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部門要并入其他部門后,小辭一心想要找個下家,心想十八歲的姑娘花兒好,誰還不能找個好東家,老娘正青春年少,才華橫溢,還怕啥。
小辭就每天帶薪上廁所時活躍在各個招聘網站上,只是逛了一個月,還真沒有人找小辭面試。
終于有一天,一個HR回復小辭,不合適,小辭認真詢問到:“是哪里覺得不匹配呢?”
這個HR還挺負責,真回復了:“年齡不合適,我們招25以下的。”
小辭真沒想到現在要求這么高,7歲小學,大學畢業23歲,干兩年,大學生就失業了呀。
小辭只能暫時茍著,順便瘋狂投簡歷,特別是工作生氣的時候,必須打開軟件發送一波自我吹捧。
有一天,又有HR回復不太適合,小辭認真回去看了下招聘的要求,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勝任,簡直沒理由拒絕小辭,小辭就回復:“請問下是覺得哪里不太匹配呢?”
HR:“過往工作經歷。”
小辭:“我的過往經歷大部分都是相關的,和你們這個崗位的大部分工作要求很匹配,請問是覺得我過往工作經歷哪里不太符合此崗位要求呢?”
HR:“行業。”
小辭:“我兩份工作行業也不同,但就我兩份工作來說,底層能力都是相同的,我跨行做的也挺好,而且我第二份行業和你們是比較匹配的。”
HR:“那我只能說先幫你推進。”
小辭還驚訝了一下,但是這樣也有幾分機會,禮貌回復:“好的呢,謝謝您。”
結果下午HR回復:“已經推進了。”
小辭是真驚訝了,這個HR還挺好哈。
但是小辭對于后續也沒有特別關注,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吧,畢竟聽說這個X公司大小周,天天還加班,那是拿命換錢。小辭想要投這個,也不過是這個崗位工資比她現在高50%,讓小辭覺得,拿命換錢好像也可以試下,畢竟和現在的相比,除去大小周,剩下的也差不多。
在架構沒變動前,小辭是個管理崗位,那周六也是要時不時去公司義務開兩小時會議的。相比起來投遞的這個工作至少工資高呀。
第二天早上,小辭集團的分公司財務負責人約小辭談事情。
小辭過去后,先是和小辭溝通了新業務,看小辭部門是否能承接。
小辭大概了解了下流程,覺得沒多大問題,但是要等回去匯報才能回復。
這件事情結束,分公司財務負責人說:“小辭再單獨留一下,我們溝通下數據問題。”
此話一說,小辭知道了,是新部門負責人和這個分公司財務負責人之間的戰斗,這個分公司財務負責人暫時輸了,正在想辦法解決。
“你知道你們部門負責人把你們數據砍掉不對外提供嗎?”
小辭點點頭:“知道啊,但是你跟我說沒用,你要先說服她,我們才可以操作噢。”
分公司部門負責人:“我知道,我想了解下這部分工作全流程操作下來有多少工作量?除了集團要求必須放你們手里的那個除外。”
小辭內心統計了下工作量:“大概三四個人吧。”
分公司負責人:“我們想把這部分拿回來自己弄,你要不來我們公司吧。”
小辭內心詫異,說實話她挺不想在現在部門負責人手下干活,主要現在的部門負責人很會搞人心態。之前小辭和她匯報工作,說到公司業務走流程不標準,新領導還點她:“那就像跟員工說不要遲到不要遲到,結果還有人天天遲到一樣啊,這種人就要懲罰她,提高她犯錯成本。”
但是分公司部門負責人現在的情況好像是隨口一說,也沒有認真提到工資崗位待遇方面,所以小辭沒有正面答復:“不管你想怎么做,都需要搞定她才可以。”
分公司財務負責人嘆氣:“我知道,我先梳理下情況再去跟總監過,讓總監出面和她談吧。”
小辭和分公司財務負責人溝通結束后,和組長匯報了下新工作內容和數據的問題。
組長對小辭說:“他想自己做,不可能的,他們搞不定部門負責人。”
小辭聽了,內心慶幸,還好她沒有亂答復,不然跳槽不成,反倒異心就在公司傳播開了。
下午,小辭工作時有個陌生電話:“您好,是小辭嗎?”
