間很緊,趕快下去干事吧,堡內的人員你可以調動,有什么問題就去找李光高,他會配合你的。”
王初仁其實想直接說統計dgp,但是怕太超前,就直接說了生產力,統計實物,王初仁也不是學經濟出生的,多余這些也不太懂,就只有簡單統計生產實物,再對照市場價統計創造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