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腳圈”

33

“腳圈”

還不會走路的我們,白天待得最多的地方,便是那個竹制的叫作“腳圈”的東西。

甭管你家窮還是富,這個用來看護小孩的腳圈都是不缺的,也是必備的,無非是高檔、普通或嶄新、陳舊之分?!澳_圈”,“圈腳”,“圈”住腳,不讓你到處走動,形象,貼切。我禁不住為我們老祖宗起名字時的精準、到位點個大大的贊。

——“嶄新”叫“赤刮喇新”發音“擦刮喇新”、“赤刮喇全新”發音“擦刮喇細新”等。

家境還算可以的,就會去買用毛竹制作或木板打造的,長方形、類似轎車狀的家伙,里面配有板凳狀部件。

——此處的“可以”專指某特定情形的“過得去”,就可以叫“無啥能”發音“嘸啥能”等。

這樣的腳圈,底下四個角一般沒有輪子,也不能隨意移動。家里大人都會在上面的前方、兩邊,掛上、系著些小鈴鐺、小布藝之類,供里面的小朋友觸摸、玩耍,圖個不鬧騰、不寂寞。

——“輪子”叫“輪盤”發音“棱備”。

如果裝著輪子的,那就屬于高檔的了。這樣的東東,等同于現在的童車、嬰兒學步車。大人可以隨時隨地推著、拉著自家寶寶到處移動。懸掛著的“五顏六色”,一路晃悠一路“叮當”,很是悅耳、喜慶。

——“五顏六色”發音“嗯耐絡色”:“腳圈”上懸掛著的各種小玩意。

當然,說是到處移動,活動范圍其實也只限于家里或門外場地上、周邊區域,極少推出宅村、逛大圈子的。出遠門乃至去集鎮、上大街,更是微乎其微。你想呀,鄉下到處高低不平的泥土路,就能足以讓你和孩子瞬間崩潰。腳圈散架還算好的,小孩有個三長兩短,那就得不償失、犯不著了。

——“場地”發音“桑地”。

——“周邊區域”叫“近四造”。

——“圈子”叫“夜壺圈”發音“啞捂缺”等。

——“犯不著”發音“犯勿撒”。

我家的是竹頭制品,沒有輪子,屬于同款最低配。還不知道有了多少年紀,光看毛竹各部件露在外面的“包漿”,光滑,锃亮,感覺沒有幾十年的把玩、歷練下不來。毫無疑問,我父親小時候也在這里面“囚禁”過、折騰過。

——“款”發音“窺”。

家里小孩一代接一代、一個又一個,舍不得花錢換把新的、有輪子的腳圈,在我家應該是鐵板釘釘的了。好在家里就這么大個地方,不移動也就在身邊,沒必要用有輪子的不是。再說了,小家伙轉眼就大了,活蹦亂跳的,哪待得住啊。

我的那段不能獨立行走的孩提時代,自然也在這個“老古董”里度過的,盡管我已毫無印象了,嘻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宜章县| 沙洋县| 佳木斯市| 长治市| 桃源县| 大埔区| 张北县| 抚松县| 洞口县| 错那县| 金昌市| 鲜城| 射阳县| 铁力市| 阳西县| 赤水市| 大英县| 乌拉特前旗| 中山市| 四子王旗| 萝北县| 灵寿县| 三原县| 东兰县| 黑河市| 五台县| 甘肃省| 姜堰市| 莒南县| 阜宁县| 新兴县| 灵寿县| 顺昌县| 观塘区| 阜南县| 普兰县| 涿鹿县| 镇江市| 上高县| 巴南区|