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20世紀80年代,評書曾風行一時。課余放學,往往一堆男孩子手舞足蹈地談論著《三國演義》《隋唐英雄傳》等袍帶書的情節,其中不乏關公戰秦瓊式的天馬行空。說書藝人創造出來的這個與真實歷史大相徑庭的平行世界,讓人無限癡迷。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評書的吸引力大多會大不如前。特別是這些主打行兵布陣的袍帶書,由于創編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因此細節上往往粗糙,關目雷同居多,似乎每一個朝代,皇帝身邊總會有個奸臣,開武科場,設十條絕后計陷害天下英雄。真實戰爭太過沉重,藝人口中的歷史又形同兒戲,因此當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出現在中國人面前時,很多人都眼前一亮。熟悉的兵書戰冊,熟悉的勇者單挑,卻是以宇宙為舞臺,以各種飛船為武器。而具有中國情結的田中將雙主角之一的楊文理提督設定為一個中國人,更讓人欣喜。在無垠的太空中征戰廝殺,縱橫捭闔,這幅華麗的畫卷只憑想象就能讓少年人的熱血都為之沸騰。只不過原創小說中這一類太空歌劇總是難得一見,令人不無遺憾。畢竟,將科幻與謀略結合成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又要不失厚重,并不是件易事——直到讀到《塵幻傳說》。
這是一部標準的太空歌劇。在廣袤無垠的太空中,燦爛無比的星空里,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戰斗,形形色色的英雄豪杰登上了這個舞臺,一些人很快退場,一些人則堅持到了最后。
不同于《太空堡壘》,也不同于《銀河帝國》,當這幅誕生在一個年輕人筆下的史詩般壯美的畫卷緩緩展開時,在充滿了想象力的戰斗場面中,洋溢著不拘一格的活力,以及只有年輕人才擁有的朝氣與自由,令人不由擊節贊嘆。而故事中的謀略與武勇,不僅僅取法于日本動漫和好萊塢電影,分明也與中國傳統的歷史演義小說相通。
當然,我們也可以苛責小說背景中中國元素少了點,以至于不看作者的話,第一眼甚至可能會認為這是一部翻譯小說。然而故事更重要的是氣韻,《一千零一夜》中找到神燈的阿拉丁,據原文是一個中國少年,但故事仍是濃厚的阿拉伯風味。采取什么樣的背景僅僅是一個寫作習慣而已,面對著浩瀚星辰的,仍是一個中國少年的幻想。將中國傳統的歷史演義小說與太空歌劇相結合,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縱然稍有不足也無可厚非,相信年輕的作者將如穿梭在星河之間的飛船一般,駛向更遠的遠方。
燕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