小辭:“我是,請問您是哪位?”
“我這邊是X公司的HR,請問你現在方便嗎?”
小辭看了眼旁邊的組長,趕緊邊按手機調小的音量鍵,邊回復:“我現在不太方便,待會結束回你。”
X公司HR:“那方便加下V信嗎,待會V信聯系。”
小辭:“好的,我的不太好記,我記下你的哈。”
小辭記完電話后,把HR的V信加上了:“您好,不好意思,我現在有個緊急事情需要處理,處理完成我回復您。”
HR:“OK。”
等小辭忙完后,正好看到分公司財務負責人約小辭和小辭組長開會,小辭看了下時間,還可以和HR溝通半小時:“您好,我現在有半小時空閑,請問是現在溝通還是明天呀?”
HR:“現在和你溝通下吧!”
HR打電話過來:“小辭,請問你為什么想換工作。”
小辭:“現在的工作和我職業規劃不符,我之前是管理崗,現在架構變動,我至少兩到三年沒有上升機會,所以想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小辭內心想,哪有那么多為什么,不就是錢少事多人煩唄。但是沒關系,小辭能忽悠。
HR:“那你現在的工作手下團隊有多少人,管多少商戶?”
小辭:“十幾個人,幾百個商戶。”
HR:“交易量有多大呢?”
小辭:“這個有點涉密了,不好意思,不太方便回答。”
HR:“那你現在工作內容呢?”
小辭:“梳理業務的痛點、難點,優化流程,扎口團隊管理工作,協調集團各方問題。”
HR:“有什么亮點工作經驗可以說下嗎?”
小辭:“之前梳理了一個手工業務,寫了產品需求文檔,和產品經理、業務、財務共同推進了系統上線,現在實現了系統自動化。”
HR:“合同方面有涉及嗎?”
小辭:“集團所有合同都在我手里梳理。”
HR:“好的,你的工作內容我了解了,你現在有問題嗎?”
小辭:“我想咨詢下疫情沖擊下,你們公司規模有縮小嗎?”
HR:“影響不大,現在還收購了北方的兩家公司,線下門店有五百多家。”
小辭:“這個崗位你們需求量是多少人負責?”
HR:“有二十幾人,這塊屬于公司發展戰略部門管理,這個部門里面有財務BP?財務規劃、還有你的這個及其他一些崗位,總體是有幾百人。”
小辭:“你們這個崗位的考核指標怎么設置的,是人事考核還是部門考核?”
HR:“月度考核,由部門負責人考核?”
小辭:“考核維度呢?”
HR:“嗯,這個等后面負責人與你溝通吧。”
小辭:“你們工作強度呢?”
HR:“大小周。朝九晚六。午休1.5小時。”
小辭:“你們對于這個崗位的一個薪資預算是多少?”
HR:“嗯,你期望是多少?”
小辭:“1.5W。”
HR:“你現在是多少?”
小辭:“1w吧,再加補貼年終。”
HR:“嗯,漲幅50%在行業里面很少見的,這個可能有一些苦難。”
小辭:“您可以考慮下呢,畢竟如果維持現狀的話,我個人是不太考慮的,如果和我預期相差不大呢,我們還可以繼續溝通。”
HR:“嗯,我基本了解了,后面我推給部門負責人看看吧。”
掛完電話,小辭設想,通過好像也并不是很想去這個公司,但是她要求的薪酬算是小辭可以心動過去賣命的程度,小辭內心很糾結。
人一旦在一個崗位舒適了,其實很畏懼新的變化,至少現在的工作,人和事,小辭除了不能解決新領導,其他都可以輕松協調。
改變和未知總是讓人惶恐。
但小辭內心也知道,其實要求的這個薪酬在這個城市普遍偏高,機會也不大,但不妨礙小辭內心先爽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