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辭部門去年年末的時候招了一個新人小愉。
小愉來的時候,小辭部門座位都坐滿了,因此只能坐在別的部門和小辭部門的臨界點,距離領導很遠,而且座位還有擋板,小辭這邊根本看不到小愉的工作狀態。
那段時間公司要求加班到晚上八點才能下班。小愉經常晚上到下班時間就出去,快八點了才回來。
就這樣一個月,領導也沒有發現她這樣操作。
有一次,小辭有很多工作流程提交后需要小愉審批通過才能回復處理結果。
小辭那天忙到飛起,等臨下班前半小時,小辭以為都批完了。
就去查通過的結果記錄,準備截圖回復了。剛查詢了前面兩筆,發現都沒有審批,小辭就跟小愉說沒批。
小愉淡定的回復:“好的。”
過了一會小愉回復:“好了。”
小辭又去查,發現有的批了。有的沒批,小辭就跟小愉說:“沒批完,麻煩自己看下是否處理好了呢。”
小愉:“不可能,我都批了。”
小辭只好把審批中的流程截圖給小愉看。然后小愉才自己復核了一遍。
又過了幾天,小辭也是同樣的工作項找小愉審批,結果小愉一直沒批,小辭過去工位找小愉,小愉不在。
小辭就問旁邊的小金:“小愉去哪了?”
小金悄聲跟小辭說:“不知道,她經常上班的時候不在,很長時間才回來,不知道去干嘛了。”
小辭內心是真佩服。
后面小辭分析工作時長和工作內容的時候,發現小辭交接給小愉的工作,小辭摸魚最多兩個小時搞完的,小愉花了五個小時。
小辭后面和同事小文聊天的時候說起這個事情。小文跟小辭說:“上次該她值班處理工作,她一下班就出去了,晚上快八點才回來,一堆沒做完的流程,然后搞到了九點,小頁還以為是我們拖著不做,又不是我們值班。之前每次都幫她,上次忙死了,就沒管,小頁意思是太多了,大家幫著一起做,都無語了。”
小辭聽完,覺得這才是摸魚狀態,領導不知道,同事不敢講。該有的都有了。
但是作為對接的同事那就很辛苦了。小金跟小辭說:“她經常已讀不回業務,業務經常找我吐槽。”
小辭:“一來就抓住了公司干活的精髓,她以后肯定能干得好好的。”
但是前幾天和小愉對接規則配置的時候,真是讓小辭心梗了。
本來小辭想自己做,這樣馬上就能搞好,但是流程規劃后必須由小愉一個人來做,其他人都不能搞。
小辭就把一些已經跟財務確認完的字段一起提供給小愉。發了郵件給小愉。
第二天,財務又通知新增三個要一起配置。
小辭就跟小愉說:“今天流程要提完,先配置下吧。”
小愉:“我配置過了。”
小辭查了結果,截圖給小愉:“沒有配置呀。”
然后小愉就開始問:“時間都是24年嗎?”
小辭:“前面郵件的看合同,后面財務給的就維護一月賬期就行。”
小愉就跟小辭說懂了,小辭覺得應該也沒問題了,跟自己填好表格給小愉讓小愉直接導入沒啥區別了。
過了一會小愉說配置好了。
小辭去查,發現要配置的一月配置成2月。
小辭內心好崩潰,自己半小時就能搞好的,硬是溝通了一小時,弄出來還是錯的。小辭只好跟小愉說要重新配置下。
配置的這個工作雖然職責在小愉,但是小愉多數時候還是要問小辭小金他們。
也就是說工作小辭們還得花時間和小愉一起做,但是工作成果是小愉的。
小辭他們實在想不通,這樣流程到底簡化和規范在哪里。
有時候工作就是不公平的,形式一下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