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減肥不轉彎
  • 孟化
  • 1452字
  • 2023-09-27 14:46:08

肥胖的原因眾多,遺傳很可能是罪魁禍首

全世界超重和肥胖的人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增加。如果按照目前趨勢繼續增長,到2030年,絕對數字可能會上升到21.6億超重者和11.2億肥胖者,分別占世界成年人口的38%和20%。

從國內外現有的各項研究看,肥胖具有很強的家族聚集性和代際傳遞性。一項納入各國父母體重與子代體重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父母與孩子之間有強烈的肥胖關聯,父母之間的基因合并后,孩子的肥胖風險是父母的2倍。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從母親懷孕前到16年后隨訪,父母均超重或肥胖的孩子,在16歲時超重的風險增加4~13倍。

密歇根大學的馬修(Matthew)教授在《美國家庭醫學委員會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祖父母體重與后代體重的研究。研究表明,當父母體重正常時,如果祖父母肥胖,那么兒童超重的患病率為17.4%,高于父母及祖父母體重均正常的兒童超重率(7.9%)。相比較父親,母親的BMI遺傳力估計值更高,這表明母體子宮內的環境可能對后代肥胖的遺傳易感性產生影響。懷孕期間,母親體重增加可能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使后代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肥胖癥。此外,肥胖的遺傳力也會隨著肥胖的嚴重程度而增加。

最近,美國弗明漢心血管病研究的一份報告,闡述了BMI的遺傳力如何受到歷史時期、生命歷程和體力活動的影響。報告顯示:與1980年、1990年、2000年相比,1985年到1989年,BMI的遺傳力估計值要大得多;對整個歷史時期的育齡期進行觀察,發現這段時期遺傳的影響最大,但在整個生命周期,BMI的遺傳影響似乎在減少;BMI的遺傳力在21~50歲的個體中要小得多。

肥胖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過去的20年,研究者已經采用了許多策略識別肥胖的遺傳決定因素。自2005年以來,新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方法在我們對常見肥胖的遺傳決定因素的理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50個位點已被確定,并在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目錄中集體報告。在GWAS研究結果中,第一個發現的肥胖易感位點是FTO基因,它對肥胖風險的影響是迄今為止最大的。FTO每個等位基因額外的風險,被證明與體重增加1~1.5千克和肥胖風險增加20%~30%相關。

盡管如此,所有肥胖相關變異的綜合效應非常溫和,并且解釋了不到2%的BMI遺傳力。其中環境的因素非常重要。營養過剩和體力活動減少是肥胖的兩個常見因素,但其他因素,如腸道菌群多樣性減少、睡眠不足、內分泌干擾物、環境溫度變化減少等,已成為肥胖患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如果肥胖是一種需要環境影響才能表現出來的多因素疾病,那么在容易發生肥胖的環境中,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增加體重,而在個體水平上,誰變得肥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遺傳因素。

環境因素會影響肥胖易感性的程度。據報道,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在希臘,60%~100%的MC4R基因雜合突變在肥胖的外顯率表現方面異常低(6.3%)。這種“希臘悖論”的一個解釋是與地中海飲食有關。對高加索人和拉丁美洲人的研究表明,高能量、高脂肪或高飽和脂肪攝入可以放大FTO基因型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肥胖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祁祿(Lu Qi)教授及其團隊在2014年3月19日的電子版《英國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探討遺傳易感性與油炸食品攝入之間相關作用對BMI和肥胖的影響的研究。該研究顯示,肥胖的遺傳相關性可隨著油炸食品攝入增加而加強,油炸食品攝入可與肥胖相關遺傳背景相互作用,在肥胖遺傳易感性個體中減少油炸食品攝入尤為重要。

所以,對于有肥胖家族史的人群來說,既要重視它,又不必過分恐懼它,因為生活方式會影響肥胖易感基因的變異。如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概率不會變得肥胖。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一定毅力,如果有肥胖家族史,則更要堅持,這樣體重才能由自己做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临西县| 咸宁市| 宜昌市| 通辽市| 宁津县| 汨罗市| 田阳县| 江达县| 永年县| 上犹县| 焦作市| 高要市| 龙川县| 蕲春县| 江孜县| 丹寨县| 米脂县| 洪雅县| 屏东县| 华阴市| 黔江区| 宣恩县| 恩平市| 格尔木市| 盘锦市| 慈利县| 沁水县| 墨脱县| 扶绥县| 海盐县| 黑龙江省| 六安市| 额尔古纳市| 辽阳县| 临潭县| 广饶县| 黄梅县| 湾仔区| 新泰市|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