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打開企業價值之門的新鑰匙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沃爾瑪已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零售商。在全球十幾個國家(地區),沃爾瑪開設的分店已超過5000家,員工總數達160多萬人,每周光顧沃爾瑪的客戶接近1.4億人次。
事實上,沃爾瑪之所以能快速擴大規模,躋身成為全球知名公司,離不開沃爾瑪供應鏈的鼎力支撐。
在先進、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的運作下,沃爾瑪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連鎖店、倉儲庫房和貨物運輸車輛形成了靈活高效的配送銷售鏈條。沃爾瑪在20世紀70年代就花重金購置了商業物流衛星,從而控制企業物流鏈,提升物流的配送效率,以快速及時的配送服務贏得客戶的青睞。
憑借高效運行的供應鏈,沃爾瑪可以及時了解客戶的購買信息,并將信息反饋給生產商,使之調整生產計劃,降低庫存水平。舉例而言,當颶風即將來臨之時,客戶多會購買果醬這類極易儲存且不易腐爛的食品,當沃爾瑪氣象臺預測到即將出現颶風后,分店的供應鏈會立即調整至“颶風狀態”,開始供應更多的果醬與啤酒。
如此強大的供應鏈管理為沃爾瑪的客戶提供了極致的供應服務,也使得沃爾瑪規模越來越大,營收越來越多。可以說,供應鏈為沃爾瑪帶來了巨大的價值與利潤。
可見,企業要想創造價值,必須讓經營管理與價值流相匹配,要在相應的能力基礎上打通供應鏈。
對供應鏈的認知,不少制造企業有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早期,他們認為研發部門是企業的核心部門,因為核心拳頭產品能幫助企業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后來企業經營者發現,一家制造企業光有產品是遠遠不夠的。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在市場上長盛不衰,營銷非常重要,所以企業開始重視營銷部門。
這是不少企業在發展早期階段的普遍認知,他們認為除了研發和銷售部門,再沒有第三個部門比這兩者更為重要。
華為與眾不同,在1995年左右,任正非就已經認識到供應鏈對企業而言十分重要。華為對供應鏈的投入,遠超其他企業。供應鏈的高投入帶來的高回報,為華為后來的高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每隔28.5秒,就有一臺華為智能手機下線
2019年1月,《深圳商報》記者受邀到華為東莞松山湖終端生產基地的南方工廠參觀防護森嚴的生產車間。之所以防護森嚴,是因為這里的生產線是智能化的。
生產車間位于東莞松山湖終端生產基地B區,記者走進正在生產的車間,直觀感受手機的生產過程。
偌大的生產車間內整齊地排列著數十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長度約120米,自動化程度較高,作業人員少。在每條自動化生產線上,每隔28.5秒,就有一臺華為智能手機下線。
如此之快的速度體現了供應鏈創造價值的能力,同時也反映了華為對供應鏈的重視。
在1995年的年終總結大會上,任正非說:“想想我們小作坊的BH03(交換機型號),想想將在龍崗落成的世界一流的交換機工廠;想想物料采購因貨款收不回來而付不出款的窘相,再看看我們已甩開膀子實行的國際采購;公司管理從沒有規范,到有了初步的生產管理規模,再到正在進行的業務流程重整。歷史給予我們十分有益的教育,相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艱苦創業的日子,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華為在發展早期就已意識到了供應鏈的價值,并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深化理解和應用。正如任正非所說:“供應鏈只有一個,關系著公司的生命,一旦出問題,就是滿盤皆輸!”供應鏈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打開新礦山的鑰匙——發掘供應鏈價值
在早期,任正非認為供應鏈是不可或缺的部門,是研發和銷售部門的補充部門;后來他認為供應鏈需要進一步在降本增效上做出獨特的貢獻;之后他又認為供應鏈的作用不應只有降本增效,還可以實現優質優價,不是研發和銷售部門的補充部門,而是一個與其同等重要的職能部門。如今,供應鏈不僅可以實現降本增效,還可以提質,甚至可以起到創收的作用。
在華為,供應鏈創收的表現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供應鏈通過打造質量好、外形美觀的產品,吸引客戶購買,提升產品銷售額。供應鏈還通過模式創新、形象創新等方式提升產品的相對競爭力,比如華為在松山湖南方工廠建立了一個標桿車間,用于對外參觀。一大批客戶、高校人員和“網紅”都來參觀華為最新的產品及其智能化制造過程,這使外界進一步了解華為先進的供應鏈模式,提升了品牌價值,幫助華為擴大了客戶基數。
在華為的帶領下,產業鏈上的企業對供應鏈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刻,如光弘、比亞迪、長城開發等企業,對供應鏈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這些企業紛紛在內部設立供應鏈VP(副總裁、首席供應官等職位)或制造VP崗位,并賦予該崗位人員重要決策權,讓其成為企業管理團隊中的重要成員。如此一來,產業鏈上的企業便能將供應鏈策略直接融入企業決策,他們的供應鏈就能直接跟華為進行對接。
自2019年“黑天鵝”事件發生后,華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幸好供應鏈力挽狂瀾。這讓華為更加意識到供應鏈應當做得更強、更有柔韌性和連續性,才能打不垮、拖不爛。不少企業也因此受到啟發,開始加大力度建設供應鏈。不僅僅是華為產業鏈上的企業,國內其他行業(如汽車、新零售等)的企業,都紛紛表示要重點建設供應鏈。
華為在建設供應鏈過程中,一是引入更多的供應鏈人才到決策團隊;二是開始主動跟高校合作或自主培養供應鏈專家;三是讓供應鏈部門參與企業戰略制定,讓供應鏈發展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部分。
重新認知供應鏈人才、流程、體系后,華為仿佛發現了一座價值不菲的新礦山。而打開這座新礦山的鑰匙,就是在發掘研發、銷售價值以外,發掘供應鏈的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