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辭剛進公司的時候,小辭這個中心是需要員工自己填寫績效的。
這個績效其實就是寫你今天做什么工作做了多久,類似就是工作日志,只是小辭中心這個,你上八小時就要填好八小時的工作內容,且會有人隨機抽查某天某項是不是干了這么久。
那怎么檢查呢。
就是抽查到的時候,提供一些記錄資料。如果你寫的溝通某項工作多久,你可能要提供通訊記錄,會議記錄或者靠三寸不爛之舌辯論一下你們是線下合理溝通的。
這個制度的獎懲方面基本每三個月會變動一次。變動的原因就是制度落實到現實場景中后,某些特殊情況下對員工特別不公平,員工提出異議,后面經過討論可以變更。
每月的績效排名,其實就是看你寫的月平均績效在中心排多少名。
小辭進來的時候,八小時的工作,要求每天產出績效8.5小時,這樣才能拿100分。但多數一百分只是打底及格而已。
績效內容有協調類,即不標準流程,干多少時間就填多少時間。另一部分就是計件類,此類流程操作像流水線一樣,其中輕微的不公平時差可以忽略不計,給定一個標準時間,每天就寫做的數量,系統自動算出來產出工時。
小辭剛進部門的時候只是要求高于0.5就行。
小辭部門的同事經常加班,因為大家一方面做的都是與商戶溝通處理各類問題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就是你高出來還要找你重新測,所以維穩是最好的。
但到后面,管理目標已經不滿足于8.5H了,要求統一8.8H。
之前小辭和小刺是兩個部門。小刺接手她那個部門的時候一刀切,不管什么都給了一個標準工時,全部計件化。
后面有員工工作八小時,干出來14個小時的產出,最低都是八小時干出10小時的產出。
小刺部門績效一騎絕塵。部門員工天天到點下班,績效高高掛起。
那段時間小辭部門的同事都覺得很無語。
有時候,管理只是一個欺騙的手段,只要沒有人拆穿,大家都完成了目標,可能就是好的管理吧。
小辭不太懂,但是工作熱情逐漸消滅。
今年部門的目標是每天9.5H的產出。已經是變相的剝削員工了。
小辭部門的同事已經很多身在曹營心在漢。從早上七八點到晚上七八點,回到家洗洗就睡覺了,一天都是上班下班,基本沒什么自己的時間。
最主要的,這個考核制度還會設定每個月每天至少要達到多少標準。如果你請假了,等你回來你還得加班加回來。
有次同事小嬌家里有事請假回家了幾天,然后回來的那個周末,小嬌周六又去加了一天班,就為了補回來這個績效。
這個績效不僅考核員工也考核領導,平時領導們的績效也是要看下達給他們的指標完成沒有,沒有完成也是要扣工資的。所以,考核是層層下壓的,也是一層層考核下來的。
普通員工固定月薪,扣也扣不了多少,但是領導就不行了,一般薪酬包,平時發工資也是基本工資發一點,季度發一部分績效工資,年度再發點,整個工資發放周期很長。
所以領導絕不會讓員工影響她得薪資發放,因為大家都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貸右有保險的。
整個制度現在變得很畸形,小辭搞不懂,反正工作每天都在干,大家績效都在瞎填,有時候真是人有多大膽,績效就能填的滿。
最后大家都是隨便糊弄吧。而領導們覺得一切都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