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剛上預初,入學摸底成績很不理想,平時的功課學起來好像也有些吃力。
孩子也不給他講在學校的情況,他問,有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回,沒有。他也就沒多問。
后來,她發過來老師公布到家長群里的平時成績單截圖,大寶的語文和英語已是班級倒數幾名的樣子。
他覺得該在孩子身上花些精力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孩子學習方面的問題真不少。
語文作文一寫,就是天馬行空,離題萬里。閱讀理解完全是自說自話。
英語語法一知半解,很多固定用法記得不牢固,介詞亂用一氣。簡單的錯誤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比如第三人稱單數做主語時,謂語動詞忘+s(或者es),一提醒就知道錯了,不提醒還是錯著來。
數學簡單的問題馬虎出錯,難一點的問題又不想動腦筋。
書寫潦草,字還沒寫工整就要練連筆字,口字寫得像>號,t寫成e,0寫成6。
他覺得,孩子學習最大的問題還是態度不端正,不主動,不深入,不扎實。交流的時候,看到孩子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他頓時就氣不打一處來,有時臭罵一頓,有時狠狠地揍幾下。
生完氣,孩子眼淚汪汪地去了。
他的氣還沒有喘勻,那邊,孩子已哼起了小曲。
有時候上學路上,他和孩子因為一道題的解法,或者一個詩句的理解,或者一個語法的應用也會爭執起來,他說的孩子不理解,他不明白,都講的很清楚了為什么還是不理解,孩子要么說這個沒學過,要么說和老師講的不一樣,要么死扭著不承認自己錯,他又會臭罵一頓。
和孩子分開的時候,看到孩子含淚下車,他心里又會難受很久。
他覺得,和孩子的矛盾應該是他與自身矛盾的一部分。他其實一直沒有調和好與自身的矛盾,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又無力改變現狀,有時候會奮進,有時候會消沉,有時候意志篤定,有時候自我否定,有時候方向明確,有時候又舉棋不定。
矛盾總要化解。他試著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點,找到自己的發力點。
孩子講足球,他不懂,盡量裝著饒有興趣地回應。
孩子講班級里的笑話,誰出了糗事,誰搗鬼了,誰寫檢查了,誰和誰couple了。
他說,誰和你couple了?
孩子說,幾個女孩都請教他問題,不知道算不算couple。
他認真起來,說,誰問你題目?
孩子講了幾個名字。
他說,她們成績也不錯呀,都問了哪些問題?
孩子說,英語,數學。
他笑著說,嗯,很不錯。人家應該是不恥下問。
然后,孩子又說回足球,說上次作文《以前的我》就是寫的與足球的故事,滿分40得了31。
他說,送你到足球學校,專業學足球,怎么樣?
孩子說,那還是算了,喜歡,不一定到專業學校去,專業學的話,估計很快又厭倦了。
他說,不專業學的話,也踢不好呀。
孩子說,就是平時玩玩而已。
他還想說,任何事都不能抱著玩玩而已的心態,世界上最怕認真二字。
但他終沒有再說。
他認識到,不少時候,他和孩子就是在兩個不同的頻道上。他強行地把孩子從另一個頻道拉到他的頻道,孩子覺得很無趣,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又不太容易調整到孩子的頻道,所以,他們之間的矛盾一時無解。
他把這個無解的問題放在飯桌上討論。
柳劍行說,儒家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釋家調和人與內心的矛盾,道家協調人與自然的矛盾。我覺得,潔羽前面說得對,你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源頭在于你沒有處理好與自身的矛盾,應該用釋家的觀點先調和好與自己的矛盾,而不是用儒家的思想直接處理和孩子的矛盾。
陶清遠說,我們有著延續幾千年的優良文化傳統,接人待物學習上用儒家思想教育引導孩子沒有不妥,但如果我們因為自身的困頓而影響到孩子,那是很不應該的。
他聽時,也想到自己一帆風順時,往往會想到對孩子好,往往把事情看得比較通透,有時也會很容易原諒孩子的過錯。
他說,人與自己的矛盾,是最難調和的矛盾,因為人與他人的矛盾,與自然的矛盾都會加劇人與自身的矛盾。
周達說,人與自然的矛盾,是指哪些方面呢?與大自然的矛盾,與生態環境?
陶清遠說,這里的自然應該是“道”,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包括經濟社會在內。我們平時很少在意與自身的矛盾,也不太在意與自然的矛盾,感受最深的是與他人的矛盾。
其他三人不約而同的地點頭。
陶清遠接著說,與其他人的矛盾,其實就是社會關系處理得如何?而社會關系主要體現在生產關系上。生產關系由生產力決定,一個人的生產力主要體現在他的能力如何、是否勤奮和成績大小上,一個人的生產力發達,社會關系自然應該處理得好。當然,社會關系會反作用于生產力,當社會關系對一個人的生產力產生正向激勵的時候,會推動其生產力的發展,否則,則會對個人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他洗耳恭聽,很受啟發。
他說,如果一個人的生產力不夠發達,但又想得到超越生產力水平的社會關系,自然會產生挫敗感。
柳劍行說,社會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是個大筐,儒釋道都可以往里裝。
陶清遠說,矛盾其實一直處于逐步緩解的進程中,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不過,一個階段的矛盾解決了,又會有新階段的矛盾,關鍵要抓住主要矛盾。
不知道何時,廚師走進來的,大家都隨著陶清遠的目光看過去。
廚師不好意思地說,本來要給你們招呼一聲,菜做好了要走了,看你們聊得興起,搞得我矛盾得不行,要說還是不要說。
大家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